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资本论文 >

约束机制、IPO盈余管理方式的选择倾向与经济后果

发布时间:2016-11-12 10:33

  本文关键词:企业社会资本的功效结构: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会计与财务分会场论文集》2011年

约束机制、IPO盈余管理方式的选择倾向与经济后果

李明  和辉  

【摘要】:本文以2006~2008年的IPO企业为样本,考察了企业在IPO前的盈余管理方式选择及不同盈余管理方式的经济后果。本文发现,企业在IPO前不仅实施了应计项目盈余管理,而且实施了真实活动盈余管理。从约束机制出发,发现当审计师为国际"四大"、会计弹性水平较低、管制行业时,企业在IPO前会更多的实施真实活动盈余管理,反之则更多的实施应计项目盈余管理。此外,本文发现真实活动盈余管理对未来绩效的影响更大,且不同的真实活动盈余管理方式对未来绩效的产生不利影响的时期不同。其中销售操控活动在IPO一年后会对企业绩效产生不利影响,生产操控在IPO后第二年,而费用操控对企业绩效的损害则在更长的时间后会显现。上述研究丰富了国内外IPO盈余管理的研究文献,对审视我国IPO监管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作者单位】:
【分类号】:F832.51;F275;F224
【正文快照】:

一、引言在我国,政府主导了证券市场。作为政府管制的产物,我国企业的发行上市资格成为一种稀缺资源。企业通过“寻租”取得IPO发行许可就在一级市场上获得了一种潜在的价值,即“壳资源”(杨丹,2004)。企业如果能够获得IPO资格,不仅可以上市“圈钱”,为企业做大做强注入“血

下载全文更多同类文献

PDF全文下载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AdobeReader仅支持PDF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陈共荣;李琳;;IPO前盈余管理与抑价现象的实证研究[J];系统工程;2006年09期

2 夏立军;陈信元;;市场化进程、国企改革策略与公司治理结构的内生决定[J];经济研究;2007年07期

3 杨丹;新股长期价格行为的实证研究——基于壳资源价值的假说和证据[J];财经科学;2004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宁;网络环境下会计信息的披露与监管[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2 秦冬梅;浅析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手段[J];商业研究;2003年16期

3 刘毅,陈学中;高层经理人员诚信缺失的经济学分析及启示[J];商业研究;2004年17期

4 邵军;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博弈分析[J];商业研究;2005年15期

5 王景;会计信息产权的矛盾及其解决办法[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6 王珂珂,梁维坤;会计准则导向背后的两种学说[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7 徐艳梅;潘旭;徐艳杰;;关于财务呈报改革的几点看法[J];成才之路;2007年03期

8 侯文华;加强分部信息披露 提高财务报告质量[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9 盖地;郑伟;;财务会计:由理想到现实──兼论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与可靠性[J];财经科学;2006年06期

10 汪祥耀;财务报告监管及未来发展趋势[J];财经论丛;200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曹细钟;黎国华;;审计重要性信号传递失灵成因分析[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5年学术年会暨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裘宗舜;;会计准则全球化的动力与阻力初探[A];新经济环境下的会计与财务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3 郑鑫成;陈汉文;;论企业财务披露管理的经济学动机[A];新经济环境下的会计与财务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4 姚瑶;周密;;基于信息供求双方博弈分析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研究[A];2005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利;中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特征的实证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2 刘运国;经验研究方法在现代管理会计研究中的应用[D];厦门大学;2001年

3 肖华;企业环境报告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4 徐珊;经理股票期权及其会计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5 卢永华;会计科研方法论研究[D];厦门大学;2002年

6 钱健;会计权益理论研究[D];厦门大学;2002年

7 叶少琴;中国上市公司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研究[D];厦门大学;2002年

8 张庆翠;定期报告披露的市场效应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9 余新培;企业财务报告体系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04年

10 陈瑜;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协调研究——历程及对策[D];厦门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蕾;我国上市公司盈利预测信息披露的若干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2 饶磊;金融工具会计计量问题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02年

3 杨静;中国资本市场信息沟通问题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2年

4 陈宏珊;资产减值会计研究[D];厦门大学;2002年

5 邓顺永;我国上市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研究[D];厦门大学;2002年

6 李国富;家族控股上市公司治理结构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2年

7 郑鑫成;企业财务披露管理研究[D];厦门大学;2002年

8 汪远根;会计谨慎性原则的经济学解释及其悖论[D];上海海运学院;2002年

9 陈珩;上市公司资产减值会计研究[D];天津财经学院;2003年

10 苏艳霞;风险投资企业财务报告改进问题研究[D];湖南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南,卓贤;对我国股票首次公开发行抑价的实证分析[J];财经科学;2004年02期

2 胡曙光,陈启杰;制度效率与交易制度比较研究[J];财经研究;2002年10期

3 薛祖云,黄彤;董事会、监事会制度特征与会计信息质量——来自中国资本市场的经验分析[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4年04期

