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财政负担水平分析
发布时间:2025-01-14 17:17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以下简称“新农保”)试点工作开展以来,推进步伐不断加快。国家财政补贴是新农保制度不同于传统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最大特点。 财政支持新农保是必要也是必须的。公共财政理论要求政府通过财政活动提供的公共产品和服务要无差别的落在每一位居民身上,而且财政支持新农保意义重大:不但有利于实现新农保“保基本、广覆盖、可持续”的基本目标,在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统筹城乡发展,促进经济社会稳定发展方面也将发挥巨大的作用。 新农保制度要实现全覆盖,必然要求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各级财政的负担水平和财政可持续能力成为能否实现制度全覆盖的关键因素。文章选取2009年的相关数据,对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的新农保负担水平进行了测算分析。分析认为,从总体来看,中央和地方的财政负担都在可承受范围内,但这并不代表财政可持续能力就没有问题。各级政府之间的分担机制、基金的管理运营和保值增值以及相关配套政策都是关系到财政支持是否可持续的重要因素。 提高新农保财政可持续能力,首先要加大财政对新农保的投入力度,这是公共财政的必然要求。第二,要合理构建中央和地方财政、各级地方财政之间的分担机...
【文章页数】:4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综述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思路和框架
1.5 研究方法
1.6 创新点
第2章 相关研究理论基础
2.1 公共财政理论
2.2 财政职能理论
2.3 公共产品理论
2.4 市场失灵理论
第3章 财政支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必要性分析
3.1 财政支持新农保的历史原因分析
3.2 财政支持新农保是完善公共财政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3.3 财政支持新农保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客观需要
3.4 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
3.5 有利于统筹城乡发展,促进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
第4章 新农保财政负担水平测算及预测分析
4.1 条件假设、基础数据与测算模型
4.1.1 条件假设
4.1.2 基础数据
4.1.3 测算模型
4.2 中央和地方的财政负担水平测算结果及预测分析
4.2.1 中央财政负担水平测算
4.2.2 地方财政负担水平测算
4.2.3 财政负担水平分析
4.2.4 对我国 2020 年新农保实施情况的预测
第5章 提高新农保财政可持续能力的政策建议
5.1 牢固树立公共财政观念,加大财政对新农保的投入力度
5.2 合理构建各级财政之间的分担机制
5.2.1 合理构建中央和地方财政之间的分担机制
5.2.2 合理构建地方各级政府之间的分担机制
5.2.3 切实增加县级财政收入
5.3 拓宽新农保基金筹资渠道,实现基金的保值增值
5.3.1 建立“储备型”主权养老基金
5.3.2 拓宽新农保基金保值增值的渠道
5.4 加强政策配套,确保新农保可持续性
第6章 主要结论和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4026932
【文章页数】:4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综述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思路和框架
1.5 研究方法
1.6 创新点
第2章 相关研究理论基础
2.1 公共财政理论
2.2 财政职能理论
2.3 公共产品理论
2.4 市场失灵理论
第3章 财政支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必要性分析
3.1 财政支持新农保的历史原因分析
3.2 财政支持新农保是完善公共财政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3.3 财政支持新农保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客观需要
3.4 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
3.5 有利于统筹城乡发展,促进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
第4章 新农保财政负担水平测算及预测分析
4.1 条件假设、基础数据与测算模型
4.1.1 条件假设
4.1.2 基础数据
4.1.3 测算模型
4.2 中央和地方的财政负担水平测算结果及预测分析
4.2.1 中央财政负担水平测算
4.2.2 地方财政负担水平测算
4.2.3 财政负担水平分析
4.2.4 对我国 2020 年新农保实施情况的预测
第5章 提高新农保财政可持续能力的政策建议
5.1 牢固树立公共财政观念,加大财政对新农保的投入力度
5.2 合理构建各级财政之间的分担机制
5.2.1 合理构建中央和地方财政之间的分担机制
5.2.2 合理构建地方各级政府之间的分担机制
5.2.3 切实增加县级财政收入
5.3 拓宽新农保基金筹资渠道,实现基金的保值增值
5.3.1 建立“储备型”主权养老基金
5.3.2 拓宽新农保基金保值增值的渠道
5.4 加强政策配套,确保新农保可持续性
第6章 主要结论和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40269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byz/40269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