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资本论文 >

虚设还是威慑:退市制度市场效应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07 20:32
【摘要】:通过建立动态博弈模型分析股市摘牌的作用机理,实证研究"ST预警—摘牌"退市体系的市场认可程度。结果发现,虽然退市预警制度在短期内能较好地向市场传达风险信号,但在中长期里给予了投资者投机炒作的空间,这有助于解释为何以往理论研究与市场观察结果相悖;即便我国股市摘牌强度相对较低,但市场能识别摘牌强度的信号并对其做出显著反应,摘牌起到了"杀鸡儆猴"的威慑作用。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唐齐鸣;黄素心;;ST公布和ST撤销事件的市场反应研究——来自沪深股市的实证检验[J];统计研究;2006年1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苏林;王岩;;事件研究法的改进:基于违约距离的评判[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2 谢纪刚;张秋生;陈勇;;中国证券市场举牌事件的市场反应[J];生产力研究;2008年18期

3 杜勇;干胜道;陈建英;;中国上市公司亏损问题研究综述及展望[J];生产力研究;2008年20期

4 赵丽琼;柯大钢;;我国财务困境公司摘帽公告的市场反应研究[J];生产力研究;2008年21期

5 朱滔;;特别处理发挥了抑制大股东利益侵占的作用吗[J];生产力研究;2011年06期

6 纪华东;;中国股票市场有效性研究综述[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1年01期

7 肖雄伟;;创业板市场更需构建好退市制度[J];金融发展研究;2009年03期

8 徐焱军;刘国常;;年内各季度盈余管理程度的差异——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年08期

9 张秋莉;门明;;企业碳交易的有效性——基于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1年09期

10 王伶;谢璐;;企业财务危机预警研究的新特点[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1年S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唐跃军;李维安;谢仍明;;大股东制衡、信息不对称与ST政策——来自2001-2004年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吕长江;赵宇恒;;ST公司生命轨迹的实证分析[A];中国会计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暨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4年

3 魏明海;万良勇;;金融生态观下的上市公司过度银行负债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中册)[C];2006年

4 刘慧凤;;对我国企业会计准则执行机制有效性的评价[A];中国会计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5 赵丽琼;;我国财务困境公司重组摘帽的股价效应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2011年年会暨第二十四次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肖成民;;市场监管与公司的盈余管理方式选择[A];中国会计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廖静池;中国股票市场停复牌制度的有效性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2 李秀玉;基于投资者保护的财务报告质量保障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1年

3 叶朱演;沪、深证券交易所制度变迁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4 张亚杰;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财务状况评价及预测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0年

5 吕凡;上市公司违规处罚公告的信息含量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6 薛韬;我国证券分析师行为与投资者保护[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7 邹燕;全面收益信息及其决策相关性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8 王月萍;中小股东权益保护的制度影响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9 王立元;中国A股上市公司IPO募资投向变更动因与后果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10 王志伟;财务困境及其与资本结构、公司治理结构的关系[D];复旦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魏华;ST公司控制权转让的效率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2 杨朝艳;上市公司净资产退市制的实证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3 杨帆;我国创业板市场退市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4 王菲;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对ST股票的适用性分析[D];南京大学;2011年

5 饶赛军;我国ST公司审计师变更行为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6 陈知烁;锚定效应与股价异象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7 姚丽娟;上市公司退市法律问题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8 李尚杰;我国上市公司退市机制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9 任燕;上市公司处罚公告的市场反应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10 王莉;基于生存分析的民营企业财务风险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杨华;;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模型效果的比较研究——基于02-04年深沪新增ST公司[J];山东经济;2006年04期

2 唐齐鸣,陈健;中国股市的ARCH效应分析[J];世界经济;2001年03期

3 许长新;境外上市公司的退市规定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1年01期

4 姜国华,王汉生;财务报表分析与上市公司ST预测的研究[J];审计研究;2004年06期

5 鲜文铎;向锐;;基于混合Logit模型的财务困境预测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7年09期

6 张德富,王昌锐;中美上市公司退市机制的比较与分析[J];商业会计;2003年02期

7 黄云洲,赵喜仓;股票退市风险警示制度的效应分析[J];统计与决策;2004年1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倪勇;中国股票市场退出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余莹;中国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管理与退出机制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叶茜;;中小企业与银行间的动态博弈模型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6年36期

