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资本论文 >

我国最后贷款人救助机制的完善与创新

发布时间:2019-02-21 08:09
【摘要】:最后贷款人是维护国内金融稳定的重要手段。中国人民银行作为我国最后贷款人,在向不同金融机构提供救助时,与国外传统最后贷款人存在显著差异性。我国现行最后贷款人救助机制存在多种弊端,容易滋生金融道德风险,破坏市场规则,导致金融风险向人民银行转移,社会矛盾向政府部门集中。完善和创新我国最后贷款人救助机制,要以去行政化为核心,实现行政化主导向法律制度主导的根本性转变。
[Abstract]:Lender of last resort is an important means to maintain domestic financial stability. As the lender of last resort in China, the people's Bank of China is different from the traditional lender of last resort in providing aid to different financial institutions. There are many malpractices in the current mechanism of lender of last resort in our country. It is easy to breed the financial moral hazard, destroy the market rules, lead to the transfer of financial risk to the people's Bank of China, and the social contradiction is concentrated to the government department. In order to perfect and innovate the rescue mechanism of the lender of last resort in China, we should take the de-administration as the core and realize the fundamental transformation from the administrative leading to the legal system leading.
【作者单位】: 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
【分类号】:F83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刘胜会;;流动性供给、最后贷款人与金融系统稳定:一个次优选择[J];财经科学;2011年09期

2 华国庆;;金融危机背景下的我国最后贷款人制度研究[J];经济法论丛;2010年01期

3 汤凌霄;;最后贷款人理论评析[J];经济学动态;2005年06期

4 何德旭;吴伯磊;;最后贷款人制度:设计原则与改进措施[J];金融评论;2011年02期

5 汤凌冰;胡清洁;姚落根;周喜;;最后贷款人的风险传染模型研究[J];湖南商学院学报;2013年03期

6 孙天琦;刘社芳;;最后贷款人理论发展综述及对我国的启示[J];上海金融;2007年07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任康钰;;全球化背景下中央银行的最后贷款人角色探讨[J];国际金融研究;2010年08期

2 孙宇;;从问题金融机构救助视角看央行金融稳定职责[J];北京金融评论;2013年03期

3 田中景;陈庆海;;危机中美联储最后贷款人救助的启示[J];黑龙江金融;2012年01期

4 祝红梅;王亮亮;;金融危机中美联储对特定金融机构的救助特点及启示[J];金融发展评论;2012年03期

5 何德旭;吴伯磊;;最后贷款人制度:设计原则与改进措施[J];金融评论;2011年02期

6 汤凌霄;樊小峰;;论我国最后贷款人制度的模糊与透明[J];求索;2007年09期

7 周良;;问题银行的救助:北岩挤兑事件引发的思考[J];上海金融;2008年06期

8 马腾;;论金融危机救援中私人机构的最后贷款人功能[J];上海金融;2009年07期

9 刘瑞;刘霞;;公共治理视角下的美国金融危机救助机制分析[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10 尚娟;韩忠雪;;完善中央银行最后贷款人职能的若干思考[J];统计与决策;2009年2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艾尚乐;中国参与国际金融危机治理的路径选择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2 齐稚平;中央银行金融危机救助的成本与收益[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3 王峗;危机救助中的财政、金融政策协调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4 陈庆海;美联储金融危机救助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5 危勇;基于道德风险视角的最后贷款人救助政策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6 俞冬来;政府救助国有商业银行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7 向雅萍;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法律路径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易查忠;基于信息不对称的城市商业银行挤兑风险研究[D];湘潭大学;2009年

2 董匡宇;商业银行接管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3 王小香;中央银行最后贷款人操作问题研究[D];新疆财经大学;2010年

4 邹英杰;基于存款保险道德风险的法律防范[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5 宁剑;商业银行金融衍生品交易监管的失灵分析及策略设计[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6 周承坤;我国最后贷款人法律制度研究[D];安徽大学;2012年

7 杨明;美国最后贷款人制度的历史演进研究及对中国的启示[D];江西农业大学;2012年

8 王旭;商业银行退出机制中存款人利益法律保护[D];北方工业大学;2013年

9 吴明燕;城市商业银行市场退出法律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2年

10 王枫;欧债危机中最后贷款人救助机制探析[D];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振龙,江孔亮;我国建立最后贷款人制度初探[J];城市金融论坛;2000年07期

2 汤凌霄;胥若男;;现代最后贷款人操作规则的创新与发展[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3 汤凌霄;;构建我国现代最后贷款人制度的目标、范围与原则[J];财政研究;2009年10期

