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银行应对民间借贷诱发潜在风险的策略研究
本文关键词:Z银行应对民间借贷诱发潜在风险的策略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民间借贷作为一种传统的融资方式,发生在个人、法人和社会经济组织之间,可以满足个人、个体工商户以及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民间借贷凭借其数量大、门槛低、期限灵活、额度大、方便快捷的特点被越来越多的个人、个体工商户以及中小企业所接受,这直接导致不仅需求方在增多,同时参与其中的放贷方也在扩大。在民间借贷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我们应清醒的认识到民间借贷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由于其自身存在手续简便、办理快捷、期限灵活、担保方式多样等特点,有效的补充了正规金融体系留下的信贷市场空白,对民营经济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另一方面因其自身不合理之处以及法律法规监管的不完善,在其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同时伴随了很大的资金风险,市场上甚至出现洗钱、非法集资、高利贷等违法活动,而这些风险逐渐渗透进商业银行体系,势必会给金融秩序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因此,以Z银行为研究对象,研究民间借贷可诱发的银行风险,并分析该银行防范这些风险可采取的应对措施,首先,对该商业银行自身防范因民间借贷产生的风险有重要作用;同时,可防止民间借贷风险向商业银行体系蔓延,可降低民间借贷风险对整体市场环境和金融秩序的不良影响;另外,在银行防范民间借贷风险的过程中,会加强对民间借贷的风险识别并制定相应的规范措施,势必可引导、规范民间借贷行为,对民间借贷的进一步发展也有着重要意义。论文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绪论,是对论文的总体概述。首先,说明了分析研究本论文选题的背景及意义;其次,介绍本文的研究内容及方法。第二部分:相关理论研究,是对民间借贷相关内容的综述。首先,对民间借贷进行界定;其次,研究我国民间借贷的发展原因。第三部分:Z银行面临由民间借贷诱发的潜在风险分析。从外部宏观环境风险和内部经营风险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其中内部经营风险具体包括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以及声誉风险。第四部分:Z银行应对民间借贷诱发潜在风险的措施建议。首先,针对不同的风险类型,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建议;其次,提出Z银行与民间借贷合作共生的发展模式建议。第五部分:结论。总结全文,并概括本文的创新性和不足。
【关键词】:民间借贷 银行 风险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832.4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第1章 绪论10-13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10-11
- 1.1.1 选题背景10
- 1.1.2 选题意义10-11
- 1.2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11-13
- 1.2.1 研究内容11
- 1.2.2 研究方法11-13
- 第2章 相关理论研究13-22
- 2.1 民间借贷的界定13-19
- 2.1.1 国外研究观点13-14
- 2.1.2 国内学者观点14
- 2.1.3 民间借贷界定的主要分歧点14-15
- 2.1.4 我国民间借贷合法性的界定15-19
- 2.2 民间借贷存在及发展的原因19-22
- 2.2.1 理论依据支持19-21
- 2.2.2 社会现状21-22
- 第3章Z银行面临由民间借贷诱发的潜在风险分析22-38
- 3.1 民间借贷可能诱发Z银行外部宏观环境风险22-27
- 3.1.1 民间借贷对宏观环境的不良影响22-24
- 3.1.2 民间借贷造成宏观环境不良影响的成因分析24-26
- 3.1.3 民间借贷造成宏观环境不良影响对Z银行的潜在风险26-27
- 3.2 民间借贷可能诱发的Z银行内部经营风险27-38
- 3.2.1 民间借贷可能诱发Z银行信用风险27-33
- 3.2.2 民间借贷可能诱发Z银行流动性风险33-34
- 3.2.3 民间借贷可能诱发Z银行市场风险34-35
- 3.2.4 民间借贷可能诱发Z银行操作风险35-36
- 3.2.5 民间借贷可能诱发Z银行法律风险36-37
- 3.2.6 民间借贷可能诱发Z银行声誉风险37-38
- 第4章Z银行应对民间借贷诱发潜在风险的措施建议38-52
- 4.1 Z银行应对民间借贷诱发潜在风险的防范措施建议38-44
- 4.1.1 加强贷款监控,提高信贷质量,抵御信用风险38-40
- 4.1.2 丰富产品服务,加大市场份额,抵御流动性风险40-42
- 4.1.3 提高客户体验,提高综合收益,抵御市场风险42
- 4.1.4 完善内部制度,加大稽核力度,抵御操作风险42-43
- 4.1.5 落实监管要求,完善法律文本,抵御法律风险43
- 4.1.6 传导企业文化,维护品牌形象,,抵御声誉风险43-44
- 4.2 Z银行与民间借贷合作共生的发展模式建议44-52
- 4.2.1 Z银行个人信贷业务与民间借贷的比较44-49
- 4.2.2 Z银行与民间借贷合作共生的意义49-50
- 4.2.3 Z银行与民间借贷合作共生发展模式研究——委托贷款50-52
- 第5章 结论52-53
- 参考文献53-55
