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金融业上市公司收购的价值效应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17 15:07
本文关键词:我国金融业上市公司收购的价值效应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金融行业是中国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近年来,尤其是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全面爆发以后,我国金融行业发生了许多的收购事件,但是我国对于金融业上市公司收购的实证研究却并不多,且多停留于银行业与证券行业。针对上市公司收购的理论研究,国外学者的研究成果相对国内学者而言较为成熟,国内学者也在不断加大对公司收购领域的研究深度。纵使过往的理论研究相对成熟和完善,但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高速发展,整个经济环境也在不断发生变化。而且世界经济更是变化莫测,金融市场的创新进程也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速度和高度。因此,对收购的研究也应与时俱进,在现有的基础之上不断更新和完善。结合我国历史原因和特殊国情,我国学者对制造业等传统行业的收购价值效应研究相对校多,这也符合制造业一直在我国经济发展历程中占据重要主导地位的历史国情。但随着国民生活水平和国家综合实力的大幅度提高,金融业越来越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一大支柱。所以在早期对金融业的收购价值效应研究相对较少,而在近些年才有所增加。如今,全球金融危机的迷雾已经逐步消散,金融业也在逐渐调整和复苏。此时,研究危机之后金融业收购的价值效应,可以在理论上与时俱进,完善现有的研究。此外,现有的研究一般采取单一的研究方法来考察收购的价值效应,对此本文分别采用事件研究法和Economic Value Added法(以下简称EVA法)来研究收购对金融业上市公司的短期和中长期价值效应。站在整个金融业的角度全面认识金融业上市公司收购的价值效应,有利于促进金融行业的稳步发展,帮助金融业公司做出正确的收购决策,且对金融业公司实现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具有重要意义。综上所述,本文通过站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之上,对2010年到2014年间在我国沪深交易所发生收购的金融业上市公司收购事件进行研究,考察事件窗口内一定交易日前后的超额收益率情况来衡量金融业上市公司收购的短期价值效应,实证研究发现收购后的金融业公司累计超额收益率并不显著,而且存在收购事件宣告之前消息走漏的可能。在此基础之上,本文将考察的期间延长,运用EVA法研究收购的中长期价值效应,根据财务数据的可得性,选取2010年到2012年间沪深交易所上我国金融业上市公司收购前后共五年的EVA变动情况研究分析,发现收购当年的EVA值得到了较为显著的提高,但是收购后一年到收购后三年的EVA值提升情况并不明显。最后,结合这两种实证研究的结论,本文从价值的角度得出我国金融业上市公司收购的价值正溢出效应长期并不明显,我国金融业上市公司应该提高收购后的中长期价值,并建立有效的事前保密机制和事后持续跟踪机制来有效提高收购的有利影响。
【关键词】:收购 价值效应 事件研究法 EVA法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832.51;F275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0
- 第一章 绪论10-17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10-12
- 第二节 文献综述12-15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结构安排15-16
- 第四节 论文的创新点16-17
- 第二章 我国金融业上市公司收购历程及特点17-21
- 第一节 银行业收购历程17-18
- 第二节 证券业收购历程18-19
- 第三节 保险业收购历程19
- 第四节 我国金融业上市公司收购特点19-21
- 第三章 上市公司收购价值溢出效应的理论分析21-28
- 第一节 收购的概念及类型21-22
- 第二节 金融业上市公司收购价值的影响因素22-24
- 第三节 金融业上市公司收购的相关理论24-28
- 第四章 上市公司收购价值评价方法28-35
- 第一节 基于股价变化的事件研究法28
- 第二节 基于Ohlson模型的EVA法28-33
- 第三节 事件研究法与EVA法的对比33-35
- 第五章 我国金融业上市公司收购价值的实证分析35-52
- 第一节 短期价值效应的实证分析35-42
- 第二节 中长期价值效应的实证分析42-52
- 第六章 本文的研究结论与展望52-54
- 第一节 研究结论52
- 第二节 本文的不足与展望52-54
- 参考文献54-57
- 附录57-58
- 致谢58-5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克平;邸丛枝;黎来芳;;投资者权益保护与企业股权融资——基于中国资本市场的经验证据[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5年10期
2 苏f
本文编号:3134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byz/3134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