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性中小企业可转换债券融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17 12:04
本文关键词:成长性中小企业可转换债券融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成长性中小企业作为中小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国创新发展的基因所在,是一国新增就业的重要主力,是一国经济创新的重要动力。但就中国目前而言,成长性中小企业面临着中小企业普遍的融资难题,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其作用的发挥。由于中国金融市场创新力不足,企业融资长期依赖于传统的外源性融资,普通外源性融资无法适应成长性中小企业自身特征,制约了其融资效率的提升。由于可转换债券兼具债权、股权与期权的特征,使其融资具有风险中性的特征,这在一定程度上中和了成长性中小企业的高风险特征。可转换债券能够有效的解决中小企业的委托代理问题,提高其公司治理绩效。可转换债券还可解决中小企业的增信担保问题、连续融资问题。可转换债券的引入有利于成长性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提高其在初创期的成活率,进而增加经济发展的活力,提高社会就业率,为稳定经济发展提供重要支撑。本文通过使用规范研究方法、系统研究方法及对比分析方法对成长性中小企业可转换债券融资进行了系统研究,本文研究结构如下:第一章介绍了论文的研究背景与意义,梳理了国内外相关问题研究文献。第二章在对可转换债券与成长性中小企业概念界定的基础上,概述了论文研究中所涉及的相关理论。第三章基于投融资双方博弈视角,通过比对可转换债券与普通外源性融资来证明可转换债券对成长性中小企业融资的适用性;基于价值系统控制论视角通过可转换债券实现自系统自稳定的实现证明成长性中小企业特征适宜采用可转换债券融资方式。第四章总结了国内现有的中小企业可转换债券模式,进而基于成长性中小企业特征认为无担保集合私募可转换债券是适合于成长性中小企业融资的可转换债券模式。第五章从操作流程和节点控制两个方面具体阐释了无担保集合私募可转换债券的运作。第六章基于对成长性中小企业可转换债券融资的内部与外部障碍分析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成长性中小企业 可转换债券 融资 无担保集合私募可转换债券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832.51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9
- 第一章 导论9-15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9-11
- 1.2 文献综述11-12
- 1.2.1 国外文献综述11
- 1.2.2 国内文献综述11-12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12-15
- 1.3.1 研究思路12-13
- 1.3.2 研究方法13-15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概述15-21
- 2.1 相关概念界定15-17
- 2.1.1 可转换债券15
- 2.1.2 成长性中小企业15-17
- 2.2 相关理论概述17-21
- 2.2.1 融资顺序理论17-18
- 2.2.2 信号模型18
- 2.2.3 权衡理论18
- 2.2.4 企业生命周期理论18-19
- 2.2.5 委托代理理论19-21
- 第三章 成长性中小企业可转换债券融资适用性分析21-32
- 3.1 博弈论视角的成长性中小企业可转换债券融资适用性分析21-25
- 3.1.1 可转换债券融资信号博弈模型21-23
- 3.1.2 成长性中小企业可转换债券对投资者适用性分析23-24
- 3.1.3 成长性中小企业可转换债券对融资者适用性分析24-25
- 3.2 价值系统控制论视角的成长性中小企业可转换债券融资适用性分析25-32
- 3.2.1 企业融资的价值控制系统25-27
- 3.2.2 成长性中小企业可转换债券融资中的价值控制系统27-32
- 第四章 成长性中小企业可转换债券融资模式的选择32-37
- 4.1 中小企业可转换债券融资现有应用模式32-34
- 4.1.1 创业板模式:创业板上市公司可转换债券32
- 4.1.2 齐鲁模式:中小企业私募可转换债券32-33
- 4.1.3 厦门模式:无担保的集合发行可转换债券33-34
- 4.2 基于成长性中小企业特征的可转换债券融资模式选择——无担保集合私募可转换债券34-37
- 4.2.1 成长性中小企业可转换债券投资者选择34-35
- 4.2.2 成长性中小企业可转换债券融资渠道选择35
- 4.2.3 成长性中小企业可转换债券担保策略选择35-37
- 第五章 成长性中小企业无担保集合私募可转换债券融资模式运作37-41
- 5.1 成长性中小企业无担保集合私募可转换债券操作流程37-38
- 5.2 成长性中小企业无担保集合私募可转换债券的节点控制38-41
- 第六章 成长性中小企业可转换债券融资障碍与政策建议41-45
- 6.1 成长性中小企业可转换债券融资障碍41-43
- 6.1.1 成长性中小企业可转换债券融资的内部障碍41
- 6.1.2 成长性中小企业可转换债券融资的外部障碍41-43
- 6.2 破解成长性中小企业可转换债券融资障碍的政策建议43-45
- 6.2.1 针对成长性中小企业自身问题的政策建议43
- 6.2.2 针对成长性中小企业可转换债券融资外部环境的政策建议43-45
- 结束语45-46
- 参考文献46-48
- 致谢4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华夏,颜泽贤,范冬萍;价值系统控制论——从感知控制到生态伦理[J];广东社会科学;2003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冯s
本文编号:3733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byz/3733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