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资本论文 >

太阳能光伏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影响因素研究

发布时间:2018-03-13 12:13

  本文选题:盈余管理 切入点:太阳能光伏产业 出处:《会计之友》2014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太阳能光伏上市公司以其技术密集、高产业附加值、环保节能等特点,一经上市便备受业内外关注。文章在借鉴国内外学者盈余管理研究相关成果的基础上,以在沪深证券交易所上市的29家太阳能光伏公司2009—2011年期间的数据为样本,通过截面琼斯模型对太阳能光伏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高管报酬、股权集中度、经营活动净现金净额对其盈余管理有显著影响,而公司业绩和资本结构对其盈余管理没有显著影响,体现了太阳能光伏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特殊性。
[Abstract]:The listed solar photovoltaic companies have attracted much attention from both inside and outside the market because of their technology-intensive, high value-added industry,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energy saving, etc. Based on the research results of earnings management at home and abroad, Based on the data of 29 solar photovoltaic companies listed on the Shanghai and Shenzhen Stock Exchange during 2009-2011, this paper empirically analyzes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earnings management of solar photovoltaic listed companies through the Jones model of cross-section. The degree of ownership concentration and net cash of operating activities have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earnings management, while the performance and capital structure of the company have no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earnings management, which reflects the particularity of earnings management of solar photovoltaic listed companies.
【作者单位】: 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分类号】:F426.6;F832.51;F275;F2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孙铮,王跃堂;资源配置与盈余操纵之实证研究[J];财经研究;1999年04期

2 安进芳;;盈余管理的动机及规范对策[J];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1期

3 夏立军,鹿小楠;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与信息披露质量相关性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2005年05期

4 陆正飞;魏涛;;配股后业绩下降:盈余管理后果与真实业绩滑坡[J];会计研究;2006年08期

5 黄梅;;盈余管理的总体应计利润计量法综述[J];会计之友(上旬刊);2008年08期

6 黄谦;;大股东和经理人持股与盈余管理的关联性研究[J];统计与决策;2006年18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超;唐琰;李敏;;农业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6期

2 田培源;崔学刚;李欣忆;;盈余管理与税费负担——基于会计差错更正数据的分析[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3 张福康,姚九斌;论企业会计政策选择对会计信息的影响[J];商业研究;2002年06期

4 阎晓辉;利润操纵之博弈分析[J];商业研究;2003年09期

5 班景刚;上市公司操纵利润之目的、手段及其对策[J];商业研究;2004年14期

6 卢静;包育红;;制度安排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J];商业研究;2007年04期

7 于东智;盈余管理与会计准则的制订[J];中国煤炭经济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8 王良玉,刘树云;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监管的博弈分析[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9 任岚;;浅谈会计委派制的局限性及对策[J];财经界(学术版);2010年08期

10 高雷;宋顺林;;关联交易、支持与盈余管理——来自配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财经科学;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柯明;朱小平;;审计委员会特征、审计费用与信息披露质量[A];第十三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宁钟;何景风;;基于产业效应视角的中国上市公司并购高科技企业绩效研究——对1999—2006年沪深两市的实证分析[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8年

3 颜敏;王平心;张永国;;我国上市公司会计政策组合选择现状研究——基于2001年沪深股市的经验检验[A];中国会计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暨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4年

4 张为国;翟春燕;;上市公司变更募集资金投向的实证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暨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4年

5 谢海洋;王秀芬;;1999、2001年债务重组准则盈余管理对比实证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暨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4年

6 杨旭东;;新配股政策下盈余管理及其结果的实证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2006年年会暨第19次理论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7 赵云鹏;;会计准则制定与盈余管理治理[A];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2006年年会暨第19次理论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8 朱静芬;;我国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现状和对策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9 甘道武;刘波;;国际四大为我国提供了高质量的审计服务吗?——基于我国审计市场审计质量差异的实证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中册)[C];2006年

10 刘凤委;谢诗蕾;赵文娟;;监管政策变更与公司盈余管理行为动态博弈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中册)[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花贵如;投资者情绪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李进营;财务报告透明度与投资者保护[D];南开大学;2010年

3 张晓东;中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人为操控的实证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4 翟胜宝;新会计准则下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5 毕金玲;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方式选择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6 杜瑞;机构投资者持股特征与盈余管理的关系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7 高锐;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与投资支出的关系研究——融资约束视角[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8 林大庞;股权激励的公司治理效应:基于盈余管理与公司业绩视角的实证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9 吴敏晓;基于市场交易视角的中国上市公司大股东行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杨顺华;中小企业债权融资中的盈余管理研究[D];江苏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明;我国农业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2 孙淑珍;管理舞弊控制与盈余质量[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陈燕;深交所信息披露考评系统对盈余管理的影响[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4 周星明;我国上市高管薪酬决定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5 袁斌;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对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研究[D];重庆理工大学;2010年

6 张艳华;我国微利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实证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0年

7 王晖;财务状况、公司治理与盈余管理[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8 娄月;基于盈余管理的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制度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0年

