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绿色信贷法制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02 01:09
高能耗、低效率利用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造成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背离了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要求。除了单纯的运用法律手段治理环境问题外,利用金融手段来调整经济行为对环境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受到重视。以“绿色金融”为主题的金融革命就成为金融界发展的趋势。绿色信贷通过对企业和项目的融资控制达到引导企业进行环境保护的目的。相对于单一的环境行政处罚手段,绿色信贷科学合理地处理了金融业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节省了行政成本,优化了资源分配,提高了环保效率。现阶段,用法律来规制和保障绿色信贷实施并逐步构建起绿色信贷法律制度,对于协调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具有深远意义。本文从法学角度出发,借鉴国外赤道原则的实践经验,探究将绿色信贷法制化的相关问题,使其更有效地发挥合理配置资金的作用,达到利用经济手段来实现环境保护的目的。本文分为四部分来研究我国绿色信贷法制化的相关问题。第一部分概述了绿色信贷的基本理论,包括绿色信贷的界定、环境经济学及法学理论基础等。第二部分介绍了绿色信贷的国际标准——赤道原则,包括赤道原则的产生发展、体系框架、主要内容和对其评价。第三部分介绍我国法律和政策对绿色信贷的规定及银行业的实践,总结目前绿...
【文章来源】:辽宁大学辽宁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4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 绿色信贷的基本理论
1.1 绿色信贷的界定
1.1.1 绿色信贷的概念
1.1.2 绿色信贷的特征
1.2 绿色信贷的环境经济学基础
1.3 绿色信贷的法学理论基础
1.3.1 银行的社会责任
1.3.2 风险预防原则
1.3.3 可持续发展理论
2 绿色信贷的国际标准——赤道原则
2.1 赤道原则的含义
2.2 赤道原则的产生与发展
2.2.1 赤道原则的产生动因
2.2.2 赤道原则的发展历程
2.3 赤道原则的体系框架与主要内容
2.3.1 赤道原则的体系框架
2.3.2 赤道原则的主要内容
2.4 对赤道原则的评价
2.4.1 满足多元利益主体的诉求
2.4.2 防范项目融资中的环境与社会风险
2.4.3 引导资金的有效配置
2.4.4 明确项目融资中的环境与社会标准
2.4.5 环保溢出效应明显
3 我国绿色信贷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3.1 我国绿色信贷的主要法律、政策
3.1.1 绿色信贷萌芽阶段
3.1.2 绿色信贷发展阶段
3.2 我国银行绿色信贷的实践
3.2.1 实行“环保一票否决制”
3.2.2 青睐环境友好型项目和企业
3.2.3 实行客户环保分类管理
3.2.4 推行绿色信贷业务创新
3.3 我国绿色信贷与赤道原则的比较及存在的问题
3.3.1 绿色信贷执行的法律依据不足
3.3.2 缺乏统一的标准
3.3.3 信息共享与披露机制不完善
3.3.4 激励机制缺失
3.3.5 缺乏有效监管
3.3.6 与社会公众的良性交流机制缺失
4 我国绿色信贷法律制度的构建
4.1 我国绿色信贷法制化的可行性
4.1.1 经济因素
4.1.2 环境法律因素
4.2 我国绿色信贷法制化的路径
4.3 我国绿色信贷的硬法建设
4.3.1 绿色信贷的实施标准及产业指导目录
4.3.2 信息共享与披露机制
4.3.3 绿色信贷的激励机制
4.3.4 绿色信贷监管框架
4.3.5 绿色信贷审查及贷款人的法律责任
4.4 我国绿色信贷的软法建设
4.4.1 银行业自律组织制定相关的指引、规范和行业标准
4.4.2 绿色信贷银行内部业务指南
4.4.3 基于公众参与的磋商与投诉机制
4.4.4 推进绿色信贷实施的NGO建设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绿色信贷在中国商业银行的发展问题研究[J]. 王竞. 当代经济. 2011(18)
[2]中国银行业绿色信贷政策实施现状分析[J]. 甘迎,朱剑. 法制与社会. 2011(20)
[3]商业银行实施绿色信贷的法律思考——以社会责任为视角[J]. 崔晓卫,郑雅杰. 河北金融. 2011(07)
[4]国内商业银行绿色信贷政策分析[J]. 王帅. 中国市场. 2011(26)
[5]银行业推行绿色信贷的困境与对策[J]. 李东卫. 环境经济. 2011(05)
[6]中国绿色信贷的法律主体[J]. 朱剑,甘迎. 文学教育(中). 2011(05)
