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票据行为的正当性研究
本文选题:电子票据 + 契约说 ; 参考:《北方法学》2014年03期
【摘要】:电子票据是新兴的金融工具,尽管实务中对电子票据有着强烈的需求,电子票据本身也在迅猛发展,但既有的以纸质票据为调整对象的票据法并未规定电子票据。电子票据能不能纳入现行票据法调整,理论上还有很大的争议。如果能把电子票据的规则纳入到票据法的框架内,无论从立法资源还是从法律适用上都是很经济的。类比《票据法》与《电子商业承兑汇票管理办法》关于票据行为的相关规定,从票据法理论的角度分析电子票据行为与传统票据行为的契合性,大胆尝试以契约说解释电子票据行为,合理解说电子票据行为的正当性,可以为今后电子票据法的未来走向做些基础性的工作。
[Abstract]:Electronic bill is a new financial instrument. Although there is a strong demand for electronic bill in practice and the electronic bill itself is developing rapidly, the existing negotiable instrument law which regards paper bill as the object of adjustment does not provide for electronic bill. Whether electronic bills can be incorporated into the adjustment of current negotiable instruments law is still controversial in theory. If the rules of electronic instruments can be incorporated into the framework of instrument law, it will be economical in terms of legislative resources and application of law. From the angle of the theory of negotiable instrument law,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nformity between electronic bill behavior and traditional bill behavior by analogy with the relevant provisions on bill of exchange administration of electronic commercial acceptance bill. The bold attempt to explain the behavior of electronic bill with the theory of contract and the justification of the behavior of electronic bill can do some basic work for the future trend of electronic instrument law.
【作者单位】: 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重点项目“中国近二十年的票据法研究与票据法修改”(项目编号13AFX020) 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项目“票据法修改中的票据行为无因性理论”(项目编号13SFB4008)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我国票据法修改方案的设计及其立法理由”(项目编号11YJA820015) 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一般项目)“新时期电子票据法律制度研究”(项目编号2011B088) 东北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校内青年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论当代德国票据行为无因性”(项目编号10QN011)的成果之一
【分类号】:D922.28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董惠江;;票据法的坚守与发展[J];中国法学;2010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周洪政;;论债权的证券化[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12年03期
2 柳冰玲;;浅析学习票据法的意义[J];青春岁月;2011年14期
3 周洪政;;债权的证券化——基于对债权流通的观察和思考[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2年05期
4 姜晶玲;;票据法上权利外观理论的构成[J];求是学刊;2013年03期
5 黄茉莉;陈文成;;我国票据融资市场存在的问题、原因与解决建议[J];上海金融;2013年06期
6 姜晶玲;;欠缺交付之票据移转中权利外观理论的适用[J];学习与探索;2013年06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冯自慧;从流通性角度评价我国票据背书制度[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2 钱洪;我国票据无因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3 朱小黎;论票据法中善意第三人的保护[D];华东政法大学;2012年
4 白琼;论票据信用[D];黑龙江大学;2012年
5 李欣;电子票据立法问题研究[D];辽宁大学;201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汤标;论票据法相关理论与电子票据业务的冲突及其修改[J];湖北社会科学;2004年02期
2 马苏川;范敏;;关于加强电子票据制度建设的探讨[J];金融会计;2009年08期
3 胡建平,马民虎;我国银行电子通存通兑的法律思考[J];陕西经贸学院学报;1998年05期
4 吴京辉;;从现实世界走向虚拟世界——修改我国《票据法》的新思路[J];中国商法年刊;2008年00期
5 黎秋;;国内现行电子票据法律问题探讨[J];金融与经济;2008年02期
6 弋t,
本文编号:19434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byz/19434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