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与大股东减持问题研究
本文关键词: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与大股东减持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股权分置改革对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重大意义,标志着中国证券市场进入全流通时代。它结束了证券市场中“一股独大”和“同股不同权”等问题,给予原本不可流通的股权以流通权,优化了上市公司股权结构,提高了证券市场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司治理水平,抑制了大股东的掏空行为,保护了中小投资者的利益,为证券市场带来了许多积极意义。但是中国的股权分置改革是史无前例的,没有经验可以借鉴,随之而来的大股东减持问题,也对股票市场带来了一定冲击。所以,在二元股权结构向全流通市场转型过程中,大股东减持行为是影响资本市场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研究大股东减持问题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因此,本文以2007年至2012年存在减持行为的200多家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实证研究,考察大股东减持行为与正向盈余管理的关系以及盈余管理对股票价格的影响。本文首先对目前的股权市场背景做了介绍,指出了股权分置改革解决了历史遗留问题,同时提出了因股权分置改革造成的问题,即大股东操纵股价配合减持的动机变强,提出了研究问题和研究方向;接着分别对国内外关于盈余管理和大股东减持的文献进行回顾,并对其进行评述;然后从前人的研究成果和现实的经济现象入手,理论推出正向盈余管理与大股东减持的关系,在此过程中,本文还加入了正向盈余管理与股票股价的关系;再次根据理论推导,进行了实证检验;最后得出研究结论,并提出政策性建议。通过研究发现,盈余管理与股票价格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这说明大股东在减持前会通过操纵应计利润使股票价格升高,以期望获得超额收益。而大股东减持比例与正向盈余管理关系不显著,这表明在影响大股东减持的众多因素中,正向盈余管理对大股东减持的影响有限。本文的研究丰富了已有的研究文献,为政策制定者和监管者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价值。由于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研究及在实际中的应用处于发展阶段,实际资料相对较少,本文在盈余管理涉及的有关内容的研究上还存在着一定的局限,主要表现在盈余管理的定量分析及其实际的应用上的考察,这些方面还需进一步完善。
【关键词】:正向盈余管理 大股东减持 操纵性应计利润 控制权私利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275;F832.51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1 绪论10-17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10-12
- 1.1.1 研究背景10-12
- 1.1.2 研究意义12
- 1.2 相关概念界定12-14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14-15
- 1.4 贡献与创新15-17
- 2 文献回顾17-24
- 2.1 盈余管理的文献回顾17-20
- 2.1.1 盈余管理动机的相关研究17-19
- 2.1.2 盈余管理存在性的相关研究19
- 2.1.3 盈余管理手段的相关研究19
- 2.1.4 其它有关盈余管理的研究19-20
- 2.2 大股东减持的文献回顾20-22
- 2.2.1 关于大股东减持动因的研究20-21
- 2.2.2 大股东减持后的后果21-22
- 2.2.3 大股东减持的影响因素22
- 2.3 盈余管理与大股东减持关系研究22-23
- 2.4 文献评述23-24
- 3 盈余管理与大股东减持的理论分析24-38
- 3.1 股权分置改革24-25
- 3.2 盈余管理的相关理论25-30
- 3.2.1 盈余管理产生的理论基础25-26
- 3.2.2 盈余管理存在的外部条件26-28
- 3.2.3 盈余管理的手段28-30
- 3.3 大股东减持的相关理论30-35
- 3.3.1 大股东的优势30-32
- 3.3.2 大股东控制权私利存在的外部条件32-33
- 3.3.3 大股东减持的具体动机33
- 3.3.4 全流通前后大股东侵害行为变化33-34
- 3.3.5 大股东减持的影响分析34-35
- 3.4 盈余管理与大股东减持的理论分析35-38
- 3.4.1 盈余管理与大股东减持的关联性35
- 3.4.2 基于大小股东契约关系的盈余管理35-38
- 4 研究设计38-43
- 4.1 研究假设38-39
- 4.2 变量设计与模型建立39-42
- 4.2.1 盈余管理模型的选择39-40
- 4.2.2 回归模型的建立40-42
- 4.3 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42-43
- 4.3.1 样本选择42
- 4.3.2 数据来源42-43
- 5 盈余管理与大股东股票减持的实证分析43-48
- 5.1 描述性统计分析43
- 5.2 Pearson相关性分析43-45
- 5.3 多元回归分析45-48
- 5.3.1 股价与盈余管理的回归分析45-46
- 5.3.2 第一大股东减持与盈余管理的回归分析46-48
- 6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48-50
- 6.1 研究结论48
- 6.2 政策建议48-49
- 6.3 本文的局限性49-50
- 致谢50-51
- 参考文献51-55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55-5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常进雄;;非流通股价值、股改对价与解禁股减持回报[J];财贸经济;2009年06期
2 蓝发钦;陈杰;;股权分置改革后中国上市公司大股东的行为特征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3 王建文;葛磊;;上市公司大股东增持与公司业绩的实证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4 高雷;张杰;;公司治理、盈余管理与企业成长[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9年12期
5 杨倩倩;;上市公司大股东增减持行为研究[J];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6 邵健;;大小非减持对我国股票市场估值体系的影响[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0年07期
7 王婧;;股票价格与“大小非”减持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2006.8-2008.11数据的协整考察[J];保险职业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8 吴振信;张雪峰;王书平;;受限股解禁的信号传递模型[J];中国管理科学;2008年S1期
9 朱茶芬;李志文;陈超;;A股市场上大股东减持的时机选择和市场反应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10 刘成彦;陈炜;;后股权分置时代上市公司大股东交易行为研究[J];证券市场导报;2006年10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姜兆军;“大小非”减持中的盈余管理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2 陈越;股权分置改革与资本市场动机盈余管理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与大股东减持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283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byz/3283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