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资本论文 >

基于参缴者收入效应的我国住房公积金利益补偿问题探究

发布时间:2017-05-16 14:24

  本文关键词:基于参缴者收入效应的我国住房公积金利益补偿问题探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1991年5月我国创立住房公积金制度,先后在上海、北京、天津等地试点,并于1996年在全国普遍推行。随着20多年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在推进住房分配货币化改革、建立职工个人住房资金专户积累机制、促进我国住房金融发展和廉租房建设融资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强制缴存”、“低存低贷”是我国住房公积金运行机制最主要的两大特征,加之公积金使用受限,贷款门槛高,这样的制度设计使得享受住房公积金低息贷款福利的往往是那些中等偏上的收入阶层。而中低收入者在强制缴存下被迫履行缴存义务,承受着存款低息损失,又因公积金贷款门槛高无法享受到优惠购房贷款的福利,这对中低收入参缴者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不公平,也不符合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为中低收入阶层提供住房保障的初衷。 对住房公积金制度中中低收入参缴者利益补偿问题的研究已显的十分迫切。目前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缺乏利益补偿的量化机制,相应的措施都是从定性的角度去分析的,缺乏定量、实证研究。本文首先研究新加坡、巴西、德国住房金融在未使用储蓄(公积金)贷款参缴者(中低收入为主)“利益补偿”方面的先进经验,为本文研究提供借鉴。其次将住房公积金储户分为使用公积金贷款的储户和未使用公积金贷款的储户,以收入效应作为不同参缴存者从公积金制度中获益的衡量标准,推导出使用贷款和未使用贷款储户从住房公积金获得的绝对和相对收入效应,并以福建省泉州市住房公积金141个住房公积金贷款微观数据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得出使用贷款和未使用贷款参缴者获得的基于其贡献大小收入效应不同,且以中高收入群体为主使用公积金贷款的储户通过低息公积金贷款不仅可以冲减存款利息损失,往往还能获得增值收益。这样对于同为公积金的储户,在使用贷款和未使用贷款储户之间存在权责不对等,有失公允。最后,在相对公平、权责对等的原则下,依据不同参缴者对公积金基金池的贡献大小,按照单位贡献收入效应无差异的原则探索合理的利益补偿模型,使得未使用公积金贷款的储户能够与贷款使用者一样能够获得与其对住房公积金资金贡献相适应的收益。在此基础上,研究对未使用公积金贷款的中低收入参缴者“如何补偿”问题,如何进行利息贴息,如何进行利率调整。
【关键词】:住房公积金 强制储蓄 收入效应 利益补偿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F299.233.4;F832.479
【目录】:
  • 摘要2-3
  • ABSTRACT3-8
  • 1 导论8-14
  • 1.1 选题的背景、意义8-9
  • 1.2 问题的提出9
  • 1.3 文献综述9-11
  • 1.3.1 国内研究现状9-10
  • 1.3.2 国外研究综述10-11
  • 1.4 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11-12
  • 1.5 主要创新及不足12-14
  • 1.5.1 本文主要的创新点12-13
  • 1.5.2 本文的不足13-14
  • 2 我国住房公积金运行机制的主要特征14-20
  • 2.1 我国住房公积金缴存制度的主要特征-强制储蓄14-15
  • 2.1.1 强制储蓄理论14
  • 2.1.2 我国住房公积金缴存制度的强制储蓄特征14-15
  • 2.2 我国住房公积金提取制度的主要特征—提取受限15
  • 2.3 我国住房公积金贷款制度的主要特征—以存定贷、低存低贷15-20
  • 2.3.1 以存定贷15-16
  • 2.3.2 低存低贷16-20
  • 3 我国公积金运行中未使用贷款参缴者的利益补偿问题20-23
  • 3.1 我国公积金使用制度中的存贷不匹配问题20-21
  • 3.2 我国公积金运行中利益补偿问题21-23
  • 4 国际典型住房金融制度利益补偿的经验23-28
  • 4.1 新加坡的中央公积金制度23-24
  • 4.1.1 新加坡住房公积金运作的特点23-24
