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网贷平台的个人信用评分模型研究
本文关键词:P2P网贷平台的个人信用评分模型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P2P网络借贷,是一个近十年中互联网金融领域最有代表性的金融模式。自2005年第一家P2P网络借贷企业Zopa创立以来,许多企业相继地步入这片蓝海。P2P网络借贷的英文全称为“Peer-to-peer Lending”,该模式是指有资金富余且希望通过借出资金获得利息收益的一方,通过第三方互联网信贷交易平台撮合的方式将其资金拆借给有对应资金需求的另一方,由此产生的借贷行为我们称之为P2P网络借贷。从2013年开始,我国的P2P平台数量有了爆发式的增长,提出了许多新模式,该年被称为中国互联网金融元年。据统计,截止2015年6月底,中国P2P网贷行业的累计成交量已经达到6835亿元,月均成交量正以10.08%的速度飞速增长。可见中国的P2P网贷正处在一个快速的成长期。但是行业的飞速发展并不能掩盖其出现的问题,P2P行业种种违约、“跑路”等问题的出现,与我国信用体系不健全有很大的关系。许多网贷平台的风控水平无法跟上发展的脚步,坏账率居高不下、坏账金额持续增加导致了许多网贷平台倒闭。而如今大部分的网贷平台的信用体系建设正在摸索阶段。因此建立一个良好而健全的信用评价体系对于P2P网络借贷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本文从如何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个人信用评分模型入手,首先研究了不同的信用评分方法,对比分析了方法的异同以及优劣,最终确定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作为本文的模型建立方法;然后分析了国内外P2P网络借贷平台中的个人信用评估模型和评估指标,将我国传统金融机构的评估指标与新兴互联网指标相结合,确定了本模型的指标体系;之后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建立出了一个个人信用评分模型,与层次分析法进行对比验证,最后并将模型转化成简单易懂的个人信用评分表。经数据验证,该模型基本能够体现用户真实的信用状况。希望这个全面、客观、公正、合理且有效率的个人信用评分模型,为P2P网络借贷平台的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
【关键词】:P2P 个人信用评分 个人信用评分模型 模糊层次分析法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724.6;F832.4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9
- 缩略语对照表9-12
- 第一章 绪论12-16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12-13
- 1.1.1 研究的背景12
- 1.1.2 研究的目的12-13
- 1.1.3 研究的意义13
-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13-15
- 1.2.1 国外发展现状13-14
- 1.2.2 国内发展现状14-15
- 1.3 本文的主要内容和组织结构15-16
- 1.3.1 主要内容15
- 1.3.2 组织结构15-16
- 第二章 相关概念16-22
- 2.1 P2P网络借贷概述16-18
- 2.1.1 P2P网络借贷的定义和现状16-17
- 2.1.2 P2P网络借贷的特点17-18
- 2.2 个人信用评分概述18-20
- 2.2.1 信用与个人信用18
- 2.2.2 个人信用评分18-19
- 2.2.3 个人信用评分的影响因素19-20
- 2.3 本章小结20-22
- 第三章 个人信用评分模型分析22-32
- 3.1 个人信用评分模型分类22
- 3.2 常用个人信用评分模型分析及比较22-27
- 3.2.1 决策树法22-23
- 3.2.2 判别分析法23-24
- 3.2.3 遗传算法24-26
- 3.2.4 层次分析法26
- 3.2.5 信用评分模型比较26-27
- 3.3 国内外商用信用评分模型分析27-30
- 3.3.1 国外个人信用评分模型分析27-28
- 3.3.2 国内个人信用评分模型分析28-29
- 3.3.3 国内外信用评分模型对比29-30
- 3.4 本章小结30-32
- 第四章 基于FAHP的个人信用评分模型及分析32-46
- 4.1 模糊层次分析法32-35
- 4.1.1 层次分析法32-33
- 4.1.2 模糊层次分析法33-35
- 4.2 指标体系的建立35-36
- 4.2.1 个人信用评分指标体系的选择原则35
- 4.2.2 个人信用评分指标的确定35-36
- 4.3 指标权重的计算36-42
- 4.3.1 建立层次结构36-38
- 4.3.2 构造模糊一致矩阵38-40
- 4.3.3 层次单排序40-41
- 4.3.4 层次总排序41-42
- 4.4 个人信用评分模型的测试与分析42-44
- 4.5 本章小结44-46
- 第五章 基于FAHP的个人信用评分模型应用实例46-52
- 5.1 个人信用评分表的建立46-50
- 5.2 个人信用评分表的优缺点分析50-51
- 5.3 本章小结51-52
- 第六章 总结52-54
- 参考文献54-56
- 致谢56-58
- 作者简介58-5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贤鹏 ,张杰 ,聂斌 ,万荣;关于构建个人信用系统的思考[J];金融与经济;2001年11期
