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资本论文 >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是否抑制了中国银行信贷

发布时间:2021-09-30 16:06
  银行信贷是一把"双刃剑",在为经济发展所需资金提供重要支持的同时,也是宏观经济波动的重要影响因素。基于TVP-FAVAR模型实证研究发现,中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上升抑制了银行信贷总量,且这种抑制效应具有明显的时变特征;与旧常态相比,新常态下的抑制效应更加显著。通过对信贷供需双重传导路径进一步分析发现,新常态下,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上升会加剧信贷需求的疲弱并导致银行惜贷情绪渐浓。中国政府应尽量保持政策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制定相应的信贷投放支持政策;应尽量降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上升对信贷需求与信贷供给形成的"萎缩"效应。 

【文章来源】:当代财经. 2019,(1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2 页

【部分图文】: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是否抑制了中国银行信贷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银行信贷影响的传导机制

经济政策,银行信贷,不确定性,相关系数


此外,近期还有少量国际文献表明,随着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目标变量的冲击表现出非线性特征(Antonakakis等,2015)。[27]这些研究结论对于转型期中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相关研究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本文遵循数据说话的原则,构建双变量DCC-GARCH模型,初步研判中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与银行信贷总量之间的动态相关性特征。(1)根据图2,就区间差异性而言,2005M2至2008M1期间,相关系数为正值;2008M2至2009M11期间,相关系数为负值;2009M12至2014M8期间,出现了间隔式正负交替;而在2014M9之后,相关系数基本在0值以上。就同一区间不同时点而言,相关系数也存在差异。这些非线性特征较好地体现了中国宏观经济环境变化的阶段性特征:2005M2至2008M1期间是中国经济快速增长期,GDP年均增长率达两位数以上;2008M2至2009M11期间是金融危机发生及随后的调整期,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宏观经济出现了明显动荡,紧接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持续下行期以及新常态阶段。这表明,随着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中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银行信贷之间存在非线性时变关系。

宏观经济,因子,数据集,阶数


宏观经济数据集共同因子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双轮驱动与经济增长[J]. 欧阳志刚,何富美,薛龙.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19(04)
[2]货币政策、银行规模差异与信贷传导特征——来自2006—2015年中国银行业的证据[J]. 顾海峰,杨立翔.  国际金融研究. 2017(12)
[3]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影响企业投资的渠道分析[J]. 谭小芬,张文婧.  世界经济. 2017(12)
[4]中国财政政策不确定性的指数构建、特征与诱因[J]. 朱军.  财贸经济. 2017(10)
[5]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能够影响企业现金持有行为吗?[J]. 张光利,钱先航,许进.  管理评论. 2017(09)
[6]经济时间序列频率转换方法的研究与应用[J]. 张春华,高铁梅,陈飞.  统计研究. 2017(02)
[7]货币政策、监管政策与银行信贷行为——基于中国银行业的实证分析(2002-2012)[J]. 魏巍,蒋海,庞素琳.  国际金融研究. 2016(05)
[8]政策不确定性的非线性宏观经济效应及其影响机制研究[J]. 张玉鹏,王茜.  财贸经济. 2016(04)
[9]中国货币政策转型研究:基于数量与价格混合规则的探索[J]. 伍戈,连飞.  世界经济. 2016(03)
[10]信贷供给不足还是需求萎缩:量价组合的信号作用[J]. 伍戈,谢洁玉.  金融评论. 2015(06)



本文编号:34162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byz/34162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683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