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资本论文 >

宏观审慎监管、房地产市场调控和金融稳定——基于贷款价值比的DSGE模型分析

发布时间:2021-08-31 04:05
  本文通过构建存在融资约束金融摩擦、异质性家庭和房地产生产商的多部门DSGE模型,考察了住房需求冲击和杠杆率冲击对经济金融稳定的影响,比较分析了宏观审慎监管框架下贷款价值比(Loan-to-Value,LTV)动态调整规则与静态规则的宏观经济和金融稳定效果,以及LTV动态调整规则下"盯信贷"与"盯房价"的政策锚选择问题。研究发现,杠杆率冲击比住房需求冲击对经济系统,特别是金融稳定的负面影响更大,有必要施加LTV类宏观审慎政策来调控房地产市场以维护金融稳定;引入逆周期调节因子的LTV动态调整规则比现行的静态规则具有更显著的金融稳定效果;就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而言,"盯信贷"的动态调整规则比直接"盯房价"规则占优;确保动态调整规则具有适度的实施弹性,将有助于增强其实施的经济金融稳定效果。 

【文章来源】:国际金融研究. 2019,(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0 页

【部分图文】:

宏观审慎监管、房地产市场调控和金融稳定——基于贷款价值比的DSGE模型分析


住房需求冲击和杠杆率冲击对主要经济金融变量的影响

经济金融,动态调整,杠杆


2019·4国际金融研究3.不同杠杆水平下“盯信贷”动态调整规则的政策效果上文的模拟分析为实施“盯信贷”的动态规则提供了有力支持。那么,在实施“盯信贷”调整规则后,不同杠杆水平经济系统的经济金融稳定性存在差异?为回答这一问题,本文进一步模拟研究不同杠杆水平下“盯信贷”动态调整规则的效果。图3显示了不同杠杆水平下“盯信贷”动态调整规则面对同一负向外部冲击时模型主要经济金融变量的脉冲响应结果。如图所示,实施“盯信贷”的动态调整规则后,当杠杆水平从低到高依次为0.3、0.5、0.7和0.8时,一单位负向冲击对主要经济金融变量造成的波动呈现明显加大趋势。这表明,杠杆水平越高的经济系统即便实施“盯信贷”动态规则,其受到负向冲击造成的波动程度仍然越大。脉冲结果显示,杠杆率m=0.8的经济体的信贷波动程度是杠杆率m=0.3的经济体的2倍。因此,尽管实施“盯信贷”的动态规则能起到缓解金融风险和经济波动的效果,但这也只是边际上的改进,杠杆率高企的巨大风险隐患依然存在,而这实际上有赖于更深层次地从源头上推进去杠杆结构性改革。4.考虑政策实施跨期惯性下的“盯信贷”动态调整规则的政策效果现有研究表明,宏观调控政策实施时存在的跨期惯性会影响政策的实施效果。因此,本文在式(20)“盯信贷”的LTV动态调整规则中引入跨期惯性:mt=mθt-1mBH,tBH,t-1!"覬m#$1-θ(21)其中,θ>0为惯性系数。θ越大,表明惯性越大,意味着实施动态LTV规则的弹性越小,受上期制约越明显。图2不同LTV调整规则下住房需求冲击对主要经济金融变量的影响(m=0.7,覬m=-0.5)图3不同杠杆水平下实施“盯信贷”动态调整规则的经济金融稳定效果(覬m=-0

政策效果,动态调整,弹性,程度


国际金融研究2019·4图4显示了不同弹性程度下“盯信贷”动态调整规则面对同一住房需求冲击的政策效果。当实施弹性较大时(θ低于0.6),一单位负向住房需求冲击造成主要经济金融变量的波动程度大体相当;而当实施弹性较小时,同样一单位负向住房需求冲击造成信贷、利率、总消费和GDP等主要经济金融变量的波动程度则有所加大。这表明,在实施动态调整规则时保持适度的实施弹性,避免过度受上期政策实施的惯性影响,能有效增强动态规则实施的经济金融稳定效果。五、结论与政策建议(一)研究结论综合上述动态模拟和分析,本文得出以下主要结论。第一,当存在住房抵押融资约束的金融摩擦时,负向的住房需求冲击和杠杆率冲击均会对金融稳定产生负面影响。由于杠杆率冲击通过抵押约束作用于金融市场的路径更为直接,故其对金融稳定的负面影响更大。第二,政策制定者可以通过对杠杆端施加LTV工具来实施宏观审慎监管以维护金融稳定。从缓解波动的程度看,“盯房价”和“盯信贷”等引入逆周期因子的LTV动态调整规则比静态规则更占优,而相比而言,动态调整规则中“盯信贷”规则的政策效果则更加显著。第三,尽管实施“盯信贷”的动态调整规则能起到缓解金融风险的效果,但该政策效果只是边际上的。第四,在实施动态调整规则时保持适度的实施弹性,避免过度受上期政策实施的惯性影响,有助于增强动态规则实施的经济金融稳定效果。(二)政策建议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本文认为,在实施宏观审慎监管政策时,要特别关注以下几点。第一,要密切关注中国房地产市场与金融市场错综复杂的联系,加强防范由于抵押融资约束等金融摩擦所造成的风险跨市场传染;第二,注意现行的LTV静态规则对于防范整体杠杆水平过快上升、降低金融风险具有积极?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房地产调控、金融杠杆与社会福利[J]. 张婧屹,李建强.  经济评论. 2018(03)
[2]土地财政、房地产需求冲击与经济波动[J]. 高然,龚六堂.  金融研究. 2017(04)
[3]房价波动的宏观审慎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效应分析——基于新凯恩斯主义的DSGE模型[J]. 罗娜,程方楠.  国际金融研究. 2017(01)
[4]中国土地市场供给的价格弹性及其影响因素[J]. 刘洪玉,姜沛言.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1)
[5]货币政策应该对住房价格波动作出反应吗——基于两部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的分析[J]. 侯成琪,龚六堂.  金融研究. 2014(10)



本文编号:33741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byz/33741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43e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