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利用外资70年:历程、效应与主要经验
【部分图文】:
《管理世界》(月刊)2019年第11期外资之和占全国比重达最高点18.1%,之后有所下降,一定程度上表明优惠待遇取消对中西部地区吸引外资影响更大。(5)金融领域对外开放提速,间接利用外资获得快速发展。2002年11月8日,中国证监会和中国人民银行联合下发《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管理暂行办法》,标志着QFII制度在中国内地开始实施。最初的2003年、2004年两年属于试水阶段,持股金额比较小;2005年之后,流入资金和持仓市值明显增长(如图11所示)。2012年,QFII重仓流通股市值按当年汇率为127亿美元,已达当年FDI的11%,2014年这一比值达到22%。根据外汇管理局数据,2018年,QFII流入资金达437亿美元,为当年FDI流入量的1/3。2019年初,为满足境外投资者扩大对中国资本市场的投资需求,经国务院批准,QFII总额度由1500亿美元扩容1倍达3000亿美元,显示了中国继续扩大金融领域对外开放的决心。除了在中国资本市场吸引外资进入以外,中国开始注重通过企业海外上市间接引入外资。海外融资不仅有助于上市企业优化资本结构,还能享受境外发达资本市场的制度红利,有助于我国企业的健康发展。2018年,在国内IPO审核趋严、港股加大力度吸引内地优质独角兽企业以及美国批准“直接上市”政策的多重因素影响下,国内一些优质企业包括互联网企业和高端制造企业争相海外上市融资,中资企业赴港股、美股上市数量均有所增长,两地上市数量共计103家,首次反超国内上市数量。从图12可以看出,2001年之前,中国内地企业海外上市融资规模非常小,2002年以来,内地企业海外上市融资规模迅速提升,2011年以来?
《管理世界》(月刊)2019年第11期外资之和占全国比重达最高点18.1%,之后有所下降,一定程度上表明优惠待遇取消对中西部地区吸引外资影响更大。(5)金融领域对外开放提速,间接利用外资获得快速发展。2002年11月8日,中国证监会和中国人民银行联合下发《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管理暂行办法》,标志着QFII制度在中国内地开始实施。最初的2003年、2004年两年属于试水阶段,持股金额比较小;2005年之后,流入资金和持仓市值明显增长(如图11所示)。2012年,QFII重仓流通股市值按当年汇率为127亿美元,已达当年FDI的11%,2014年这一比值达到22%。根据外汇管理局数据,2018年,QFII流入资金达437亿美元,为当年FDI流入量的1/3。2019年初,为满足境外投资者扩大对中国资本市场的投资需求,经国务院批准,QFII总额度由1500亿美元扩容1倍达3000亿美元,显示了中国继续扩大金融领域对外开放的决心。除了在中国资本市场吸引外资进入以外,中国开始注重通过企业海外上市间接引入外资。海外融资不仅有助于上市企业优化资本结构,还能享受境外发达资本市场的制度红利,有助于我国企业的健康发展。2018年,在国内IPO审核趋严、港股加大力度吸引内地优质独角兽企业以及美国批准“直接上市”政策的多重因素影响下,国内一些优质企业包括互联网企业和高端制造企业争相海外上市融资,中资企业赴港股、美股上市数量均有所增长,两地上市数量共计103家,首次反超国内上市数量。从图12可以看出,2001年之前,中国内地企业海外上市融资规模非常小,2002年以来,内地企业海外上市融资规模迅速提升,2011年以来?
《管理世界》(月刊)2019年第11期外资之和占全国比重达最高点18.1%,之后有所下降,一定程度上表明优惠待遇取消对中西部地区吸引外资影响更大。(5)金融领域对外开放提速,间接利用外资获得快速发展。2002年11月8日,中国证监会和中国人民银行联合下发《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管理暂行办法》,标志着QFII制度在中国内地开始实施。最初的2003年、2004年两年属于试水阶段,持股金额比较小;2005年之后,流入资金和持仓市值明显增长(如图11所示)。2012年,QFII重仓流通股市值按当年汇率为127亿美元,已达当年FDI的11%,2014年这一比值达到22%。根据外汇管理局数据,2018年,QFII流入资金达437亿美元,为当年FDI流入量的1/3。2019年初,为满足境外投资者扩大对中国资本市场的投资需求,经国务院批准,QFII总额度由1500亿美元扩容1倍达3000亿美元,显示了中国继续扩大金融领域对外开放的决心。除了在中国资本市场吸引外资进入以外,中国开始注重通过企业海外上市间接引入外资。海外融资不仅有助于上市企业优化资本结构,还能享受境外发达资本市场的制度红利,有助于我国企业的健康发展。2018年,在国内IPO审核趋严、港股加大力度吸引内地优质独角兽企业以及美国批准“直接上市”政策的多重因素影响下,国内一些优质企业包括互联网企业和高端制造企业争相海外上市融资,中资企业赴港股、美股上市数量均有所增长,两地上市数量共计103家,首次反超国内上市数量。从图12可以看出,2001年之前,中国内地企业海外上市融资规模非常小,2002年以来,内地企业海外上市融资规模迅速提升,2011年以来?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夏梁;赵凌云;;“以市场换技术”方针的历史演变[J];当代中国史研究;2012年02期
2 孙泽学;;对1950年代中国利用外资外智的历史考察[J];中国经济史研究;2011年03期
3 张旭东;;1950年代中共和平外交政策的演变及评价[J];党史研究与教学;2008年02期
4 张侃;;新中国成立初期上海外资企业改造中的转让[J];中共党史研究;2007年06期
5 杨丹辉;跨国公司进入对中国市场结构变动的影响[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4年03期
6 杜莹芬;外资并购中国企业的现状、障碍和前景[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7 江小涓,李蕊;FDI对中国工业增长和技术进步的贡献[J];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07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冯毅梅;李兆友;;技术创新政策执行困境及其破解[J];人民论坛;2015年23期
2 孔帅;张玉;李平;;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技术进步影响的门限效应[J];当代经济研究;2015年06期
3 司增绰;邵军;;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泉:基于文献的梳理研究[J];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03期
4 张学凤;吴敏先;;近期国史相关问题研究视点扫描(2011~2013年)[J];党史研究与教学;2015年01期
