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企业资产证券化运作机制研究
本文关键词:我国企业资产证券化运作机制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2014年中国证监会提出券商专项资产管理计划采用事后备案制及负面清单管理,并颁布了《证券公司及基金管理公司子公司资产证券化业务管理规定》,为国内企业资产证券化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企业资产证券化业务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然而目前国内企业资产证券化的运作机制尚不完善,其运作的具体环节仍存在诸多问题,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国企业资产证券化的发展。本文主要围绕企业资产证券化的运作机制进行研究,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论,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及文献综述。第二部分介绍企业资产证券化的基本运作流程,并对我国企业资产证券化发展的市场背景、发展的必要性及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是本文的重点,其中第三部分详细分析企业资产证券化运作机制的各个环节的操作要点及国内实践情况;第四部分结合国内第一单房地产物业租金证券化产品——中信启航专项资产管理计划,对企业资产证券化运作机制各个环节进行详细分析,并选用美国经典案例——波多马克爱迪生公司环境排放资产支持证券作对比,分析我国企业资产证券化运作机制的创新及不足。第五部分结合前两部分对企业资产证券化运作机制的详细分析,提出我国企业资产证券化运作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建议。本文主要采用理论分析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企业资产证券化运作机制的具体环节进行详细分析,并选用美国经典案例与国内案例作对比分析,分析发现,我国企业资产证券化产品创新主要是在运作机制的具体环节进行创新,然而由于我国企业资产证券化的发展历程较短,相关法律框架尚不完善,其运作机制、特别是产品结构设计环节仍然存在诸多漏洞,如基础资产的选择范围较局限、信托法的要求与SPV的设计原则相矛盾等。通过本文的分析,希望能为我国企业资产证券化运作机制的完善、产品的创新发展提供帮助。
【关键词】:资产证券化 企业资产证券化 运作机制 产品设计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832.51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第一章 导论8-14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8-9
- 一、研究背景8-9
- 二、研究意义9
- 第二节 文献综述9-12
- 一、国外研究综述9-10
- 二、国内研究综述10-12
- 第三节 本文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12
- 第四节 创新与不足12-14
- 第二章 企业资产证券化概述及发展现状分析14-30
- 第一节 企业资产证券化概述14-19
- 一、企业资产证券化的原理14-15
- 二、企业资产证券化的运作机制15-17
- 三、企业ABS与其他资产证券化模式对比情况17-19
- 第二节 国内企业资产证券化发展现状分析19-30
- 一、企业资产证券化发展的市场背景19-23
- 二、我国企业资产证券化发展的必要性23-27
- 三、国内企业资产证券化产品发行现状27-30
- 第三章 企业资产证券化的运作机制分析及国内实践选择30-45
- 第一节 交易结构设计分析30-34
- 一、交易结构设计30-32
- 二、构建SPV32-34
- 第二节 产品结构设计分析34-45
- 一、基础资产选择环节34-37
- 二、信用增级模式分析37-40
- 三、产品结构化处理40-42
- 四、产品定价42-45
- 第四章 企业资产证券化案例分析45-60
- 第一节 案例回顾45-54
- 一、中信启航专项资产管理计划45-51
- 二、波多马克爱迪生公司环境排放ABS51-54
- 第二节 案例对比分析54-55
- 第三节 国内现有企业资产证券化产品案例梳理55-60
- 第五章 企业资产证券化运作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建议60-66
- 第一节 运作机制存在的问题60-63
- 一、基础资产要求较高,国内基础资产选择较局限60-61
- 二、SPV的设立形式存在法律局限61-62
- 三、信用增级模式单一62
- 四、分析现金流依据的历史数据有限62-63
- 五、参与主体范围较窄63
- 第二节 完善我国企业资产证券化运作机制的建议63-66
- 一、完善基础资产负面清单管理64
- 二、完善资产证券化业务管理规定64-65
- 三、鼓励和尝试多种信用增级模式结合应用65
- 四、借鉴国外案例并建立中国的资产证券化产品数据库65-66
- 参考文献66-69
- 致谢6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占元;控制贷款资产风险的七点建议[J];经济师;1994年09期
2 赵富,祝建静;略论银行实行资产风险管理的途径及对策[J];经济师;1996年11期
3 张壮生;;外贸企业应严格控制 支出性资产挂账 防范资产风险[J];对外经贸财会;1999年04期
4 赵天荣,陈泽忠;企业金融资产的风险管理[J];湖南经济;2000年07期
5 石谦;试论资产证券化的现实障碍和急需解决的问题[J];经济问题探索;2000年04期
6 孙宏伟,唐家田;试析保险企业当前的资产结构和资产质量[J];上海保险;2000年07期
7 石谦;论现阶段我国推行资产证券化的可行性[J];思想战线;2000年02期
8 刘天才,何玲云,潘天芹,刘持平,曾巧雯;资产证券化过程中的风险防范[J];杭州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9 戴永翔;国有银行:从法律角度关注资产风险管理[J];现代商业银行;2000年11期
10 朱昌学;;新形势下银行存量信贷资产保全策略研究[J];湖北农村金融研究;2000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艾共成;;依法扩大资产风险防范空间[A];陕西省金融学会第十届金融征文评选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金公司;倚重资产证券化 力促券商业务创新[N];证券日报;2005年
2 吴晓东;金融不良资产与资产证券化[N];内蒙古日报(汉);2000年
3 纪敏;资产证券化从四方面促进金融发展[N];上海证券报;2005年
4 朱紫云;资产证券化体验“冰火两重天”[N];中国经营报;2006年
5 本报记者 清溪;银行期待发力资产证券化[N];证券时报;2006年
6 宋一欣;资产证券化好马还需配好鞍[N];证券时报;2006年
7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太原市分公司 郝卫国;资产结构动态管理机制探讨[N];山西经济日报;2009年
8 王欣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山西分公司;浅谈资产结构动态管理机制在企业中的运用[N];山西经济日报;2010年
9 向冬梅;金融创新:资产证券化[N];经理日报;2002年
10 李证;资产证券化:处理不良资产的“捷径”?[N];厂长经理日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那铭洋;资产证券化和金融发展、金融稳定关联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黄育华;我国推行资产证券化的战略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3 张利;美国资产证券化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4 李曜;资产证券化的创新机制及其在中国的应用前景[D];上海财经大学;2000年
5 王安乐;国有企业集团资产证券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6 梁志峰;资产证券化的风险防范研究[D];中南大学;2004年
7 王志强;银行资产证券化的直接动因与作用效果:理论与经验证据[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8 曹俊勇;银行资产证券化与我国的路径选择[D];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
9 李晗虹;连续时间框架下资产混合策略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10 吴佳;中国投资者金融资产国际化投资问题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明;辽宁上市公司资产质量评价[D];辽宁大学;2015年
2 林涛;中国企业资产证券化发展对策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3 冯春芸;我国企业资产证券化运作机制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5年
4 刘红;我国资产证券化发展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09年
5 武振华;次贷危机背景下我国资产证券化的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2010年
6 孙向威;资产证券化基本理论及在我国的实践应用[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7 马乐;论资产证券化[D];西南财经大学;2001年
8 王宁;资产证券化在中国的可行性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9 陈秋梅;资产证券化会计:国际模式和我国选择[D];中央财经大学;2005年
10 邢乃歌;资产证券化理论及其在我国的应用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05年
本文关键词:我国企业资产证券化运作机制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622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byz/3622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