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因子选股模型的构建与应用
发布时间:2017-05-20 18:21
本文关键词:多因子选股模型的构建与应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最近几年量化投资在我国逐渐兴起,量化选股策略随之不断丰富。本文基于多因子选股模型,提出了层次分析法和等权重法对因子进行赋权,利用上市公司财务数据和行情数据,结合统计检验的方法对两种赋权方法下的选股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比较,试图对多因子模型进行优化。首先,阐述了本文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和量化选股相关研究综述等。其次,阐述了量化选股的相关概念及理论,包括量化选股模型分类、层次分析法、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套利定价理论、Fama三因子模型等。再次,阐述了候选因子的选取和检验,包括候选因子的检验步骤和衡量因子有效性标准。最后,建立层次分析法和等权重法下的综合评分模型,并对两种赋权方法下的多因子选股模型进行检验,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在因子选取上,除了公司层面估值因子、成长性因子、资本结构类以及技术面因素,本文在候选因子中加入了一致预期类因子,共选取了五类候选因子中的28个因子指标。本文选取了2001年1月—2008年12月上证A股市场上的财务数据和行情数据,结合统计分析方法对28个候选因子的有效性进行检验。通过对有效因子的筛选和检验从28个候选因子中选出9个表现较好的有效因子,包括市净率、市现率、ROE增长率、ROA增长率、营业收入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每股收益增长率、一个月换手率、一致预期净利率增长率。在有效因子的基础上,利用股票打分法建立了两种赋权方法下综合评分模型,即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等权重法对有效因子赋权建立多因子选股模型。选取了2009年1月—2014年12月上证A股市场上的财务数据和行情数据对两种赋权方法下的选股模型进行检验。检验指标包括累计收益率、年化复合收益率、年化超额收益、信息比率、跑赢基准月份占比。通过实证分析发现,两种赋权方法下的多因子选股模型都能很好的战胜上证指数,层次分析法下的多因子选股模型与等权重赋权方法下的多因子选股模型差异不大。可以验证两种赋权方法下的多因子选股模型所建立的选股组合是有效的,能够为股票投资者提供投资参考。
【关键词】:多因子选股模型 一致预期因子 等权重 层次分析法 有效性检验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832.51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一章 绪论10-19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10-11
- 1.1.1 选题背景10-11
- 1.1.2 研究意义11
- 1.2 量化选股研究综述11-16
- 1.2.1 量化选股策略相关研究12-14
- 1.2.2 多因子选股相关研究14-15
- 1.2.3 文献述评15-16
- 1.3 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16-18
- 1.3.1 本文的研究思路16-17
- 1.3.2 本文的主要内容17-18
- 1.4 主要创新点18-19
- 第二章 量化选股相关概念及理论19-31
- 2.1 量化投资简介19-21
- 2.1.1 量化投资策略的优势19-20
- 2.1.2 量化选股模型分类20-21
- 2.2 多因子选股相关概念21-27
- 2.2.1 多因子选股方法22-23
- 2.2.2 层次分析法23-25
- 2.2.3 多因子选股模型检验指标25-27
- 2.3 量化选股理论基础27-29
- 2.3.1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27-28
- 2.3.2 套利定价理论28-29
- 2.3.3 Fama三因子定价模型29
- 2.4 小结29-31
- 第三章 有效因子的确定31-41
- 3.1 数据的选取31-32
- 3.2 因子的有效性检验32-37
- 3.2.1 因子的选取33-36
- 3.2.2 衡量因子有效性的标准36
- 3.2.3 因子有效性检验步骤36-37
- 3.3 统计检验与实证结果分析37-39
- 3.3.1 多因子有效性的统计检验37-38
- 3.3.2 统计结果分析38-39
- 3.4 小结39-41
- 第四章 两种赋权方法下的多因子选股模型41-48
- 4.1 有效因子赋权41-44
- 4.1.1 等权重分配法下有效因子赋权42
- 4.1.2 层次分析法下有效因子赋权42-44
- 4.2 选股模型的建立44
- 4.3 选股模型的检验44-47
- 4.3.1 模拟组合统计检验45-46
- 4.3.2 模拟组合的表现46-47
- 4.4 小结47-48
- 第五章 市场环境及策略启示48-50
- 5.1 市场环境48
- 5.2 量化选股发展前景48-49
- 5.3 量化选股投资建议49-50
- 结论50-52
- 1. 全文总结50
- 2. 本文不足之处50-52
- 参考文献52-55
- 致谢5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林斗志;价值投资在我国股市表现的实证分析[J];财经科学;2004年S1期
2 初凤荣,张炳发,徐善华;层次分析法在股票投资价值评价中的应用[J];系统工程;1998年06期
3 张靖;;构建多因子模型 发掘细微投资机会[J];股市动态分析;2013年38期
4 顾娟,丁楹;中国证券市场价值成长效应的实证研究[J];经济评论;2003年02期
5 肖军,徐信忠;中国股市价值反转投资策略有效性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04年03期
6 杨p,
本文编号:3824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byz/3824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