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资本论文 >

国有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中的利益平衡探究

发布时间:2017-04-15 15:09

  本文关键词:国有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中的利益平衡探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股权激励,是指企业所有者通过授予企业管理者及企业员工以一定比例的股权,使其获得该股权所承载的经济利益,并以股东身份参与企业的利润分配、重大事项决策及共同承担经营风险,进而促使经营者勤勉尽职,激发员工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一种管理制度。广义的股权激励既包括对管理层的股权激励,也包括对普通员工的股权激励,即员工持股计划。管理层股权激励能够使公司所有者和管理者的利益趋于一致,有助于公司治理中“代理问题”的解决。员工持股计划能够将员工和公司的利益锁定在一起,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公司长远发展。股权激励制度起源于西方,于20世纪80年代被引进到我国,但直到2005年国有企业股权分置改革之后,真正意义上的股权激励才正式拉开序幕。在理论方面,股权激励主要有委托代理理论、人力资本理论及产权理论三种理论基础,它们为企业实施管理层股权激励计划和员工持股计划提供了合理性与正当性理由。在实践方面,股权激励制度已在西方国家得到了广泛运用,2005年以来,我国股权激励制度也有了较大程度的发展。但从实施股权激励的主体看,目前还是以民营上市公司为主,实施股权激励的国有上市公司数量较少;从激励对象看,以管理层股权激励为主,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的上市公司的数量较少。由此可见,目前我国国有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机制的运用还不充分,需要进一步完善制度设计和相关配套政策,进而促进股权激励制度的广泛实施。由于国有上市公司存在国有股股东“虚位”、“内部人控制”严重、“代理关系”复杂、管理者具有双重身份、受证监会和国资委双重监管等特殊性问题;同时还面临着股票市场不成熟、股权激励相关的会计税收政策不完善等共同性问题,因此与民营上市公司相比,国有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中的利益关系更为复杂,需要考虑的因素更多,各方利益更难以平衡。围绕国有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中的利益平衡这个核心问题,本文分以下几个章节展开论述。其中导论部分,主要交代了研究背景、现状及意义,介绍论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创新之处及不足。第一章为股权激励的理论和实证研究,该部分首先介绍了“股权激励”的概念、发展历史与主要股权激励工具;理论研究部分,重点阐述了委托代理理论、人力资本理论及产权理论;实证研究部分,主要介绍了国内外股权激励实效研究成果,并在数据分析基础上,对我国股权激励的实施现状进行了总结。第二章为管理层股权激励中的利益平衡问题,首先总结了管理层股权激励存在的问题,其次对利益失衡原因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制度完善暨利益平衡的相关对策。第三章为员工持股计划中的利益平衡问题,首先对员工持股计划的争议焦点进行了评析,其次总结了员工持股计划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结语部分为研究结论与展望,对论文的主要结论进行概括和归纳,并对股权激励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通过研究,本文得出以下结论:与民营上市公司相比,国有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面临更多的限制和障碍,存在更复杂的利益关系与利益冲突。研究发现,国有上市公司实施管理层股权激励,既存在体制性的问题,也存在方案设计不合理及配套措施不完善的问题。而自我激励和激励不足是造成利益失衡的主要原因。本文提出通过设立国有股权信托、强化内外部监督机制、完善股权激励方案设计等措施,来保障股东与公司的利益;通过理清管理者身份、建立市值管理机制、完善配套政策措施,来保障管理者的利益。另外,在员工持股计划中,资金来源单一、税收优惠政策缺乏、员工承担过大的市场风险则是制约国有上市公司推行员工持股计划的主要因素。因此,本文提出了进一步拓宽资金来源、制定税收优惠政策、探索运用股票期权作为员工持股计划的工具等相关完善建议。
【关键词】:股权激励 利益平衡 管理人员 员工持股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272.92;F832.51
【目录】:
  • 摘要2-4
  • Abstract4-10
  • 导言10-17
  • 一、问题的提出10-11
  • 二、研究价值及意义11-12
  • 三、文献综述12-15
  • 四、主要研究方法15
  • 五、论文结构15-16
  • 六、论文主要创新及不足16-17
  • 第一章 股权激励理论与实证研究17-27
  • 第一节 股权激励概述17-21
  • 一、股权激励的概念与起源17
  • 二、股权激励在我国的发展17-19
  • 三、股权激励工具的种类19-21
  • 第二节 股权激励的基础理论21-23
  • 一、委托代理理论21-22
  • 二、人力资本理论22
  • 三、产权理论22-23
  • 第三节 股权激励的实证研究23-27
  • 一、股权激励实施效果研究23-24
  • 二、我国股权激励的实施现状24-27
  • 第二章 国有上市公司管理层股权激励中的利益平衡27-41
  • 第一节 管理层股权激励实施中存在的问题27-34
  • 一、管理层股权激励中的体制性问题27-32
  • 二、管理层股权激励方案本身设计不合理32-33
  • 三、实施股权激励制度的配套政策不完善33-34
  • 第二节 管理层股权激励中利益失衡原因分析34-35
  • 一、自我激励问题34-35
  • 二、激励不足问题35
  • 第三节 利益平衡对策暨制度完善35-41
  • 一、股东利益的保护措施35-39
  • 二、管理者利益的保护措施39-41
  • 第三章 国有上市公司员工持股计划中的利益平衡41-49
  • 第一节 员工持股的动因与种类41-43
  • 一、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的动因41
  • 二、员工持股的种类41-43
  • 第二节 员工持股计划实施中的争议焦点43-45
  • 一、全员持股还是部分人持股43-44
  • 二、员工所持股票能否自由转让44-45
  • 三、员工持股有无业绩条件45
  • 第三节 员工持股计划实施中的存在问题45-47
  • 一、员工持股计划面临“资金瓶颈”45-46
  • 二、缺乏配套的税收优惠政策46
  • 三、员工承担较大的市场风险46-47
  • 第四节 员工持股计划的完善措施47-49
  • 一、拓宽资金来源渠道47-48
  • 二、制定税收优惠政策48
  • 三、探索股票期权激励模式48-49
  • 结语49-50
  • 参考文献50-53
  • 后记53-5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郝娜娜;陈颖;吴蕾娟;赵汀;;股权激励中财务与税收问题的探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0年16期


  本文关键词:国有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中的利益平衡探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086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byz/3086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3af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