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的住房压力与社会稳定的探讨——大都市“房怒族”形成的社会化逻辑
本文选题:房怒族 + 个人社会化 ; 参考:《中国青年研究》2014年10期
【摘要】:青年是典型的住房刚需群体。在高房价的大都市,普通青年群体难以拥有自己的住房,或租居、群居、蚁居。无房青年在朋辈比较、婚恋社会逻辑、阶层识别等个人社会化逻辑中身处劣势。长期身处劣势的青年,经由个人处境的恶劣化,容易产生焦虑、抑郁及对社会的仇视乃至成为报复社会的房怒族。房怒族的大量存在,最终会酿成个人及社会的双重悲剧。
[Abstract]:Youth are typical housing-starved groups. In high-priced metropolitan areas, ordinary youth groups find it difficult to own their own homes, or to rent, live in groups, and live in ants. Homeless youth are at a disadvantage in peer comparison, marriage and social logic, class identification and other personal social logic. Young people who have been at a disadvantage for a long time are prone to anxiety, depression, hatred of society and even revenge to the society through the bad personal situation. The large number of Fangnu people will eventually lead to the double tragedy of individual and society.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
【分类号】:F299.23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洋,袁周敏;商品说明翻译中误译与硬译的因源分析[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2 马维娜;;中国教育改革的知识社会学解读[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3 汪火根;;论共同体与社会秩序的内在契合性[J];长白学刊;2011年06期
4 丁贞权;;调查与分析:城乡大学生中华传统美德差异研究——以合肥地区高校为例[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1年01期
5 张颖;伍婷婷;;社会事实下的局外人——《局外人》的社会学解读[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9年06期
6 矫祯玉;;社会体育专业运动与休闲类“课程学习中社会实践”的教学方式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6期
7 陈钢;;试论人际传播在“差序格局”中的嵌入——以中国乡土社会为考察对象[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8 汪火根;;社会共同体的演进及其重构[J];重庆社会科学;2011年10期
9 何静;;重视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自愿戒毒人员信心——对铜梁县精神病医院美沙酮维持治疗中心的调查报告[J];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10 欧阳晓明;;中学生的社会行为取向研究——基于南京市五所中学的问卷调查[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卞国凤;近代以来中国乡村社会民间互助变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邓群刚;集体化时代的山区建设与环境演变[D];南开大学;2010年
3 黄庐进;转型时期中国中产阶层消费行为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4 游泓;情感与信任关系的社会学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5 赵晓峰;公私定律:村庄视域中的国家政权建设[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罗利群;人神交往中的教育[D];西南大学;2011年
7 邓桦;云南文山蓝靛瑶“度戒”仪式教育过程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8 马小华;当前清真寺与回族乡村社会之间关系的实地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9 陈聚芳;中国共产党社会发展理论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10 苏布德;新巴尔虎蒙古社区的变迁与发展[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秦艳姣;水库移民村落的私人互助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2 朱鲲鹏;大学生“跑庙”行为的社会学思考[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玲;当代青少年挫折教育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4 龚美富;同事关系对个体工作绩效的影响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5 仪根红;面子目标的启动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6 杨璇;非物质文化遗产班社的动态传承与运行机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陈彦青;农户金融信用行为影响因素研究[D];浙江财经学院;2011年
8 高世伟;北洋政府外交制度研究[D];中原工学院;2011年
9 张辛梓;构建我国城市社区化居家养老模式的探索[D];山东经济学院;2011年
10 公瑞;基于可持续发展观的家用电器的“慢设计”研究[D];江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张孝德;中国城市化的陷阱:政府主导下的城市规模扩大化[J];改革;2001年06期
,本文编号:20231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byz/20231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