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资本论文 >

私募股权投资人保护法律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22 08:42
【摘要】:随着私募股权投资在我国的快速发展,吸引了越来越多资本雄厚的投资者进入私募股权市场。虽然私募股权投资能为投资者带来高收益的回报,但也伴随着较高的风险,如何保护投资者免于各种风险的侵袭,维持行业的信心和良好发展势头就成为我们必须要重要的问题。私募股权投资者所面临的风险一方面是基于私募股权投资本身具有高度的信息不对称,另一方面也是由于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尚处于初期,法律制度不够完善,市场不健全。虽然我国有一些对私募股权投资的规定,但这些规定立法等级不高,不够完善,甚至存在不同规定之间相互矛盾的情况。本文力图将对私募股权投资者的保护对策放在一个完整的意义中进行研究,从投资者进入市场时的资格保护,到投资中的组织架构保护,再到动态的、主动性更强的投资工具(即各种具体的特殊权利)的保护,完成了从进入市场到投资过程,从抽象的组织形式到具体的权利工具的整个保护过程。 本文的正文分为四章。 第一章是本文的基础理论部分。本部分首先对私募股权投资概念和基本结构进行介绍,然后结合现状分析投资者在私募股权投资中遇到的各种风险,并从内外部两个层面重点分析了造成风险的原因。 第二章通过“合格投资者”的引入,构建对投资者的准入保护。“合格投资者”的意义在于风险提示和风险阻隔,保证进行私募股权投资的投资者都具有相当的风险辨别和承受能力,通过对美国和欧盟合格投资者规定的考察,以及与我国规定之比较,指出我国合格投资者采用的标准单一,规定内容有欠合理等缺点,进而提从完善投资者分类、主客观标准相结合、在财产认定上采用动态标准等进行改善的建议。 第三章通过有限合伙基金治理,构建对投资者组织架构的保护。本章首先讨论了基金内部治理的必要性,认为基金的治理结构是对投资者和管理者的权义安排,关系到对管理人激励约束,有利于避免信息不对称的风险。然后,通过几种基金组织形式的比较分析,得出有限合伙基金在保护投资人方面存在的优势,确立了以有限合伙为路径的基金治理方式。最后在分析当前我国有限合伙基金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对管理人形成激励和约束的相应措施。 第四部分通过私募股权投资工具的选择,为投资者提供具体的实体权利保护。本章首先介绍了可转换优先股的概念、优点,认为它本质上是一系列权利组合,为投资者提供了多重优先权利,有利于克服信息不对称风险,在我国有确立之必要。之后,具体分析了可转换优先股所包含的一些具体权利在中国法律背景下的法律风险及实现途径。最后,提出从法律上确立优先股、完善股权回购制度、制定专门法律等相关法律建议。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D922.28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敖勇冰;;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中存在的风险及其积极作用探讨[J];法制与经济(中旬);2012年03期

2 陈宝树;;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现状与发展建议[J];学理论;2012年18期

3 钱洋;;国内基金会参与私募股权投资浅谈[J];中国发展简报;2011年01期

4 陈胜;刘进;;中国本土人民币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兴起与忧虑[J];法制资讯;2008年Z1期

5 ;私募股权投资[J];宁波通讯;2008年11期

6 王磊;郭立宏;;基于微观视角的私募股权投资理论演进综述[J];理论导刊;2009年05期

7 姚桂丹;;规范私募股权投资 促进金融业协调发展[J];特区实践与理论;2009年05期

8 杨郁;;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税法规制[J];财政研究;2009年11期

9 王颖;;私募股权投资:现状、机遇与发展建议[J];理论探索;2010年06期

10 王麟乐;华琳;;国内外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运作机制的比较研究[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1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薛智胜;古正宇;;论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退出机制的完善[A];新规划·新视野·新发展——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天津学术文库》(下)[C];2011年

2 马贝艺;李培恒;丁立;杨海宁;常江;;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监管法律问题研究[A];2012年政府法制研究[C];2012年

3 林剑乔;黄德春;;美国金融监管改革对中国私募股权投资的借鉴[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金融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4 王敏;;私募股权投资条款在国内股权投资中的适用[A];第三届西部律师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0年

5 贾希凌;;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之投资优先权的法律透视[A];金融法学家(第二辑)[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史秋实;私募股权投资在中国出现重大商机嗑[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7年

2 印久青;私募基金方兴未艾 支持与规范双管齐下[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7年

3 马文生;科博会为“私募资金”设讲坛[N];中国国门时报;2007年

4 王兆寰;私募股权投资将保持百亿美元[N];江苏经济报;2007年

5 ;私募股权投资试水中国[N];民营经济报;2007年

6 刘小敏;私募股权投资迎来“花样年华”[N];上海金融报;2007年

7 姚音;今年国内私募股权投资将突破百亿美元[N];上海证券报;2007年

8 高鹏邋 见习记者 高世阳;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市场渐成气候[N];中华工商时报;2007年

9 卢荣邋韦小敏;私募股权投资:盛宴下的隐忧[N];证券时报;2007年

10 卢荣邋韦小敏;采用基金模式或可走得更远[N];证券时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王磊;我国私募股权投资的融资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2 张旭波;私募股权投资的风险规避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3 禹久泓;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决策与绩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赵玉;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法律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5 朱健飞;外资私募股权投资法律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常忠义;中国私募股权投资中的估值问题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魏炜;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监管法律制度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2 马海静;中国私募股权投资退出方式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3 门磊;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发展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4 葛辉;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退出策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崔璨;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退出方式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6 孟雪;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法律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7 李富申;私募股权投资权益保护机制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8 伍敏;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退出问题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1年

9 曹攀攀;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对上市中小企业业绩影响的实证研究[D];广东商学院;2012年

10 姜金婵;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优化发展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7254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byz/27254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49e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