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创业板ETF市场风险管理研究
本文关键词:我国创业板ETF市场风险管理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自2004年推出第一支ETF以来,10年间,ETF市场在我国发展迅速,基金种类和规模不断扩大。截至2014年11月,我国ETF市场已设立105只ETF产品。2011年5月18日,易方达创业板ETF正式获得批准,并于8月15日启动发行。至此,我国开始有了跟踪创业板指数的创业板ETF。创业板ETF的出现,丰富了我国ETF基金产品的种类,同时,由于我国创业板市场的高风险性,加上ETF市场本身具有的特点,使得我国创业板ETF面临较大的市场风险。如何有效地管理创业板ETF的市场风险,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 目前,国内外关于金融市场风险管理的研究,较偏重于风险测度层面。本文在研究我国创业板ETF市场风险管理问题时,则依循“风险分析——风险测度——风险控制”的内在逻辑,从现实分析、理论分析、测度模型构建与实证研究、深入分析四个方面展开,旨在一定程度上完善我国创业板ETF的风险管理体系,推动我国创业板ETF的健康发展。具体来说: 首先,基于现实层面,结合我国ETF市场和创业板市场的特点,剖析了我国创业板ETF的特征与风险状况。接着,在我国创业板ETF面临的众多金融风险中,针对市场风险,依照“内涵——表现形式——成因”的逻辑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随后,将研究重点转向风险测度,强调了我国创业板ETF市场风险测度的重要性,构建了基于不同分布下的VaR-GARCH模型,并选取了我国创业板ETF基金最新样本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95%的置信水平下,VaR方法能有效地测度我国创业板ETF收益率波动的最大损失。此外,我国创业板ETF收益率波动存在非对称性,等量的利好消息比利空消息能产生更大的波动。考虑到VaR方法在极端市场情况下的不足,这之后提出了建立VaR基础模型来衡量我国创业板ETF在正常市场条件下的市场风险,辅以压力测试的方法来衡量异常情况下基金的风险承受能力的风险管理思路,并针对现阶段我国创业板ETF应用VaR的困难提出了政策建议。最后,从风险控制的角度,提出了我国创业板ETF在建立基金风险对冲体系、基金净值保险体系和风险管理报告机制等方面的设计思路及对策建议。 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在于:以我国创业板ETF这一新型基金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较严密的逻辑层层递进,研究它的市场风险管理问题,具有一定的新颖性。此外,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受到现实中所能提供的数据限制及论文篇幅所限,本文在实证测度我国创业板ETF市场风险,以及针对风险管理的程序设计、评价体系构建等方面,还存在不足与未尽之处。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在我国创业板ETF市场风险管理的体系构建与研究问题上,后续的研究将得到更进一步的展开。
【关键词】:创业板ETF 市场风险 VaR 风险管理
【学位授予单位】:东华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832.51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2
- 第1章 绪论12-24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12-13
- 1.1.1 研究背景12
- 1.1.2 研究意义12-13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13-19
- 1.2.1 ETF 基金研究综述13-15
- 1.2.2 创业板市场研究综述15-16
- 1.2.3 市场风险测度方法研究综述16-18
- 1.2.4 国内外文献评述18-19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19-22
- 1.3.1 研究内容19-21
- 1.3.2 研究框架21-22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22-24
- 1.4.1 研究方法22
- 1.4.2 可能的创新点22-24
- 第2章 我国创业板 ETF 及其风险的现实分析24-39
- 2.1 我国 ETF 基金的特征与风险分析24-29
- 2.1.1 ETF 基金的基本情况24-25
- 2.1.2 我国 ETF 基金的发展与现状25-26
- 2.1.3 我国 ETF 基金的特点与风险26-29
- 2.2 我国创业板市场的特征与风险分析29-34
- 2.2.1 我国创业板市场的基本情况29-30
- 2.2.2 我国创业板市场的特点与风险30-34