5 林柏;刘冰;;改革开放以来贸易条件变迁的回顾与思考[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01期
6 孙源;;浅谈自主创新对我国创意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J];中国市场;2014年51期
7 杨振;陈甬军;;外资进入的市场效应研究进展[J];经济学动态;2014年11期
8 刘燕;;FDI、技术进步与技术壁垒形成——基于中国1992~2012年的经验数据分析[J];国际商务研究;2014年06期
9 李柏洲;李新;;企业技术获取模式、技术进步与创新产出——基于技术进步中介效应检验及区域差异对比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4年11期
10 魏婕;任保平;李勇;;红利消退、阶段拐点和中国增长方式转变[J];财经科学;2014年11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程建国;;从以市场换技术到自主创新[J];开放导报;2009年06期
2 熊华源;费虹寰;;新中国掀起回国潮[J];湘潮;2009年10期
3 刘家义;;国务院关于2008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2009年6月24日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上[J];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2009年05期
4 谷牧;;关于访问欧洲五国的情况报告(一九七八年六月二十二日)[J];党的文献;2009年01期
5 张久春;蒋龙;姚芳;;新中国初期向苏联派遣留学生[J];百年潮;2008年11期
6 黄烨菁;;开放条件下的技术进步——从技术引进到自主创新[J];世界经济研究;2008年06期
7 张侃;;新中国成立初期上海外资企业改造中的转让[J];中共党史研究;2007年06期
8 宋健;百年接力留学潮[J];纵横;2003年05期
9 毛科君;沈志渔;贺俊;;跨国公司直接投资对我国工业市场结构的影响[J];经济管理;2002年19期
10 杨大楷,魏巧琴,彭晓播;跨国直接投资进入壁垒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2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建丽;;新中国利用外资70年:历程、效应与主要经验[J];管理世界;2019年11期
2 ;不必为引进外资“刹车”[J];中国经济信息;2006年17期
3 焦泉;;论我国的外资政策和投资环境[J];现代经济探讨;2007年12期
4 刘龙;引进外资:既不是“诺亚方舟”也不是“特洛伊木马”[J];对外经贸实务;1997年11期
5 ;湖北省利用国际金融组织贷款成绩显著[J];财政与发展;2005年07期
6 郑京平;我国将继续扩大利用外资规模[J];领导决策信息;1998年10期
7 刘雄;四川省利用外资的规模与质量问题思考[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S3期
8 应望江;利用外资中几个热点问题的再探索——“利用外资规模与政策研讨会”观点综述[J];外国经济与管理;1991年06期
9 张捷;周天捷;;无锡扩大利用外资规模的对策思考[J];江南论坛;2017年06期
10 田野,赵媛;日本引进外资政策的调整及启示[J];日本研究;2002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辛伟;利益双刃剑[D];复旦大学;2007年
2 许民;入世与中国外资政策调整[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3 熊琼;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与东道国外资政策调整[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阿齐;沙特阿拉伯投资问题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8年
5 郑振彪;西部大开发中的利用外资问题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6 刘云清;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经济发展[D];中共中央党校;1995年
7 尹永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利用外资的历史考察(1978—2005)[D];中共中央党校;2006年
8 潘霞;基于招商引资的区域投资环境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
9 喻志松;教育系统利用外资的效益、规模、风险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10 夏李君;影响利用外资质量因素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殷鹏扬;湖南省利用外资规模与结构优化分析[D];湖南大学;2001年
2 王雪飞;我国目前引进外资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探寻[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赵彬;国际直接投资的发展与我国引进外资战略的调整[D];厦门大学;2001年
4 张玉虎;引进外资与实施名牌战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宇文利;论1976年以前党的引进外资工作[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6 邹积新;吉林省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7 王晓芳;我国引进外商直接投资及其经济效果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0年
8 耿远欣;在华外资的市场绩效研究[D];东北大学;2009年
9 龚冉;政策因素对我国引进外资质量的影响分析[D];天津财经大学;2013年
10 郭晓倩;巴西和墨西哥利用外国直接投资比较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8846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byz/28846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