[7]论赤道原则中的利益相关者互动机制[J]. 蓝虹.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11(03)
[8]绿色信贷与商业银行环境风险管理[J]. 胡乃武,曹大伟. 经济问题. 2011(03)
[9]论商业银行环境责任的法律规制[J]. 王明辉,王喜平,周淮.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1)
[10]论绿色信贷立法化研究——以银行业监管为视角[J]. 阮芳. 法制与社会. 2011(05)
硕士论文
[1]绿色信贷法律问题研究[D]. 夏嘉鋆.华东政法大学 2010
[2]赤道原则法律问题研究兼评中国绿色信贷制度[D]. 周正一.上海社会科学院 2009
本文编号:3417704
【文章来源】:辽宁大学辽宁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4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 绿色信贷的基本理论
1.1 绿色信贷的界定
1.1.1 绿色信贷的概念
1.1.2 绿色信贷的特征
1.2 绿色信贷的环境经济学基础
1.3 绿色信贷的法学理论基础
1.3.1 银行的社会责任
1.3.2 风险预防原则
1.3.3 可持续发展理论
2 绿色信贷的国际标准——赤道原则
2.1 赤道原则的含义
2.2 赤道原则的产生与发展
2.2.1 赤道原则的产生动因
2.2.2 赤道原则的发展历程
2.3 赤道原则的体系框架与主要内容
2.3.1 赤道原则的体系框架
2.3.2 赤道原则的主要内容
2.4 对赤道原则的评价
2.4.1 满足多元利益主体的诉求
2.4.2 防范项目融资中的环境与社会风险
2.4.3 引导资金的有效配置
2.4.4 明确项目融资中的环境与社会标准
2.4.5 环保溢出效应明显
3 我国绿色信贷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3.1 我国绿色信贷的主要法律、政策
3.1.1 绿色信贷萌芽阶段
3.1.2 绿色信贷发展阶段
3.2 我国银行绿色信贷的实践
3.2.1 实行“环保一票否决制”
3.2.2 青睐环境友好型项目和企业
3.2.3 实行客户环保分类管理
3.2.4 推行绿色信贷业务创新
3.3 我国绿色信贷与赤道原则的比较及存在的问题
3.3.1 绿色信贷执行的法律依据不足
3.3.2 缺乏统一的标准
3.3.3 信息共享与披露机制不完善
3.3.4 激励机制缺失
3.3.5 缺乏有效监管
3.3.6 与社会公众的良性交流机制缺失
4 我国绿色信贷法律制度的构建
4.1 我国绿色信贷法制化的可行性
4.1.1 经济因素
4.1.2 环境法律因素
4.2 我国绿色信贷法制化的路径
4.3 我国绿色信贷的硬法建设
4.3.1 绿色信贷的实施标准及产业指导目录
4.3.2 信息共享与披露机制
4.3.3 绿色信贷的激励机制
4.3.4 绿色信贷监管框架
4.3.5 绿色信贷审查及贷款人的法律责任
4.4 我国绿色信贷的软法建设
4.4.1 银行业自律组织制定相关的指引、规范和行业标准
4.4.2 绿色信贷银行内部业务指南
4.4.3 基于公众参与的磋商与投诉机制
4.4.4 推进绿色信贷实施的NGO建设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绿色信贷在中国商业银行的发展问题研究[J]. 王竞. 当代经济. 2011(18)
[2]中国银行业绿色信贷政策实施现状分析[J]. 甘迎,朱剑. 法制与社会. 2011(20)
[3]商业银行实施绿色信贷的法律思考——以社会责任为视角[J]. 崔晓卫,郑雅杰. 河北金融. 2011(07)
[4]国内商业银行绿色信贷政策分析[J]. 王帅. 中国市场. 2011(26)
[5]银行业推行绿色信贷的困境与对策[J]. 李东卫. 环境经济. 2011(05)
[6]中国绿色信贷的法律主体[J]. 朱剑,甘迎. 文学教育(中). 2011(05)
[7]论赤道原则中的利益相关者互动机制[J]. 蓝虹.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11(03)
[8]绿色信贷与商业银行环境风险管理[J]. 胡乃武,曹大伟. 经济问题. 2011(03)
[9]论商业银行环境责任的法律规制[J]. 王明辉,王喜平,周淮.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1)
[10]论绿色信贷立法化研究——以银行业监管为视角[J]. 阮芳. 法制与社会. 2011(05)
硕士论文
[1]绿色信贷法律问题研究[D]. 夏嘉鋆.华东政法大学 2010
[2]赤道原则法律问题研究兼评中国绿色信贷制度[D]. 周正一.上海社会科学院 2009
本文编号:34177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byz/34177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