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资本论文 >

风投介入提升了企业内部控制质量吗

发布时间:2020-11-08 22:03
   考察风险投资对被投企业内部控制质量的影响作用,是防范资本市场非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重要命题。以A股2009~2015年首次公开募股的企业为样本,结合Heckman两步法与倾向得分匹配法分析发现:风投介入显著抑制了被投企业的内部控制质量,并且风投介入时间越长,被投企业内部控制质量越差;只有外资背景风投提升了被投企业的内部控制质量,但效果并不显著。进一步研究其潜在作用机制发现,风投凭借其控股地位,通过制造重大内部控制缺陷,导致被投企业内部控制质量下降。总体而言,风投行为展现出明显的"逐名效应"。
【部分图文】:

企业,企业内部控制


□·42·财会月刊2019.05匹配前后的企业得分分布分别如图1、图2所示,其中横轴代表倾向得分值,纵轴代表概率密度。整体上看,倾向匹配得分明显修正了两组间得分偏差,匹配效果较好。六、结论与启示(一)研究结论本文以沪深两市2009~2015年所有公开募股企业为样本,考察论证了风投对企业内部控制质量的影响。研究显示,风投介入显著抑制了被投企业内部控制质量,表现为迪博指数的显著降低。进一步结合风投属性特征分析发现:首先,外资背景的风投相较于国内风投具有更丰富的管理经验,对企业内部治理结构要求更严苛,使得其参与企业内部控制的水平更高,但由于受到A股现行市场制度的影响,这种促进效应并不显著。其次,与以往研究都表明风投联合投资对企业经营管理产生积极影响不同的是,本文首次观察到风投联合投资行为的负面作用,即联合投资行为展现出强烈的联合逐名动机,导致被投企业的内部控制质量更低、内部控制缺陷更多。再次,作为投资方的风投机构考虑到货币时间价值,就其更长的介入时间提出了更高收益的要求,更为急切地推动企业上市,使得被投企业内部控制质量表现更差。最后,我们从风投控股与内部控制缺陷两个角度分析了风投影响企业内部控制质量的途径,发现风投介入企业后倾向于取得控股地位,其在追求上市获利退出时忽视了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使得有风投参与的企业内部控制缺陷明显更多、内部控制质量明显更差。(二)政策启示根据以上实证结论,本文提出以下建议:第一,国家应正确审视风投发展与风投行为,推进资本市场特别是风投领域的“依法治国”。近年来,国家通过修订《企业法》、设立以国家为背景的产业引导基金、出台鼓励风投发展优惠措施等行为,鼓励并引?

企业,企业内部控制


□·42·财会月刊2019.05匹配前后的企业得分分布分别如图1、图2所示,其中横轴代表倾向得分值,纵轴代表概率密度。整体上看,倾向匹配得分明显修正了两组间得分偏差,匹配效果较好。六、结论与启示(一)研究结论本文以沪深两市2009~2015年所有公开募股企业为样本,考察论证了风投对企业内部控制质量的影响。研究显示,风投介入显著抑制了被投企业内部控制质量,表现为迪博指数的显著降低。进一步结合风投属性特征分析发现:首先,外资背景的风投相较于国内风投具有更丰富的管理经验,对企业内部治理结构要求更严苛,使得其参与企业内部控制的水平更高,但由于受到A股现行市场制度的影响,这种促进效应并不显著。其次,与以往研究都表明风投联合投资对企业经营管理产生积极影响不同的是,本文首次观察到风投联合投资行为的负面作用,即联合投资行为展现出强烈的联合逐名动机,导致被投企业的内部控制质量更低、内部控制缺陷更多。再次,作为投资方的风投机构考虑到货币时间价值,就其更长的介入时间提出了更高收益的要求,更为急切地推动企业上市,使得被投企业内部控制质量表现更差。最后,我们从风投控股与内部控制缺陷两个角度分析了风投影响企业内部控制质量的途径,发现风投介入企业后倾向于取得控股地位,其在追求上市获利退出时忽视了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使得有风投参与的企业内部控制缺陷明显更多、内部控制质量明显更差。(二)政策启示根据以上实证结论,本文提出以下建议:第一,国家应正确审视风投发展与风投行为,推进资本市场特别是风投领域的“依法治国”。近年来,国家通过修订《企业法》、设立以国家为背景的产业引导基金、出台鼓励风投发展优惠措施等行为,鼓励并引?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静梅;傅立立;申宇;;风险投资与企业生产效率:助力还是阻力?[J];金融研究;2015年11期

2 李曜;王秀军;;我国创业板市场上风险投资的认证效应与市场力量[J];财经研究;2015年02期

3 袁蓉丽;文雯;汪利;;风险投资和IPO公司董事会治理——基于倾向评分匹配法的分析[J];中国软科学;2014年05期

4 余琰;罗炜;李怡宗;朱琪;;国有风险投资的投资行为和投资成效[J];经济研究;2014年02期

5 苟燕楠;董静;;风险投资背景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J];科研管理;2014年02期

6 蔡卫星;胡志颖;何枫;;政治关系、风险投资与IPO机会——基于创业板申请上市公司的经验分析[J];财经研究;2013年05期

7 戴文涛;李维安;;企业内部控制综合评价模型与沪市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质量研究[J];管理评论;2013年01期

8 吴超鹏;吴世农;程静雅;王璐;;风险投资对上市公司投融资行为影响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12年01期

