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分位数回归的多因子选股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20 00:12
选取2007年初至2017年末的中证500指数成分股规模、股价、市盈率、动量、换手率和波动率6个因子的所有年度数据,探讨了分位数回归在多因子选股策略中的应用情况.结果表明:对于单因子而言,规模因子和股价因子均在高收益率股票中表现出更强的效应,市净率、动量及换手率因子均在低收益率股票中表现出更强的效应,波动率因子则在高收益率股票和低收益率股票中均表现出较强的效应;多因子选股模型均表现出优于OLS回归模型的投资效果,规模-股价模型在样本区间可以获得43.17%的年化收益率,而市净率-动量-换手率因子选股模型可以获得18.48%的年化收益率.
【文章来源】: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41(01)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1 引言
2 研究设计
2.1 分位数回归法
2.2 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3 实证检验
3.1 变量描述性统计
3.2 单因子回归分析
3.3 多因子回归分析
3.4 多因子投资策略分析
4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股灾是否改变了股市的投资逻辑——基于A股面板数据的研究[J]. 周亮. 金融理论探索. 2017(04)
[2]影响股票收益的基本面因子略探——基于中小板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J]. 周亮. 金融理论与实践. 2017(02)
[3]公司盈利、投资与资产定价:基于中国股市的实证[J]. 高春亭,周孝华. 管理工程学报. 2016(04)
[4]价值投资在我国股市的适用性研究[J]. 曾贵,李轶敏.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 2015(03)
[5]三因素模型定价:中国与美国有何不同?[J]. 田利辉,王冠英,张伟. 国际金融研究. 2014(07)
[6]中国A股市场动量效应的特征和形成机理研究[J]. 高秋明,胡聪慧,燕翔. 财经研究. 2014(02)
[7]动量效应与反转效应的演化:基于深圳A股市场的实证[J]. 舒建平,肖契志,王苏生. 管理评论. 2012(01)
[8]中国股市的惯性与反转效应研究[J]. 鲁臻,邹恒甫. 经济研究. 2007(09)
[9]换手率与股票收益:流动性溢价还是投机性泡沫?[J]. 张峥,刘力. 经济学(季刊). 2006(02)
[10]资产的理性定价模型和非理性定价模型的比较研究——基于中国股市的实证分析[J]. 吴世农,许年行. 经济研究. 2004(06)
本文编号:3445867
【文章来源】: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41(01)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1 引言
2 研究设计
2.1 分位数回归法
2.2 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3 实证检验
3.1 变量描述性统计
3.2 单因子回归分析
3.3 多因子回归分析
3.4 多因子投资策略分析
4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股灾是否改变了股市的投资逻辑——基于A股面板数据的研究[J]. 周亮. 金融理论探索. 2017(04)
[2]影响股票收益的基本面因子略探——基于中小板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J]. 周亮. 金融理论与实践. 2017(02)
[3]公司盈利、投资与资产定价:基于中国股市的实证[J]. 高春亭,周孝华. 管理工程学报. 2016(04)
[4]价值投资在我国股市的适用性研究[J]. 曾贵,李轶敏.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 2015(03)
[5]三因素模型定价:中国与美国有何不同?[J]. 田利辉,王冠英,张伟. 国际金融研究. 2014(07)
[6]中国A股市场动量效应的特征和形成机理研究[J]. 高秋明,胡聪慧,燕翔. 财经研究. 2014(02)
[7]动量效应与反转效应的演化:基于深圳A股市场的实证[J]. 舒建平,肖契志,王苏生. 管理评论. 2012(01)
[8]中国股市的惯性与反转效应研究[J]. 鲁臻,邹恒甫. 经济研究. 2007(09)
[9]换手率与股票收益:流动性溢价还是投机性泡沫?[J]. 张峥,刘力. 经济学(季刊). 2006(02)
[10]资产的理性定价模型和非理性定价模型的比较研究——基于中国股市的实证分析[J]. 吴世农,许年行. 经济研究. 2004(06)
本文编号:34458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byz/34458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