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资本论文 >

公司债信用价差的固定效应研究

发布时间:2018-04-10 23:32

  本文选题:固定效应模型 + 公司债券 ; 参考:《经济问题探索》2014年03期


【摘要】:针对信用风险模型中的变量解释力普遍较弱这一现象,提出自变量的增加与改变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实际价差与预期违约损失之间"宽缺口"的假设,认为研究者对信用价差决定因素进行整体研究,忽视样本债券之间的个体差异是导致变量解释力弱的重要原因。通过建立信用价差固定效应模型进行验证,在保持时间不变的情况下,分析不同公司债券的截距项,并与混合模型进行对比。实证结果表明,即使变量相同,固定效应模型能够解释47%的信用价差,远高于混合模型的15%。研究结果有助于解释"信用价差之谜"。
[Abstract]:In view of the generally weak explanatory power of variables in credit risk model, the assumption that the increase and change of independent variables can not fundamentally solve the "wide gap" between the actual price difference and the expected default loss is proposed.It is considered that the study on the determinants of credit spreads and the neglect of individual differences between sample bonds are the important reasons for the weak explanatory power of the variables.The fixed effect model of credit spread is established and the intercept term of different company bonds is analyzed and compared with the mixed model under the condition of keeping time invariant.The empiric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fixed-effect model can explain 47% credit spread even if the variables are the same, which is much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mixed model.The results help to explain the riddle of credit spreads.
【作者单位】: 中国矿业大学;常熟理工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编号:11BRk006)
【分类号】:F275;F832.5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彭科;安玉发;;中国农业生产能源消费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基于固定效应模型[J];技术经济;2012年06期

2 孙克;;企业债信用价差动态过程的影响因素研究[J];证券市场导报;2010年07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杰敏;王苏生;黄杰勇;徐民成;;公司债券价差影响因素实证分析[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5期

2 张奕;艾春荣;洪占卿;;信用评级与银行风险管理[J];金融论坛;2014年01期

3 何志刚;邵莹;;流动性风险对我国公司债券信用利差的影响——基于次贷危机背景的研究[J];会计与经济研究;2012年01期

4 周荣喜;王永超;王先良;杜思楠;;我国不同行业企业债信用价差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13年08期

5 高玮;徐春骐;;企业债券信用价差的影响因素研究——以石化行业为例[J];科学决策;2013年09期

6 刘善存;牛伟宁;周荣喜;;基于SV模型的我国债券信用价差动态过程研究[J];管理科学学报;2014年03期

7 何志刚;牛伟杰;;我国企业债信用价差期限结构中的货币政策含义[J];上海金融;2012年07期

8 李培;吴泽福;;企业债信用利差研究述评[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3年03期

9 周梅;刘传哲;;流动性对公司债信用价差变化的影响研究[J];求索;2013年09期

10 高玮;徐春骐;;能源类企业债信用价差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分行业数据的样本比较实证[J];商业会计;2013年2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周宏;王园;温笑天;夏建超;;信息不确定性、信息不对称与债券信用利差——基于2005-2011年中国企业债券数据[A];中国会计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米松华;我国低碳现代农业发展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2 崔长峰;基于债权终止风险的可违约债券定价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3 曹道胜;基于结构模型的上市公司与银行违约风险的度量及管理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4 党宇峰;资本监管下我国商业银行的周期性行为研究[D];南开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严曙光;我国短期融资券信用利差影响因素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2 李雯雯;中国石化企业债券定价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3 邵莹;我国公司债券流动性溢价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2年

4 董小星;我国企业债发展对信贷市场的影响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5 牛伟杰;我国企业债信用价差期限结构中的经济增长信息[D];浙江工商大学;2012年

6 欧阳锡;我国房地产行业公司债券信用利差定价模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7 王清;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定价研究[D];广东商学院;2013年

8 罗莹莹;我国企业债券信用价差影响因素研究[D];暨南大学;2013年

9 李娟;企业债券信用风险与现金持有的关系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10 陈晨;房地产行业债券信用利差影响因素分析[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丹丹;李蜀庆;;重庆市能源消费影响因素分析[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9年03期

2 朱立志;刘静;向猛;;我国农业生产能源消费变化与趋势分析[J];环境经济;2010年12期

3 王艳;;信贷期限中长期结构下信用风险的形成机理探析[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6年11期

4 贺刚;;能源消费、能源价格与经济增长——基于能源消费大国的经验数据分析[J];价格理论与实践;2008年12期

5 蔡鑫磊;;我国能源消费与GDP的关系——基于时间序列的实证分析[J];经济问题;2010年05期

6 赵晓丽;洪东悦;;基于SDA法的能源消费影响关键要素分析[J];技术经济;2010年09期

7 袁晓玲;屈小娥;;中国地区能源消费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9年09期

8 李俊峰;张正敏;;农村产业结构变革对农村能源消费的影响[J];能源;1988年02期

9 吴玉鸣;李建霞;;中国省域能源消费的空间计量经济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年03期

10 罗国亮;张媛敏;;中国农村能源消费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08年1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邓伟利;;借鉴日本,发展我国企业债券市场[J];上海经济;1998年02期

2 马季华 ,安义宽;企业债券:怎样出手才能“赢”[J];中国创业投资与高科技;2002年02期

3 ;关于不予核准山东太阳纸业股份有限公司发行公司债券申请的决定[J];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告;2009年08期

4 金鹏辉;;公司债券市场发展与社会融资成本[J];金融研究;2010年03期

5 任壮,李艳;浅析可转换公司债券及其会计处理[J];上海会计;2000年06期

6 秦默,欧阳玉秀;可转换公司债券的杠杆效应研究[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7 叶宗伟,王卫梅;对我国公司债券滞后发展的思考[J];现代管理科学;2003年06期

8 ;关于不予核准山西兰花科技创业股份有限公司发行公司债券申请的决定[J];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告;2009年07期

9 ;关于不予核准湖北广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发行公司债券申请的决定[J];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告;2011年06期

10 罗妍;中加两国对可转换公司债券的会计处理比较[J];财会通讯;2003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高坚;;中国的债券资本市场[A];第三届中国金融论坛论文集[C];2004年

2 王国刚;;中国资本市场的几个热点问题[A];第三届中国金融论坛论文集[C];2004年

3 宋金常;王晓钧;罗苏梅;;相关系数的meta分析方法述评[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4 赵f,

本文编号:17334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byz/17334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2e0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