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资本论文 >

北京市区域产量保险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09 21:21
   传统农业保险中存在着严重的逆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导致其交易成本过高。区域产量保险不存在逆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管理费用更低,所需的政府补贴更少,产品结构简单,更容易销售和推广。同时,区域产量保险也面临着一些挑战,主要是存在基数风险,即被保险人发生了损失却得不到足额赔偿,或被保险人获得的赔偿超过了实际损失。 美国团体风险计划(GRP)和印度国家农业保险计划(NAIS)作为区域产量保险的典型代表都取得了成功。借鉴GRP和NAIS的成功经验,对于我国区域产量保险的试点和推广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和现实意义。 北京市现有农业保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逆选择和道德风险难以控制,理赔定损困难,不承保系统性风险,保障水平过低,条款不够通俗等。通过开展区域产量保险,这些问题都能得到一定程度上的解决。北京市基数风险整体可控,区域产量数据比较齐全,农民有相对较高的保险意识,政府有较高的巨灾风险承受能力,保险公司有较高的经营水平,这些都是开展区域产量保险的有利条件。 本文认为,北京市要推广区域产量保险,首先要从保险区域的选择、赔偿支付规则、保额和保障水平等方面完善区域产量保险的产品设计。此外,还应注重完善区域产量保险的运行机制,应注重多种销售渠道结合,加强农业贷款与区域产量保险的合作,注重提高理赔服务水平,重视保险知识的普及教育,完善巨灾风险防范机制,提供财政支持,加强立法和监管保障。
【学位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2
【中图分类】:F842.7
【部分图文】:

世界农业,主要种类,农作物保险,保险产品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北京市区域产量保险研究》2 区域产量保险相关理论研究2.1 区域产量保险产生的背景2.1.1 世界农业保险产品现状概览2.1.1.1 世界农作物保险产品的主要种类农作物保险产品可以分为两类:传统的农作物保险产品(补偿型保险产品)和指数型产品(见图 2.1)。

保费收入,走势图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北京市区域产量保险研于最近国家农业统计中心(NASS)对其郡县测量标准实施了改动,NASS 的正标准虽然提高了可信度,但使得数据变少了14。3.1.1.1 GRP 发展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我们从 1993 年 GRP 开始实施,到 2010 年共 18 个完整农业年度的保费收和承保责任总额两个方面,来分析 GRP 的增长速度。从保费收入上看,GRP 的保费收入从 1993 年的 81.8 万美元,增长到了 20年的 2309 万美元,年均增长率为 20.4%,高于全部农险 13.8%的增长率。20年 GRP 保费收入达到最高值 8048 万美元,但 2009 年和 2010 年两年出现大幅跌,跌幅分别为 50%和 43%。这两年全部农险的保费收入也出现了下滑,下幅度分别为 9.2%和 15.2%。

走势图,总额,保费收入


图 3.2 1993 年到 2010 年 GRP 承保责任总额走势图 综上所述,GRP 保险的发展呈现了一个先升后降的走势。在 1993 年开办2008 年 16 年间,其保费收入和承保责任的增长速度都远超过了全部农险的增速度,但是 09 和 10 两年,GRP 保险出现了较大的负增长。3.1.1.2 GRP 保险占全部农险的比重较低从 1993 年至 2010 年的累计数据来看,GRP 的承保责任额占这 18 年全部险承保责任额的 1.95%。而 GRP 保费收入所占的比例更低,仅为 0.675%。20年,这两项数据分别为 1.12%和 0.304%,均低于历史平均水平。反观个人产保险 APH,2010 年 APH 承保责任占整个农险的 22%,保费收入占整个农险18.5%。因此,无论从保费收入还是承保责任的角度来看,GRP 占全部农险的重都非常低,其所占份额远远不如个人产量保险 APH。GRP 保险的承保责任和保费收入占全部农险承保责任和保费收入的比例有一个先升后降的趋势。GRP 占全部农险比重的最高值是在 2005 年,其承保任额达到全部农险的 3.04%,保费收入达到全部农险的 1.35,之后呈现下降的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心义;赵乐;田彩云;;论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的建立——北京市政策性农业保险实践探索[J];保险研究;2008年07期

2 刘春广;刘跃林;;北京市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保险研究;2010年03期

3 李文芳;徐勇;方伶俐;;湖北水稻区域产量保险合同设计研究[J];湖北工业大学学报;2009年06期

4 陈新建;陶建平;;基于风险区划的水稻区域产量保险费率研究[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5 王丽红;杨华;田志宏;闫仲勇;;非参数核密度法厘定玉米区域产量保险费率研究——以河北安国市为例[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6 翟志宏;姜会飞;叶彩华;廖树华;李楠;;基于概率分布模型的北京地区冰雹灾害风险区划[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8年06期

7 金永丽;;印度农业保险发展状况简析[J];南亚研究季刊;2007年02期

8 邢鹂;于丹;刘丽娜;;农业保险产品的现状和创新[J];农业展望;2007年06期

9 王启友;;财政支持与市场运作:印度作物保险的经验与启示[J];求索;2007年07期

10 王雅婷;;北京通州地区政策性农业保险实施状况调查报告[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文芳;湖北水稻区域产量保险精算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8154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byz/28154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0de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