4 吴晓求;;股权分置改革的若干理论问题——兼论全流通条件下中国资本市场的若干新变化[J];财贸经济;2006年02期

5 李维安,张耀伟;中国上市公司董事会治理评价实证研究[J];当代经济科学;2005年01期

6 陈共荣;李琳;;IPO前盈余管理与抑价现象的实证研究[J];系统工程;2006年09期

7 石军伟;胡立君;付海艳;;企业社会资本的功效结构: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7年02期

8 李志文,宋衍蘅;股权结构会影响筹资决策吗?——来自中国赛格系公司的案例[J];管理世界;2003年06期

9 王克敏,陈井勇;股权结构、投资者保护与公司绩效[J];管理世界;2004年07期

10 周孝华;赵炜科;刘星;;我国股票发行审批制与核准制下IPO定价效率的比较研究[J];管理世界;2006年1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志军;对我国IPO机制的博弈分析[J];金融与经济;2004年05期

2 陈祥有;万寿义;;A股发行公司IPO前盈余管理与IPO后市场表现的实证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09年10期

3 杨行翀;李郁明;;创立、发行中国存托凭证的若干构想[J];财会月刊;2010年14期

4 楼建强,张平;投资银行中的IPO定价研究[J];江西社会科学;2003年05期

5 吴勇;从股东权益看IPO定价[J];现代管理科学;2004年06期

6 张小文;夏明会;;反向收购及其会计处理问题[J];经济师;2006年01期

7 王焱;;从IPO看外商在华创业投资的退资选择[J];科技广场;2006年10期

8 周孝华;张文杰;赵军;;股票初次发行中机构投资者的高比例持股之谜[J];统计与决策;2006年24期

9 王荣玉;;注册会计师在IPO中的作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8年15期

10 周志远;赵小康;;中国企业海外融资的方式与现状[J];中国商界(下半月);2008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明;和辉;;约束机制、IPO盈余管理方式的选择倾向与经济后果[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会计与财务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2 王磊彬;;中国企业IPO到底给投资者带来什么?——长期市场反应视角[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柴亚军;王志刚;;股改与IPO抑价:从公司治理角度的实证研究[A];中国企业运筹学[2010(1)][C];2010年

4 杨帆;;A股市场IPO抑价新视角——基于智力资本的信息披露的解释[A];中国会计学会财务管理专业委员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姚明龙;张丹敏;邱雅雯;;中小板上市公司IPO盈余管理问题研究[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会计与财务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6 储一昀;仓勇涛;;分析师预测的价格可信吗?——来自中国证券市场IPO公司的经验证据[A];中国会计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中册)[C];2007年

7 徐志坚;杨碧云;李宗贵;;创业企业IPO市场溢价:对董事会构成、TMT股权分布和风险资本的检验[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公司治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8 贺宏;李培;;我国上市公司IPO前盈余管理及其长期市场表现的实证分析[A];第七届全国财务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郝玉贵;危宝云;;审计师声誉对IPO折价的影响——基于A股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林剑乔;黄德春;李蒙;;基于定价机制的中国A股市场IPO抑价研究及博弈分析[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金融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李冰;[N];证券日报;2009年

2 记者 赵洋;[N];金融时报;2009年

3 记者 仝春建;[N];中国保险报;2010年

4 记者 张莫;[N];经济参考报;2010年

5 石婵雪;[N];第一财经日报;2009年

6 证券时报记者 唐曜华;[N];证券时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刘婧娴 胡潇滢;[N];证券日报;2009年

8 王芳洁;[N];第一财经日报;2009年

9 舒时;[N];第一财经日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万敏;[N];证券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婷;我国询价制下IPO价格形成与抑价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2 王立元;中国A股上市公司IPO募资投向变更动因与后果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3 史欣向;基于社会资本视角的中国股市IPO定价效率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4 宋书彬;中国IPO市场承销商行为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5 邱冬阳;发行中介声誉、IPO抑价及滞后效应[D];重庆大学;2010年

6 黄新炎;我国创业板公司IPO过程中的盈余管理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1年

7 王鸿;中国创业板IPO发售机制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8 ROMKLAO SINTAM;泰国IPO定价影响因素及长期表现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9 范汉熙;基于发行风险的IPO抑价理论与实证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10 武龙;噪声交易者与中国IPO真实首日收益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和辉;IPO盈余管理方式选择与经济后果[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2 任秋娟;询价制下我国IPO定价效率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0年

3 王欣;中国A股市场IPO抑价现象及影响因素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4 袁雪;独立董事特征与我国IPO企业初期评价关联性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5 黄佳逸;我国股票首次公开发行(IPO)定价效率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李超;保荐人制度下A股IPO股票长期绩效实证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7 郝丽娜;我国创业板IPO发行定价机制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8 郭冀德;A股市场IPO短期抑价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0年

9 周栎伟;投资者情绪和IPO折价相关关系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10 张舟佳;IPO询价制度改革效果的实证检验[D];浙江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企业社会资本的功效结构: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717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byz/1717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413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