9 康玉超;新会计准则对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D];武汉工业学院;2010年

10 陈芳;公司治理结构与盈余质量相关性的实证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新建,张宗益;中国上市公司配股中的盈余管理实证研究[J];商业研究;2004年16期

2 张昕;;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动机研究述评[J];财会通讯(综合版);2007年09期

3 龚光明;王燕娜;;盈余管理研究的新思路[J];财会月刊;2007年08期

4 张薇;;西方盈余管理理论及其计量方法述评[J];财会月刊;2007年11期

5 张祥建,徐晋;盈余管理、配股融资与上市公司业绩滑坡[J];经济科学;2005年01期

6 陈小悦,肖星,过晓艳;配股权与上市公司利润操纵[J];经济研究;2000年01期

7 陆建桥;中国亏损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实证研究[J];会计研究;1999年09期

8 原红旗;股权再融资之“谜”及其理论解释[J];会计研究;2003年05期

9 李长艳;;对盈余管理涵义的探讨[J];生产力研究;2006年01期

10 卓毅,胡春香;会计准则制定权的争夺:理论分析与中国实际[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3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傅太平;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识别与治理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05年04期

2 胡景桂;吴小娟;;基于博弈论的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分析[J];财会通讯;2009年11期

3 薛静;;新会计准则下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识别及防范[J];现代企业;2010年05期

4 钱海婷;;盈余管理产生的动机分析[J];西部财会;2009年01期

5 史国英;;我国上市公司存在的盈余管理问题研究[J];中国商界(下半月);2010年03期

6 金炳秀;李贞;;物流业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模式研究[J];物流技术;2010年13期

7 朱隶;;中国盈余管理测度模型构建及其计量分析[J];经济问题;2007年09期

8 娄邵华;;论规范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对策[J];时代经贸(下旬刊);2008年09期

9 丁玫;;试析我国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IPO过程中的盈余管理行为[J];财贸研究;2008年05期

10 陈晓燕;;探析上市公司非经常性损益与盈余管理[J];中国电力教育;2008年S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学谦;;从部分上市公司2002-2003年EPS和FOE统计分析看盈余管理——兼盈余管理对策与建议[A];中国会计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暨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4年

2 姚禄仕;李胜南;;我国上市公司配股后业绩变化的实证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7年学术年会暨第十四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廖雪洁;刘汉民;;垄断国企高管薪酬现状分析——基于我国上市公司的数据[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公司治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4 叶华;;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及时性研究——基于我国上市公司数据的实证分析[A];中国会计学会财务管理专业委员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刘瑞武;余漱峰;;基于因特网的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A];第九届全国会计信息化年会论文集(上)[C];2010年

6 黄少安;钟卫东;;股权融资成本软约束假说与股权融资偏好——对中国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进一步解释[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曹汛;;浅谈上市公司的内部审计[A];对外经贸财会论文选第十五辑[C];2003年

8 浙江省内审协会课题组;;上市公司内部审计研究[A];石油杯全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理论研讨会暨经验交流论文汇编[C];2003年

9 ;上市公司内审工作的思考[A];石油杯全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理论研讨会暨经验交流论文汇编[C];2003年

10 金山;陈盈如;;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中法律与财务会计对接评析[A];第三届中国律师论坛论文集(实务卷)[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陈静 韩万宁;上市公司掀起清欠潮 现金偿还成为主导方式[N];中国证券报;2006年

2 何广怀;深主板:上市公司业绩虽增,十大隐忧犹存[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3 黄婷;上海证监局督促上市公司提高信披质量[N];证券时报;2007年

4 袁立波;西藏上市公司迎来又一春[N];证券时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应尤佳;先托管后转让 上市公司频打限售擦边球[N];上海证券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东山邋实习记者 王传晓;深交所踏雪武汉 百家上市公司“鄂军”待发[N];21世纪经济报道;2008年

7 本报记者 王大军;深交所改革停牌制度[N];21世纪经济报道;2008年

8 刘丽靓;上市公司再融资须与分红挂钩[N];证券日报;2008年

9 张歆;部分上市公司“资金面变局”[N];证券日报;2008年

10 记者 彭飞 编辑 祝建华;东方市场拟携手大股东“淘金”物联网[N];上海证券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清;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2 杨秀艳;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及其市场反应检验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3 艾林;中国商业银行盈余管理行为研究[D];重庆大学;2013年

4 潘丽春;中国上市公司并购价值影响因素和演进路径的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5 巩娜;上市公司管理者股权激励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6 梦然;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2年

7 何旭;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经营绩效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3年

8 李绪富;我国上市公司重塑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9 吴琳芳;中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年

10 杨柏;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监控机制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焦禾苗;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中的价值驱动因素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7年

2 何勇;我国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盈余管理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3 宋秀超;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4 吴小娟;基于博弈论的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分析[D];武汉科技大学;2006年

5 刘劲松;中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问题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6 魏青;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7 丁佳佳;退市制度对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D];安徽大学;2007年

8 李玉凤;新会计准则下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问题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9 李海燕;新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D];华东交通大学;2009年

10 霍增辉;中国上市公司审计质量的实证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6063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byz/16063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1f8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