2 马明;运怀立;;我国上市公司股份回购市场效应的统计分析[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3 李伟;李勇;;上市公司股份回购的股价效应理论研究及实证分析[J];经济师;2009年11期

4 李靖;;商业银行品牌定位的市场效应与策略研究[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5 孔灵柱;祁柏宇;;一个投资者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及均衡解[J];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6 向锐;周韵;李琪琦;;股利政策市场效应的实证分析[J];统计教育;2006年06期

7 童冬华;陈金龙;;现有银行产权制度下的不良资产生成机制[J];财经科学;2006年09期

8 江能;邹平;王泽丽;;联保贷款信用风险的动态博弈分析[J];特区经济;2007年12期

9 蒋俊锋;;产业融合趋势下的彩票业市场效应分析[J];商业时代;2008年11期

10 倪慧;刘佳杰;;对我国证券交易印花税调整的探讨[J];商业文化(学术版);200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王国成;隆云滔;;不对称投资行为的市场效应与计算实验研究[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金融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2 韩晓舟;张玲;;上市公司定向增发的市场效应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7年学术年会暨第十四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麦勇;;上市公司并购重大信息披露中A股市场效应的实证分析——兼论2009年上海地区上市公司重组[A];中国的立场 现代化与社会主义: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09年

4 苏州市农村金融学会课题组;;业务创新与综合营销:提升银行市场营销的两个阶梯[A];江苏省农村金融学会二○○三年度招标课题研究报告汇编[C];2003年

5 宁文昕;;保荐代表人、证券监管与保荐质量的提高[A];2012年度(第十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2年

6 姚立杰;;强制采用IFRS的市场效应来自于质量效应还是趋同效应?[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会计与财务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7 罗党论;卢俏媚;;什么影响了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泡沫?[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刘涛;申丽军;;我国证券市场促进上市公司治理的功能缺陷及对策[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匡志勇 李隽;“保壳”“倒壳”危害大 退市制度需健全[N];第一财经日报;2010年

2 安宁;完善退市制度 终结股市“不死鸟”神话[N];证券日报;2011年

3 东航金融注册金融分析师 姜山;建立直接退市制度尚需配套机制[N];上海证券报;2010年

4 记者 张欢;发行体制改革和退市制度将成重头戏[N];上海证券报;2011年

5 曹中铭;退市制度须进一步完善[N];证券时报;2009年

6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 董登新;引入“资不抵债”标准完善退市制度[N];中国证券报;2011年

7 本报记者 邓大洪;最牛皮包公司拷问退市制度[N];中国商报;2011年

8 九鼎德盛首席经济师 肖玉航;完善分红挂钩退市制度 已刻不容缓[N];上海证券报;2011年

9 证券时报记者 于扬;完善主板退市制度 内幕交易有望辩方举证[N];证券时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江汉平;*ST星美圆滑挑战退市制度[N];中国证券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玮;中国上市公司退市机制有效性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2 崔亮;投资者情绪的统计测评及其应用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3年

3 马明;中国上市公司股份回购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4 向锐;中国证券市场投资者行为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5 曹维;不同时段的中国汇率制度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6 姚秦;债券市场微观结构与做市商制度:中国银行间市场的理论及实证[D];复旦大学;2006年

7 李明亮;基于经济控制论的基金投资行为研究[D];东华大学;2011年

8 蔡笑;融资融券对股票市场的影响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9 鲍继新;大股东注资与上市公司绩效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10 曾鹏;我国股票市场“投机主导”性质与治理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雪皓;外资收购的标的特征和市场效应[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2 张菊;论我国创业板市场退市制度[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3 李想;我国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2年

4 金一鑫;我国创业板市场的退市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5 张校闻;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法律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6 蔡占伟;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市场效应实证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7 张泉;中国私募基金行为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4年

8 李颖;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回购市场效应检验[D];沈阳大学;2011年

9 杨帆;我国创业板市场退市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10 臧植辉;我国创业板市场退市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7844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byz/27844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9e8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