4 徐孟洲,郑人玮;论我国银行危机救助法律制度的改革与完善[J];法学杂志;2004年02期

5 林平;关于金融安全网的理论及政策思考[J];南方金融;1999年11期

6 王硕平,陈志刚;我国最后贷款人制度改革问题探讨[J];南方金融;2004年10期

7 黎四奇;宋孝悌;;中央银行最后贷款人法律制度的演变及对我国的借鉴[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8 靳振刚;对人民银行“最后贷款人”地位的认识[J];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9 周厉;;西方最后贷款人理论的发展与评价[J];经济评论;2006年03期

10 郭小冰;;对建构我国最后贷款人制度的个案探讨[J];经济师;2008年09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洪才;;全球金融危机对完善我国“最后贷款人”制度的启示[J];中国金融;2009年12期

2 王彬;;最后的防线:最后贷款人[J];现代商业;2010年36期

3 王硕平,陈志刚;我国最后贷款人制度改革问题探讨[J];南方金融;2004年10期

4 徐宝林;郭建伟;;美国最后贷款人:经验与启示[J];银行家;2006年04期

5 周玉坤;;存款保险制度安排与央行最后贷款人功能发挥[J];东岳论丛;2008年04期

6 黄连慧;;完善中央银行最后贷款人职能的思考[J];知识经济;2010年07期

7 徐诺金;;美国次贷危机处置中中央银行最后贷款人的作用[J];中国金融;2008年11期

8 周清杰;问题银行救助的最后贷款人政策[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3年02期

9 范建军;现代中央银行最后贷款人制度的演进——一个制度历史变迁过程的个案研究[J];经济评论;2004年06期

10 郜丽敏;;对当前我国金融稳定工作的几点思考[J];经济师;2006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刘达;;存款保险制度及其有效性研究——基于A—G模型的分析[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邢会强;;中国证券公司危机处理法律制度的完善[A];城市经济与微区位研究——全国城市经济地理与微区位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李宏瑾;;金融监管的体制安排问题研究[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3年

4 朱小梅;邢奕;;拉美国家美元化对美国经济的影响[A];美国新经济周期与中美经贸关系——全国美国经济学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3年

5 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课题组;王敏;;“一行三会”体制下的金融宏观调控与监管协调的综合效能研究[A];2005年山东省金融学会重点研究课题成果[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郑超愚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最后贷款人理论的梳理、创新与运用[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2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经济学教授,曾任美国财政部助理部长 布拉德福德·德隆;最后贷款人[N];中国经营报;2008年

3 邹皓玮;浅谈中央银行最后贷款人制度的完善[N];金融时报;2006年

4 黄良谋 黄革 向志容;略论完善我国中央银行最后贷款人救助机制[N];金融时报;2007年

5 特约评论员 孙立坚;谁迫使美联储降息?[N];21世纪经济报道;2007年

6 陈嘉 杨岚 孙天琦 编译;欧洲单一金融市场中的最后贷款人[N];金融时报;2007年

7 傅勇;最后贷款人:央行的角色把握尺度[N];上海证券报;2007年

8 李利明;央行不应是最后买单人[N];经济观察报;2004年

9 曹军新;央行再贷款制度与功能拓展[N];金融时报;2006年

10 吴磊;现在,恐惧还是贪婪?[N];第一财经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危勇;基于道德风险视角的最后贷款人救助政策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2 李世宏;中央银行最后贷款人制度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5年

3 郭建伟;最后贷款人[D];复旦大学;2006年

4 张庆;论德国银行监管体制与结构模式[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5 曹元芳;经济转型期中国金融道德风险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8年

6 李昌宝;中国近代中央银行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7 张启阳;论金融稳定与中央银行职能[D];东北财经大学;2006年

8 何林峰;中央银行在金融稳定中的作用[D];四川大学;2007年

9 韩萨茹;存款保险制度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10 张书芬;中央银行不良再贷款实证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晓君;最后贷款人法律制度探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2 周承坤;我国最后贷款人法律制度研究[D];安徽大学;2012年

3 朱锦平;后危机时代我国最后贷款人法律制度创新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4 王寅森;最后贷款人法律制度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3年

5 王枫;欧债危机中最后贷款人救助机制探析[D];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2013年

6 严琴;最后贷款人安排与金融危机[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7 王园;混业经营视域下的最后贷款人制度探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4年

8 王小香;中央银行最后贷款人操作问题研究[D];新疆财经大学;2010年

9 李海平;银行危机与金融安全网问题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04年

10 李爱香;不完全信息的最后贷款人模型[D];长沙理工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4273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byz/24273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de8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