- 致谢5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秦海金;民间借贷之现状与抉择探析[J];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2 冯连波;谈民间借贷的引导与规范[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5年07期
3 彭陆军;我国现行民间借贷的效应分析及对策思考[J];企业经济;2005年07期
4 杨卫红;民间借贷怎样打借条[J];农村百事通;2005年18期
5 李英民;民间借贷:博弈分析与路径选择[J];济南金融;2005年09期
6 杜铁忠;当前民间借贷不容忽视[J];农村天地;2005年09期
7 聂兆祝,郭德平,邓钧;对遂宁市民间借贷情况的调查与思考[J];西南金融;2005年08期
8 ;民间借贷应当注意的问题[J];中国工会财会;2005年08期
9 陈明衡;温州民间借贷运作机制及宏观调控对民间借贷的影响[J];中国金融;2005年17期
10 周素彦;民间借贷:理论、现实与制度重构[J];现代经济探讨;2005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彬;;关于民间借贷发展现状及强化监管制约的思考[A];财会工作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第五辑)[C];2013年
2 游海华;;债权变革与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秩序——以中央苏区革命前后的民间借贷为中心[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9年卷[C];2011年
3 李春;;关于民间借贷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对策建议[A];第十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经济管理与人文科学分册)[C];2013年
4 赛娜;杜静然;;鄂尔多斯中小企业民间借贷问题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5 李艮喜;;鄂尔多斯民间借贷危机调查报告[A];金融法学家(第三辑)[C];2011年
6 岳彩申;;民间借贷规制的重点及立法建议[A];金融法学家(第三辑)[C];2011年
7 席月民;;我国民间借贷的法律规制[A];金融法学家(第三辑)[C];2011年
8 刘中杰;;民间借贷、法律规制与社会转型——兼论我国金融现代化之惑[A];金融法学家(第四辑)[C];2012年
9 刘志伟;;民间借贷风险的法律规制——以风险的类型化为视角[A];金融法学家(第五辑)[C];2013年
10 岳彩申;;民间借贷的激励性法律规制[A];金融法学家(第五辑)[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牛蕴邋通讯员 岳改枝;民间借贷的“堵”与“疏”[N];金融时报;2007年
2 谢文军;欠发达地区民间借贷问题初探[N];农民日报;2009年
3 龚 震;民间借贷亟须步入正途[N];中国工商报;2004年
4 梁艳芬 张秋旺;民间借贷日趋活跃[N];证券日报;2005年
5 本报记者 卫建萍 本报通讯员 管弦 方遴 黄懿清;民间借贷:对簿公堂何其多[N];人民法院报;2009年
6 何三保 苏华楠;民间借贷迅速兴起 存在问题亟需关注[N];临汾日报;2010年
7 李坚;民间借贷何以正名[N];东莞日报;2011年
8 记者 胡萍;规范民间借贷应疏堵并举[N];金融时报;2011年
9 周德文 刘兴成;吴英案考验民间借贷的前途[N];中华工商时报;2012年
10 中国社科院法学所 席月民;民间借贷的困境缘于立法滞后[N];经济参考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王春宇;我国民间借贷发展研究[D];哈尔滨商业大学;2010年
2 李道永;民国时期民间借贷习惯研究[D];郑州大学;2012年
3 俞如先;清至民国闽西乡村民间借贷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4 蒙蒙;中国西部地区农村牧区民间借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冯剑;近代天津民间借贷研究[D];南开大学;2012年
6 王静;涉农经济组织融资信用与金融支持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志昆;当前中国民间借贷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2 王治轶;鄂尔多斯民间借贷问题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3 陈皓;民间借贷的意思自由和国家强制[D];天津财经大学;2011年
4 李聚伟;对我国民间借贷相关问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5 韦熙;中国民间借贷的现状和出路[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6 车泓;民间借贷风险管理研究[D];青岛大学;2006年
7 孙莹;关于我国民间借贷发展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8 徐燕青;我国民间借贷法律规范的完善[D];湖南大学;2010年
9 李淑贞;论我国民间借贷的规范化[D];吉林大学;2012年
10 铁坤;民间借贷的立法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Z银行应对民间借贷诱发潜在风险的策略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305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byz/3305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