2 胡法根;珍惜自己的个人信用[J];现代商业银行;2001年07期
3 ;个人信用像只鸡[J];经理人;2001年06期
4 王朝萃 ,边绪奎;浅谈个人信用的作用及其完善[J];理论界;2002年05期
5 黄莉 ,韩树新 ,李国明;个人信用亟待“升级”[J];经济论坛;2002年18期
6 朱菲娜;;大刀阔斧还是小火慢炖?——为个人信用号一号脉[J];WTO经济导刊;2003年08期
7 孙健,周兆立,蒋甜甜;从国际经验看我国个人信用市场的构建[J];经济学动态;2003年06期
8 王玉珍;个人信用问题探讨[J];经济与管理;2003年04期
9 方杏清;关于加强个人信用建设的若干思考[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10 李斌;社会需要完善个人信用系统[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4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李忠香;;浅议个人信用档案的管理[A];创新与发展——山东省档案学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山东省档案学会第六次档案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2 张春明;;浅谈个人信用在市场经济中的现状以及改进方向[A];2003年烟草会计学论文选[C];2003年
3 陈新辉;丁娟娟;吴富锁;;消费者信用多准则模糊评估模型研究[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4卷)[C];2003年
4 李婷婷;帅理;周宗放;;遗传算法在个人信用组合评估中的应用研究[A];风险分析和危机反应的创新理论和方法——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年会论文集[C];2012年
5 王艳;;论个人信用征信制度中的隐私权保护对我国的启示[A];金融在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作用——陕西省金融学会第十九届金融征文获奖论文集[C];2011年
6 宋一欣;;构建个人信用法律制度的若干思考[A];中国商法年刊第二卷(2002)[C];2002年
7 吴兴杰;;信息不对称、个人信用与法律——以个人所得税与个人信贷为例展开的分析[A];2006年度(第四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长波;看管好个人信用资料[N];烟台日报;2007年
2 中央财经大学 许进;完善个人信用 促进社会和谐[N];经济参考报;2008年
3 沈朝明 路化云;个人信用:开发金融“新大陆”[N];中国财经报;2000年
4 徐安屏;消费信贷呼唤个人信用档案[N];中国档案报;2003年
5 王琳;个人信用档案不能由银行单方面建立[N];商务时报;2008年
6 整理 记者 陈伟;个人信用查询须完善制度配套[N];经济参考报;2013年
7 姜萍 朱婕;市民越来越重视个人信用纪录[N];镇江日报;2013年
8 陈澍;370万上海市民有了“信用档案”[N];北京日报;2004年
9 黄建峰;谈个人信用体系与信用档案的建立[N];中国档案报;2001年
10 郑春仙;“个人信用档案”悄然走近[N];中国档案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谢如良;我国个人信用及其治理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2 孙亚南;中国个人信用管理体系建设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3 沈翠华;基于支持向量机的消费信贷中个人信用评估方法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心力;P2P网贷平台的个人信用评分模型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2 安龙;论我国个人信用法律制度的构建[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3 周丽;论我国个人信用法律制度的完善[D];安徽大学;2006年
4 赵菁;我国个人信用的博弈分析和体系构建[D];西南交通大学;2003年
5 雷洪光;个人信用特性及制度构建[D];西南财经大学;2004年
6 谢姗;我国个人信用法律制度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7 李刚;基于神经网络的个人信用评估体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8 朱幸之;区域性网络个人信用系统的建立[D];中南大学;2002年
9 刘佳旭;论我国个人信用法律制度的完善[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10 张锐坤;个人信用量表编制及社会信用现状调查[D];苏州大学;2014年
本文关键词:P2P网贷平台的个人信用评分模型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336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byz/4336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