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信托制度研究
本文关键词:遗产信托制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遗产信托制度起源于中世纪的英国,其作为一种遗产处理方式已经被各个国家广泛运用。然而,我国却迟迟没有引入遗产信托制度。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高净值人群的数量显著提升,我国现行《继承法》中单纯的遗产分配已不能满足越来越多的高净值人群处理遗产的需求。现正值我国现行《继承法》修改在即,笔者拟结合国外的制度经验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分四个部分对遗产信托制度在我国的建构进行详细分析。本文分为四个部分,除引言外共约3万字。第一部分,遗产信托制度概述。该部分从制度起源、内容、与现有遗嘱制度区、功能四个方面介绍了遗产信托制度的基本理论。其中,关于信托制度的起源从英国远十字军东征时产生的土地用益制度开始论述,介绍信托制度及遗产信托的起源与发展;遗产信托的主要内容介绍了遗产信托的主体、客体及运作过程;与遗嘱的区别主要从三个方面加以论述,拟得出遗产信托制度与遗嘱制度存在差异,遗产信托制度能发挥现有制度所不能发挥的功能的结论;遗产信托制度的功能部分论述了四个方面的功能,拟论证遗产信托制度存在的价值。第二部分,遗产信托制度主要内容之考察。该部分论述了我国遗产信托制度的构建,分别从遗产信托的主体及其权利义务、遗产信托的标的、遗产信托的设立、遗产信托的变更、遗产信托的终止五个方面全方位的对遗产信托制度进行分析,并提出了遗产信托制度在我国本土化遇到的障碍与解决办法。第三部分,我国设立遗产信托制度的基础。该部分从价值、社会、立法三个方面分析了遗产信托制度在我国建立的基础,以此来论证我国设立遗产信托制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首先,自由、安全、效率是遗产信托制度的价值基础,能够为社会发展带来正面效应;其次,遗产信托制度的设立具有较强的社会经济基础,文章用客观的数据论证了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发展状况与高净值人群的现状,以此论证遗产信托制度在我国设立的必要性;最后,遗产信托制度的设立具有立法基础,我国《继承法》与《信托法》均面临修改,为遗产信托制度在我国的设立奠定了立法基础。第四部分,我国遗产信托制度的构想。该部分在前文分析论述的基础上提出了文章对我国建立遗产信托制度的构想,提出以在我国现行《继承法》中单列一章的形式建立我国的遗产信托制度,并提出了相应的法条建议。
【关键词】:遗产信托 遗产管理 遗产用益 继承法修改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22.282;D923.5
【目录】:
- 内容摘要4-6
- Abstract6-9
- 引言9-10
- 一、遗产信托制度概述10-16
- (一)遗产信托制度的起源与发展10-13
- (二)遗产信托与遗嘱的区别13-14
- (三)遗产信托制度的功能14-16
- 二、遗产信托制度主要内容之考察16-29
- (一)遗产信托的主体及其权利义务16-20
- (二)遗产信托的标的20-24
- (三)遗产信托的设立24-26
- (四)遗产信托的变更26-28
- (五)遗产信托的终止28-29
- 三、我国设立遗产信托制度的基础29-37
- (一)我国设立遗产信托制度的价值基础29-32
- (二)我国设立遗产信托制度的社会基础32-36
- (三)我国设立遗产信托制度的立法基础36-37
- 四、我国遗产信托制度的构想37-39
- 参考文献39-41
- 致谢4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月春;;香港与内地信托制度的比较研究[J];法制与社会;2007年12期
2 李丛辰;;从罗马法看我国遗产信托制度的构建[J];现代商贸工业;2010年12期
3 赖华子;陈旺余;;农地信托流转模式法律制度的建构[J];宜春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4 李宜利;;近现代英国信托制度的确立——以《用益法》三项例外向信托的转变为视角[J];商;2013年07期
5 王劲松;信托业面临的发展机遇[J];唯实;1997年06期
6 梁桂青;信托制度的演变与我国信托立法的基本原则[J];广西社会科学;1998年05期
7 周明,陈柳钦;中国信托制度的绩效评价[J];长白学刊;2004年05期
8 马铮;香港与内地信托制度的比较分析[J];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9 邢琳燕;;诉讼信托刍议[J];法制与社会;2008年17期
10 陶川;;责任保险对农村土地信托制度缺陷的克服[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项志友;;用信托制度重构国企产权结构初探[A];第三届贵州法学论坛文集[C];2001年
2 项志友;;用信托制度重构国企产权结构初探[A];贵州法学论坛第三届文集[C];2001年
3 谈李荣;;信托型私募股权基金的制度框架、运作机制与法律规制[A];中国商法年刊(2008):金融法制的现代化[C];2008年
4 徐建;陈喻伟;;多产权商业物业管理中信托合同的运用[A];中国合同法论坛论文汇编[C];2010年
5 李发嘉;;进口押汇及其信托收据的有关法律问题探讨[A];第三届中国律师论坛论文集(实务卷)[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邹靓;信托业的下一个十年[N];上海证券报;2013年
2 本报记者 于勇;信托承办外商投资探路 司法制度不配套[N];财经时报;2004年
3 记者 高改芳;发挥信托制度优势恰逢其时[N];中国证券报;2005年
4 张肖;运用信托制度安排我国资产管理的意义[N];中国经济时报;2002年
5 上海市锦天城律师事务所 李宪明;以法制为保障 发展信托事业[N];金融时报;2001年
6 李明璋;信托制度优势显现[N];金融时报;2002年
7 FN记者 金立新;开拓创新的信托精品[N];金融时报;2005年
8 衡平信托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蔡雷;信托做大 投资做强[N];金融时报;2005年
9 肖明 尹峰;涉外信托的法律适用[N];人民法院报;2002年
10 记者 朱莉;上海信托业上半年经营情况良好[N];上海证券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礼平;中外信托制度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历建明;信用视角下的信托制度研究[D];河北经贸大学;2006年
2 王晓东;附担保公司债信托制度研究[D];贵州大学;2008年
3 库欢;论我国诉讼信托制度的构建[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4 温雅丽;从信托制度的历史演进看我国信托制度的完善[D];中国人民大学;2005年
5 禹玉兰;信托制度的历史演变及其现代应用[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6 黄玉龙;信托制度变迁比较分析[D];湖南大学;2006年
7 王家全;论信托制度在我国的本土化及其应用[D];贵州大学;2007年
8 张南;我国信托制度下资产管理模式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9 杨春蓉;信托公司股权结构与其效率关系的实证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10 张倩倩;论我国诉讼信托制度的构建[D];华侨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遗产信托制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28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byz/3128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