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J公司汽车租赁应收款证券化研究
本文关键词:AJ公司汽车租赁应收款证券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文通过AJ公司汽车租赁应收款作为基础资产所开展的资产支持证Asset backed Securities,ABS融资项目的研究,针对目前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贷款难的问题,提出另一种的融资方式——应收款证券化融资,以帮助AJ租赁公司解决日常资金周转问题,实现再扩大生产规模经营为目标。中小企业常常作为被忽视的群体在银行信贷融资业务上处于劣势。资产证券化业务恰恰能发挥较好的优势,符合资本市场发展需要和企业资金需求。本文一共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介绍相关的文献综述,以及创作本文时所运用的写作方法和总的研究框架。为之后的章节写作提供指引。在第二部分通过对案例公司的业务分析,AJ公司主营业务主要以汽车租赁服务为主,汽车出租的应收款项是公司的主要利润收入的来源,然后再对比分析其它的融资方式,例如:股权,债权,银行贷款,信托融资等。得出资产证券化正适合未来现金流收入稳定的融资租赁公司。资产证券化的最大特点在于,通过企业所提供的未来可预期产生的现金流收入作为融资主体的基础资产来融通资金,也能够帮助企业盘活存量资产。第三部分结合产品设计这一重要环节,为证券化业务提供了可实施的实践载体。先对AJ租赁公司汽车租赁应收款证券化产品进行市场需求和可行性进行分析,再详细介绍了产品设计步骤,交易要素,交易结构,收益分配等方案。在产品设计时,一共分为5等级别的产品方案。这样一来,不但能满足不同时间需求的投资者,而本项目最大的特点在于产品设计的风险管理,提出第5级别的产品由AJ公司自行部分回购,能有效降低产品收息兑付风险。第四部分为了有效控制风险,本章首先分析了风险的来源,和识别风险。再提出具体控制风险的措施,以便降风险最小化,促使AJ租赁公司的整个项目融资计划能够得到顺利实施。本文将以AJ公司汽车租赁应收款来做为一个融资案例,在分析不同的融资模式后,提出以汽车租赁应收款证券化的形式来为企业筹措资金,是符合企业自身利益的。然后针对AJ公司汽车租赁业务展开具体分析,其中包括:业务的经营模式、盈利模式、成本控制、还款能力及财务状况。为本方案的成功运作提供可靠的依据。
【关键词】:应收款证券化 汽车租赁 融资计划 财务分析 风险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721;F832.51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9
- 第一章 绪论9-16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9-10
- 1.2 研究文献综述10-11
- 1.3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思路11-13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13-14
- 1.5 创新和不足14-16
- 第二章 AJ租赁公司介绍与应收款证券化需求分析16-29
- 2.1 AJ租赁公司的商业模式与业务流程16-24
- 2.1.1 AJ租赁公司架构及发展情况16-18
- 2.1.2 汽车租赁业务的商业模式18-19
- 2.1.3 车辆租赁业务基本流程19-24
- 2.2 财务状况和综合评价24-25
- 2.2.1 财务现状24
- 2.2.2 主要财务指标分析24
- 2.2.3 财务综合评价24-25
- 2.3 应收款资产证券化与其它融资方式对比分析25-26
- 2.3.1 股权融资25-26
- 2.3.2 债券融资26
- 2.3.3 对比分析结果26
- 2.4 AJ租赁公司汽车租赁应收款证券化的优点与不足26-28
- 2.4.1 AJ公司汽车租赁应收款证券化融资的优点27
- 2.4.2 AJ公司汽车租赁应收款证券化融资的不足27-28
- 2.5 本章小结28-29
- 第三章 AJ租赁应收款证券化产品可行性与设计内容29-43
- 3.1 产品的市场需求与可行性分析29-34
- 3.1.1 产品基础资产可行性分析30-33
- 3.1.2 产品经济可行性33
- 3.1.3 产品法律可行性33
- 3.1.4 产品政策可行性33-34
- 3.2 应收款资产证券化融资方案产品设计步骤34-35
- 3.3 产品设计基本情况35-38
- 3.3.1 项目概述35-36
- 3.3.2 交易要素36
- 3.3.3 交易结构概述36-37
- 3.3.4 交易结构37-38
- 3.4 产品设计具体内容38-41
- 3.4.1 产品特点38
- 3.4.2 产品结构设计38-39
- 3.4.3 现金流分配顺序39-40
- 3.4.4 收益分配40-41
- 3.4.5 产品发行对象41
- 3.5 本章小结41-43
- 第四章 AJ租赁应收款证券化实施中的风险来源和防范43-49
- 4.1 应收款证券化融资风险来源、识别与评价43-45
- 4.2 应收款证券化融资风险控制措施45-47
- 4.3 本章小结47-49
- 结论49-51
- 参考文献51-53
- 附件53-58
- 致谢58-59
- 附件5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美娜;汽车租赁市场研究[J];上海汽车;2001年12期
2 张小明;谁妨碍了汽车租赁消费[J];商业时代;2002年17期
3 杨志刚;汽车租赁明天会更好[J];江苏交通;2002年09期
4 廖仲毛;汽车租赁有市场[J];汽车与配件;2002年32期
5 黎静;方光明;;汽车租赁:赫兹来了[J];大经贸;2002年05期
6 曹远志;浅论汽车租赁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江苏交通;2003年05期
7 廖仲毛;汽车租赁有市场[J];汽车运用;2003年03期
8 张锐;撬动汽车租赁这根杠杆[J];上海汽车;2003年01期
9 王亚俊 ,苏丕利;汽车租赁的五大优势[J];交通与运输;2004年06期
10 刘清,杨晋;谈我国汽车租赁网点的布局原则[J];交通企业管理;2005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中国汽车租赁情况介绍[A];2006年度中国汽车摩托车配件用品行业年度报告[C];2006年
2 陈龙伟;;基于运营成本的小汽车租赁出租率问题管理模型[A];第九届中国青年信息与管理学者大会论文集[C];2007年
3 侯琳琳;全韬;;回购合同对汽车租赁供应链的协调作用研究[A];中国自动化学会控制理论专业委员会A卷[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钢 小洁;汽车租赁市场隐患多多[N];中国工商报;2003年
2 姚峰;首届中国汽车租赁发展论坛11月召开[N];中国交通报;2005年
3 本报记者 陈建文;汽车租赁 看上去很美[N];中国汽车报;2000年
4 楼聃;汽车租赁市场是厂家的“鸡肋”吗?[N];中国汽车报;2004年
5 孟莉;联通欲引发汽车租赁业第二次发展高峰[N];中国汽车报;2004年
6 记者 高海鑓 实习生 何欢;汽车租赁“火”起来[N];重庆日报;2005年
7 杨松;汽车租赁市场遭遇“滑铁卢”[N];法制生活报;2005年
8 本报记者 刘娜;商务用车带火汽车租赁[N];国际商报;2002年
9 温泉;旅游汽车租赁能否更完美[N];光明日报;2001年
10 李永钧;上海汽车租赁:市场不小成本不低[N];经济参考报;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立全;成立中外合资汽车租赁企业的可行性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2 宋阳;汽车租赁网点规划布局理论与方法[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3 黎诚;汽车租赁系统设计与实施[D];天津大学;2014年
4 鞠强;济南市汽车租赁行业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山东大学;2014年
5 胡s
本文编号:3386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byz/3386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