- 2.3 我国创业板 ETF 的特征与风险分析34-38
- 2.3.1 我国创业板 ETF 的产生34
- 2.3.2 我国创业板 ETF 的特点34-35
- 2.3.3 我国创业板 ETF 面临的风险状况分析35-38
- 2.4 本章小结38-39
- 第3章 我国创业板 ETF 市场风险的理论分析39-45
- 3.1 我国创业板 ETF 市场风险的内涵39
- 3.2 我国创业板 ETF 市场风险的表现形式39-40
- 3.3 我国创业板 ETF 市场风险的成因分析40-43
- 3.3.1 宏观经济的波动40-41
- 3.3.2 资本市场的完善程度41
- 3.3.3 证券市场的运营环境41-42
- 3.3.4 基金管理公司的情况与基金经理人的能力42
- 3.3.5 基金投资策略42-43
- 3.3.6 基金规模的变动情况43
- 3.4 本章小结43-45
- 第4章 我国创业板 ETF 市场风险测度的方法筛选与模型构建45-59
- 4.1 我国创业板 ETF 市场风险测度的重要性45-46
- 4.2 我国创业板 ETF 市场风险测度的方法筛选46-49
- 4.2.1 传统的市场风险测度方法46-47
- 4.2.2 在险价值 VaR 法47
- 4.2.3 市场风险测度方法的对比与筛选47-49
- 4.3 我国创业板 ETF 市场风险测度的模型构建49-58
- 4.3.1 VaR 的参数法与非参数法49-51
- 4.3.2 VaR 方法的对比与选择51-53
- 4.3.3 引入 GARCH 族模型的 VaR 测度53-56
- 4.3.4 市场风险测度模型的准确性检验56-58
- 4.4 本章小结58-59
- 第5章 我国创业板 ETF 市场风险测度的实证研究59-75
- 5.1 数据样本及其性质检验59-65
- 5.1.1 样本数据的选取与处理59-60
- 5.1.2 收益率序列的性质检验60-65
- 5.2 GARCH 族模型的建立与对比分析65-69
- 5.2.1 三种分布下 GARCH 族模型的建立65-67
- 5.2.2 基于 ARCH-LM 的异方差性检验67-68
- 5.2.3 三种分布下 GARCH 族模型结果的对比分析68-69
- 5.3 基于 GARCH 族模型的 VaR 序列求解与返回检验69-72
- 5.3.1 VaR-GARCH 的模型求解69
- 5.3.2 VaR 的返回检验69-72
- 5.4 实证结果分析72-73
- 5.5 本章小结73-75
- 第6章 我国创业板 ETF 市场风险管理的深入分析75-81
- 6.1 基于测度视角的政策建议与有效补充75-78
- 6.1.1 我国创业板 ETF 应用 VaR 的困难和建议75-77
- 6.1.2 测度方法的补充:压力测试77-78
- 6.2 基于控制视角的机制设计与对策建议78-79
- 6.3 本章小结79-81
- 结论81-83
- 参考文献83-87
- 附录87-100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100-102
- 致谢10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宇;温晓倩;赖晓东;;金融市场风险测度方法研究评述[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2 耿国靖;国世平;;VaR方法在创业板市场中的应用[J];南方金融;2011年10期
3 吴秀丽;杨贺;傅小荣;;基于VaR-GARCH的基金风险研究[J];改革与战略;2008年03期
4 周昭雄;王剑;;基于GARCH-VaR模型的ETF基金市场风险的实证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10年01期
5 黄骥;许学军;;基于VaR-GARCH的开放式基金投资风格研究[J];区域金融研究;2009年04期
6 徐伟浩;;沪深300股指期货VaR-GARCH模型风险管理研究——基于恒指期货的比较视角[J];区域金融研究;2011年08期
7 王林;俞乔;;管制、监管与市场发展:基于中国基金业的经验分析[J];管理世界;2013年02期
8 陈俞悦;李红军;;开放式基金风险分析与评价模型构建[J];科技和产业;2013年09期
9 张穹宇;;基于GARCH-VAR模型的股票市场风险度量研究[J];东方企业文化;2013年17期
10 周泽炯;;基于VaR-GARCH模型对证券投资基金风险的实证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09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丽娟;中国开放式基金组合的市场风险度量[D];东华大学;2011年
2 耿国靖;中国创业板市场风险测度理论与方法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我国创业板ETF市场风险管理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283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byz/3283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