9 方军雄;;Pre-IPO券商股权投资:鉴证功能还是独立受损?[J];证券市场导报;2012年01期

10 张学勇;廖理;;风险投资背景与公司IPO:市场表现与内在机理[J];经济研究;2011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铭山;张倩倩;;“面子工程”还是“真才实干”?——基于政治晋升激励下的国有企业创新研究[J];管理世界;2016年12期

2 杨亚平;王芝;;国内风险投资对企业家创业空间集聚的影响[J];创新与创业管理;2015年02期

3 胡志颖;吴先聪;果建竹;;私募股权声誉、产权性质和IPO前持有期[J];管理评论;2015年12期

4 蔡宁;何星;;社会网络能够促进风险投资的“增值”作用吗?——基于风险投资网络与上市公司投资效率的研究[J];金融研究;2015年12期

5 蒲毅;房四海;;技术创新影响下的创业企业最优组合规模[J];技术经济;2015年12期

6 唐运舒;姚敏超;;风险投资的异质性对IPO定价效率的影响——基于创业板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6期

7 曹婷;冯照桢;温军;;我国创业板异质性风险投资及其联合持股与IPO抑价关系研究[J];上海经济研究;2015年12期

8 曹婷;冯照桢;李婉丽;;风险资本、投资期界与新上市企业并购——基于中小板与创业板企业的实证研究[J];财贸研究;2015年06期

9 胡志颖;李瑾;果建竹;;研发投入与IPO抑价:风险投资的调节效应[J];南开管理评论;2015年06期

10 赵静梅;傅立立;申宇;;风险投资与企业生产效率:助力还是阻力?[J];金融研究;2015年11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汪炜;于博;宁宜希;;监督认证,还是市场力量?——风险投资对创业板公司IPO折价影响的实证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2013年04期

2 胡志颖;周璐;刘亚莉;;风险投资、联合差异和创业板IPO公司会计信息质量[J];会计研究;2012年07期

3 范宏博;;中国风险投资业绩影响因素研究[J];科研管理;2012年03期

4 吴超鹏;吴世农;程静雅;王璐;;风险投资对上市公司投融资行为影响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12年01期

5 鲁晓东;连玉君;;中国工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估计:1999—2007[J];经济学(季刊);2012年02期

6 方军雄;;Pre-IPO券商股权投资:鉴证功能还是独立受损?[J];证券市场导报;2012年01期

7 李曜;张子炜;;私募股权、天使资本对创业板市场IPO抑价的不同影响[J];财经研究;2011年08期

8 王兰芳;;创业投资与公司治理:基于董事会结构的实证研究[J];财经研究;2011年07期

9 张学勇;廖理;;风险投资背景与公司IPO:市场表现与内在机理[J];经济研究;2011年06期

10 陈工孟;俞欣;寇祥河;;风险投资参与对中资企业首次公开发行折价的影响——不同证券市场的比较[J];经济研究;2011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一个好风投会倾尽全力去支持它所投的公司[J];现代营销(经营版);2017年12期

2 李学术;李帆;;公益风投:新兴慈善方式在我国的探索[J];企业经济;2018年05期

3 刘兴恩;;浅谈创业者如何获得风投机构青睐[J];经济师;2017年01期

4 ;如何正确地吸引风投:绝对不能说的五句话[J];中国机电工业;2017年05期

5 周浩;;当心风投卷走一切[J];商界(评论);2015年07期

6 林木;;对赌,一场输不起的赌局[J];全球商业经典;2016年08期

7 李汉涯;袁超文;蒋天;;风险投资与企业创新——基于中国中小板上市公司的研究[J];金融学季刊;2017年01期

8 明轩;;全球最强女风投:中国硬件领域机遇诱人 投资更看重创始人[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6年01期

9 岳彩周;;各种“热“之后[J];中国连锁;2014年07期

10 汪炜;于博;;上市还是并购:信息不对称视角下的风投退出方式研究[J];经济学家;2013年07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丽达;媒体监督、内部控制与审计意见研究[D];西北大学;2016年

2 彭明生;证券公司内部控制能力与机制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3 陈晓茜;基于和谐制衡[D];天津大学;2005年

4 陈靖;公司治理视角的我国上市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有效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5 宋京津;内部控制信息披露问题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1年

6 刘焱;生命周期视角下企业内部控制质量对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D];辽宁大学;2014年

7 吴先聪;机构投资者对公司内部控制人的监督及其经济后果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8 胡顺东;基于提升国民经济竞争力的风险投资发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9 谢乐斌;制度变迁中的中国证券公司风险行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侯波;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在职消费与经营绩效相互关系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梦瑶;风险投资支持对上市企业绩效影响研究[D];天津大学;2017年

2 王希成;中美风投退出机制对比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3 李子佩;高科技企业吸收风投资金进行股权融资问题探讨[D];江西财经大学;2016年

4 刘帆;风投机构的“认证”作用适用新三板吗?[D];厦门大学;2017年

5 彭科;风险投资及其特征与企业业绩关系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3年

6 赵启蒙;C风投公司绩效评价案例研究[D];哈尔滨商业大学;2016年

7 刘倩;H市住房公积金贷款内部控制研究[D];石家庄铁道大学;2018年

8 刘杰;内部控制、审计师声誉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关系研究[D];大连海洋大学;2018年

9 杨沈炜;内部控制、企业社会责任履行与财务绩效关系研究[D];江苏科技大学;2018年

10 李丹阳;中国人民银行XT市中心支行内部控制优化[D];河北地质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8754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byz/28754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7a5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