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贫困陷阱:少数民族地区信贷扶贫政策反思
发布时间:2021-07-26 23:36
少数民族地区农民家庭因其落后的家计模式导致深度贫困,而消费的现代化滋生家庭信贷需求。信用社的信贷扶贫政策创新为农民贷款提供了便利,然而,贫困户因其实物经济的生产方式与信贷经济货币化特点不适配、不固定收入与信贷固定支出不适配、农民家庭低积累和信贷高额本息的体量不适配,导致部分贫困家庭因无法按期偿还本金,通过"利息养本金"的方式不断追加债务,陷入新贫困陷阱。对此,少数民族地区的反贫困工作应该通过激发家庭发展能力、教育农民观念而实现家庭积累;同时完善信用社贷款政策,控制农民因信贷致贫的风险。
【文章来源】: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18(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引言
二、农民的信贷需求与政府信贷扶贫现状
(一) 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
(二) 农民的信贷需求
(三) 政府信贷扶贫的现状
三、信贷扶贫的新贫困陷阱
(一) 信用评级制的负面影响
(二) 贷款用途的消费性
(三) 利息支付制的长期致贫效应
四、新贫困陷阱的生成机制
(一) 农民实物经济与信贷经济的货币化特点不适配
(二) 农民收入不固定的特点与信贷的固定支出形式不适配
(三) 农民家庭的低积累和信贷高额本息的体量不适配
五、讨论与政策反思
(一) 以解决农民家庭发展动力为根本思路, 激活和建构农民家庭的动力机制
(二) 加大群众教育的力度, 尤其是社会教育
(三) 信贷扶贫政策补充:信用社控制贷款年限和贷款额度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农村金融扶贫的难点与对策[J]. 吴平凡. 人民论坛. 2017(34)
[2]精准扶贫与基层治理理性——对于A省D县扶贫项目库建设的解构[J]. 殷浩栋,汪三贵,郭子豪. 社会学研究. 2017(06)
[3]论我国农村扶贫金融制度的完善与创新[J]. 李伶俐,刘小华,王定祥. 上海经济研究. 2017(05)
[4]弹性城市化与接力式进城--理解中国特色城市化模式及其社会机制的一个视角[J]. 王德福. 社会科学. 2017(03)
[5]金融扶贫、行为心理与区域性贫困陷阱——精准识别视角下的扶贫机制设置[J]. 黄英君,胡国生.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17(02)
[6]论精准扶贫政策的不精准执行[J]. 雷望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1)
[7]精准扶贫基层实践困境及其解释——村民自治的视角[J]. 万江红,苏运勋. 贵州社会科学. 2016(08)
[8]我国连片特困地区金融扶贫体系构建研究[J]. 周孟亮,彭雅婷. 当代经济管理. 2015(04)
[9]普惠制金融视角下金融扶贫模式构建——一个理论分析框架[J]. 李善民. 改革与战略. 2014(11)
[10]少数民族地区信贷精准扶贫研究[J]. 董家丰. 贵州民族研究. 2014(07)
本文编号:3304600
【文章来源】: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18(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引言
二、农民的信贷需求与政府信贷扶贫现状
(一) 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
(二) 农民的信贷需求
(三) 政府信贷扶贫的现状
三、信贷扶贫的新贫困陷阱
(一) 信用评级制的负面影响
(二) 贷款用途的消费性
(三) 利息支付制的长期致贫效应
四、新贫困陷阱的生成机制
(一) 农民实物经济与信贷经济的货币化特点不适配
(二) 农民收入不固定的特点与信贷的固定支出形式不适配
(三) 农民家庭的低积累和信贷高额本息的体量不适配
五、讨论与政策反思
(一) 以解决农民家庭发展动力为根本思路, 激活和建构农民家庭的动力机制
(二) 加大群众教育的力度, 尤其是社会教育
(三) 信贷扶贫政策补充:信用社控制贷款年限和贷款额度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农村金融扶贫的难点与对策[J]. 吴平凡. 人民论坛. 2017(34)
[2]精准扶贫与基层治理理性——对于A省D县扶贫项目库建设的解构[J]. 殷浩栋,汪三贵,郭子豪. 社会学研究. 2017(06)
[3]论我国农村扶贫金融制度的完善与创新[J]. 李伶俐,刘小华,王定祥. 上海经济研究. 2017(05)
[4]弹性城市化与接力式进城--理解中国特色城市化模式及其社会机制的一个视角[J]. 王德福. 社会科学. 2017(03)
[5]金融扶贫、行为心理与区域性贫困陷阱——精准识别视角下的扶贫机制设置[J]. 黄英君,胡国生.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17(02)
[6]论精准扶贫政策的不精准执行[J]. 雷望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1)
[7]精准扶贫基层实践困境及其解释——村民自治的视角[J]. 万江红,苏运勋. 贵州社会科学. 2016(08)
[8]我国连片特困地区金融扶贫体系构建研究[J]. 周孟亮,彭雅婷. 当代经济管理. 2015(04)
[9]普惠制金融视角下金融扶贫模式构建——一个理论分析框架[J]. 李善民. 改革与战略. 2014(11)
[10]少数民族地区信贷精准扶贫研究[J]. 董家丰. 贵州民族研究. 2014(07)
本文编号:33046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byz/33046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