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票据背书伪造
发布时间:2017-05-06 05:00
本文关键词:论票据背书伪造,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自近代西方经济催生了票据及其相关的法律制度以来,其以“高流通性”和“安全性”在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市场效率,保护交易安全方面发挥了无可估量的作用。票据制度的灵魂便是票据背书制度,而票据背书伪造则是伪造人利用票据所进行的金融诈骗。商业所产生的第一个后果就是互不信任,以及为这种互不信任辩护,采取不道德的手段达到不道德的目的。1背书伪造后的票据进入到市场流通领域中必然会扰乱金融市场正常的交易秩序。当伪造人将背书伪造的票据转让给后手后,其发生逃匿,或者是无财产承担责任,那么后手应当如何保护自己的正当权益不受侵害?付款人未完全履行严格审查义务是否要承担责任?当受让人取得伪造票据后又该如何解决其与原票据权利人之间的利益纠纷?这是票据法立法者应当要考虑到的问题。然而我国《票据法》在制定过程中未能很好的与我国国情相结合,其实用性不强,在司法实践中的做法也不一,导致法院在处理相关票据背书伪造案件时时常出现矛盾。鉴于此,笔者拟通过案例研究方法、实证研究方法、比较研究方法和文献研究方法,试图寻找在票据背书伪造情形下最大程度保护票据相关当事人利益的对策。本文第一部分通过案例研究引出想要探讨的票据背书伪造问题。通过定义票据背书伪造的概念和分析其所需的构成要件将其与类似票据背书伪造行为相区别,并以此研究票据背书伪造发生的模式,使其概念更加清晰。本文第二部分主要梳理了票据背书伪造责任承担问题,详细阐述了票据背书伪造行为的效力以及伪造行为下的善意取得,并对付款人的付款责任进行了讨论。本文第三部分则是通过研究kildor-hicks理论、责任分层理论及损失分配理论来探究票据背书伪造责任承担的理论渊源理论并以此为基础,对我国《票据法》中关于票据背书伪造的相关法律条文进行进一步的认识。本文第四部分通过对我国《票据法》中关于票据背书伪造的相关法律条文的分析,检讨我国《票据法》在该领域中存在的不足,并通过比较英美票据法和日内瓦统一票据法的规定,对我国的立法实践提出建议和改善的措施。
【关键词】:票据背书伪造 票据效力 责任承担
【学位授予单位】:宁波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22.287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引言8-10
- 1 票据背书伪造之问题提出10-16
- 1.1 一个案例引发的思考10-12
- 1.2 票据背书伪造概述12-14
- 1.2.1 票据背书伪造含义12-13
- 1.2.2 票据背书伪造构成要件13-14
- 1.3 相关概念的比较14-16
- 2 票据背书伪造之法律责任梳理16-23
- 2.1 票据背书伪造对票据背书行为效力的影响16-17
- 2.2 票据背书伪造中的善意取得17-21
- 2.2.1 票据背书伪造中的正当持票人17-18
- 2.2.2 票据背书伪造中的票据权利的善意取得及其适用18-21
- 2.3 票据背书伪造中付款人的付款责任21-23
- 3 票据背书伪造责任承担之理论探源23-27
- 3.1kildor-hicks理论23-24
- 3.2 责任分层理论24
- 3.3 损失分配理论24-25
- 3.4 对我国《票据法》责任承担规定的再认识25-27
- 4 我国票据背书伪造之立法检讨及设想27-39
- 4.1 我国票据背书伪造之立法检讨27-30
- 4.1.1 立法现状27-28
- 4.1.2 法规冲突28-30
- 4.2 世界各国立法例之比较与借鉴30-35
- 4.2.1 英美票据法的规定30-32
- 4.2.2 日内瓦统一票据法的规定32-33
- 4.2.3 两大法系票据法规定的比较33-34
- 4.2.4 联合国《国际汇票和本票公约》34-35
- 4.3 司法实践之建议35-39
- 5 结语39-40
- 参考文献40-42
- 在学 研究成果42-43
- 致谢4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芳;;票据行为意思表示探究[J];法学评论;2009年05期
2 王艳梅;;日本空白票据理论与规则研究[J];北方法学;2013年04期
本文关键词:论票据背书伪造,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477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byz/3477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