  • 4.1.2 新加坡住房公积金对我国公积金利益补偿的启示24
  • 4.2 巴西的失业与保障公积金制度24-25
  • 4.2.1 巴西失业与保障公积金制度运作的特点24-25
  • 4.2.2 巴西失业与保障公积金制度对我国公积金利益补偿的启示25
  • 4.3 德国的住房储蓄制度25-28
  • 4.3.1 德国住房储蓄制度运作的特点25-27
  • 4.3.2 德国住房储蓄制度对我国公积金利益补偿的启示27-28
  • 5 未使用公积金贷款参缴者利益补偿的标准28-31
  • 5.1 公平的内涵28-29
  • 5.2 未使用公积金贷款储户的利益补偿标准—相对公平,结果公平29-31
  • 6 以收入效应为标准衡量我国公积金对不同参缴者的收益31-42
  • 6.1 住房公积金对参缴者的收入效应31
  • 6.2 住房公积金对不同参缴者的收入效应31-32
  • 6.3 住房公积金对不同参缴者的收入效应的衡量32-42
  • 6.3.1 假设条件32-33
  • 6.3.2 未使用贷款参缴者绝对收入效应的一般推导过程33-40
  • 6.3.3 使用贷款参缴者绝对收入效应的一般推导过程40-42
  • 7 住房公积金参缴者收入效应的实证分析—以泉州市为例42-48
  • 7.1 相同缴存年限下使用和未使用贷款储户绝对收入效应的比较42-44
  • 7.2 相同缴存年限下使用和未使用贷款储户相对收入效应的比较44-45
  • 7.3 不同缴存期限下未使用贷款储户之间相对收入效应的比较45-48
  • 8 基于参缴者收入效应完善我国住房公积金利益补偿机制48-55
  • 8.1 基于参缴者收入效应的利益补偿模型48-50
  • 8.1.1 利益补偿标准——无差异的单位贡献收入效应48
  • 8.1.2 住房公积金利益补偿模型的构建48-50
  • 8.2 基于参缴者收入效应的利益补偿机制50-52
  • 8.2.1 退休时一次性支付一定额度的利息补贴50-51
  • 8.2.2 提高未使用公积金贷款的储户的利率51
  • 8.2.3 提供一定比例(m)缴存额度奖励51-52
  • 8.3 推动我国住房公积金改革,缓解不同储户之间“马太效应”52-55
  • 8.3.1 逐步推进住房公积金的自愿缴存改革52-53
  • 8.3.2 放宽住房住房公积金提取条件,进行多元化福利改革53
  • 8.3.3 完善公积金配贷机制,给予未使用贷款参缴者更多使用贷款的机会53-55
  • 附录55-61
  • 参考文献61-64
  • 后记64-6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勇辉,修泽睿;我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对收入分配影响分析[J];当代经济研究;2005年05期

2 于洪东;刘文杰;;当前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建议[J];中国房地产;2008年03期

3 刘丽巍;;我国住房公积金管理体制及运营模式改革探讨[J];中国房地产;2011年14期

4 张达梅;;论住房公积金制度中利益失衡现象的调控[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5 郑江涛;;我国住房公积金中的问题与对策[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年10期

6 邝能玲;房地产金融中强制储蓄的国际比较[J];江汉大学学报;1998年04期

7 程世刚,张彦;住房金融的国际比较及借鉴[J];经济师;2003年01期

8 周威;叶剑平;;住房公积金制度的法律与经济分析——写在变法之前[J];经济体制改革;2009年01期

9 肖作平;尹林辉;;我国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34个大中城市的经验证据[J];经济研究;2010年S1期

10 徐峰;胡昊;丛诚;;住房消费中住房公积金的贡献度——以典型城市为例的实证研究[J];建筑经济;2007年04期


  本文关键词:基于参缴者收入效应的我国住房公积金利益补偿问题探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711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byz/3711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d01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