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资本论文 >

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研究及政策建议

发布时间:2020-07-10 20:14
【摘要】:住房是百姓的基本生活需求,“住有所居”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近年来,随着房地产业的持续升温,中低收入人群无力购买商品房,低收入者住房问题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保障性住房的短缺,凸显出政府在提供公共产品方面的缺位。针对这种情况,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政府提出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2011年“两会”期间通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提出,“十二五”期间建设保障性住房和各类棚户区改造住房3600万套,到“十二五”期末,保障性住房覆盖面要达到20%左右。截止到2011年底,保障性住房建设开工率基本完成当年目标,保障性住房建设有条不紊的进行,为中低收入人群的住房提供了一定的保障。尽管如此,保障房的建设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包括建设数量偏少、覆盖面较窄、申请程序混乱、关系户问题严重、监督不到位以及财政短缺等等,使得保障房建设直到目前还停留在起步阶段。 保障性住房作为低收入人群的基本生活保障之一,它的问题能否解决,关系到房地产业的良性稳定的发展以及良好的市场秩序的建立,关系到我国市场制度的完善并直接关系到社会稳定和民生状况的改善。 为了更好的阐明保障性住房建设的问题,笔者介绍了保障性住房建设由政府提供的必要性以及相应的政策建议,本文中,笔者分六章论述了自己的思想:第一章介绍了保障性住房的公共产品特性,从保障性住房的特点、目标人群的特点以及公共产品的特性入手,得出保障性住房是公共产品的结论,然后,通过论述市场提供产品的盈利性特点,指出市场提供保障房是行不通的,从反面论证政府提供保障性住房的责任,同时,提出政府提供保障性住房的意义,从经济学的角度得出了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责任;第二部分,笔者从历史的角度回顾了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发展,叙述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中保障性住房从产生到发展的过程;第三部分,笔者分析当前我国政府提供保障性住房的现状,提出存在的问题。第四部分开始对国内外的保障房的建设和运营模式进行了相应的论述,根据我国人口稠密的特点,重点选取了几个典型的国家和地区,包括德国、日本、新加坡,以及在我国发展的香港模式和重庆模式;第五部分,根据国内外的成功的模式,提出了我国保障房建设的发展思路,并阐述了保障房建设中应该注意的问题;第六部分对本文进行了总结,指出房地产业不能全部由市场来操控,而应该划出一定比例的保障房作为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只有保障房建设好了,才能使得百姓安居乐业,才能有助于建立有序健康的市场秩序,才能保证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健康增长。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F293.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耿国彪;;以福利彩票解决保障性住房资金难题——访全国人大代表、吉林森工集团董事长柏广新[J];绿色中国;2011年07期

2 胡贵玉;;一定要让保障房成为放心房——湖北省住建厅厅长李德炳接受省人大常委会专题询问录[J];中国建设信息;2011年19期

3 ;今年保障性安居工程用地落实率超100%[J];墙材革新与建筑节能;2011年11期

4 王保安;;大力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J];求是;2011年22期

5 张冰;;上海市保障性住房节能省地之技术分析[J];上海房地;2011年10期

6 伍芳;赵森;;圆梦——云南银行业积极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纪实[J];时代金融;2011年28期

7 周月萍;曾明德;;民间资金投资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模式选择和权益保障[J];法学杂志;2011年S1期

8 甘道明;;避免保障房“大锅饭”现象[J];中国人大;2011年19期

9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和管理的指导意见[J];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公报;2011年20期

10 艾才琴;;“万亿资金启动保障性住房市场”是一个良策[J];观察与思考;2008年2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马庆斌;;保障性住房的国际经验借鉴和政策启示[A];中国与世界年中经济分析与展望(2010)[C];2010年

2 张庆秋;温雅;杨晓飞;;新时期广东省保障性住房发展新思路[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蒙春运;;高层高容积率保障性住房建设趋势及问题探析——以上海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陈艳萍;;住房过滤模型在我国保障性住房供需分析和空间分布中的应用[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王剑飞;康飞;;浅谈保障性住房的规划设计——以日本为例[A];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2010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6 吴翔;武凤文;邓云康;;基于生态城市理论分析的保障性住房公共空间设计研究[A];2011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C];2011年

7 孙海春;蒋伶;;南京保障性住房布局研究[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孙海春;蒋伶;;南京保障性住房体系研究[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于晓影;吕学昌;陈磊;陈翠;;土地紧缺背景下保障性住房可持续供应研究——以济南市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郑晓华;陈乃栋;许丹艳;;制度约束与行动框架——谈我国城市保障性住房的规划选址[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姜必刚 文强;中国城市保障性住房发展高峰论坛聚焦保障房大计[N];四川日报;2011年

2 安锦峰;市保障性住房发展建设投资公司挂牌运营[N];包头日报;2011年

3 记者 张魁勇;我市与国家开发银行签署保障性住房发展合作协议[N];成都日报;2011年

4 记者 杨洋;保障性住房:发展趋势“以租为主”[N];金融时报;2011年

5 崔文苑;化解融资难题 实现住有所居[N];经济日报;2011年

6 中央党校科社教研部副教授 林梅;治理保障房骗住骗购宜打政策“组合拳”[N];中国经济导报;2011年

7 记者 董超文;未来五年将建房54万套[N];深圳商报;2011年

8 本报记者 李乐;国务院拟全国推广保障房“轮候制”[N];中国经营报;2011年

9 通讯员夏敏;农行北京分行力助首都保障房建设[N];中国城乡金融报;2011年

10 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为住房困难家庭撑起一片天[N];安徽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建平;中国保障性住房制度建设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陈涛;我国城镇保障性住房规模动态仿真及其优化配置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3 李允;中国大都市保障性住房政策实施的困境与出路分析[D];吉林大学;2012年

4 周卫嘉;网络关系、保障性住房政策对住房价格的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5 许雷;区域性中心城市保障性住房投资结构优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6 李洪侠;城镇基本住房保障体系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2年

7 徐东辉;中国公租房制度创新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8 赵靖伟;农户生计安全问题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9 殷燕;国际公共住房财政与金融体系实证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2年

10 朱婷;住房公积金问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谭华;保障性住房法律制度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1年

2 李岩;基于公共管理的保障性住房制度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3 高红鑫;天津市保障性住房的建设与分配问题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1年

4 杨维;保障性住房的组织模式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5 赖鑫焘;厦门保障性住房的模式及运行机制研究[D];集美大学;2010年

6 刘亚杰;基于居住融合的城市保障性住房规划研究[D];山东经济学院;2011年

7 于晓影;济南市保障性住房的选址问题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1年

8 李璐;完善我国保障性住房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张凌华;保障性住房用地需求预测方法探讨[D];西南大学;2011年

10 房亚s

本文编号:27494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byz/27494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734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