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票市场趋势性特征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11 09:04
本文关键词:中国股票市场趋势性特征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金融管制的放松,证券投资的研究越来越广泛也越来越深入。趋势作为技术分析的核心理论,因为其简洁直观的理论和操作信号,仍然是最重要的股市分析工具之一。研究以此为出发点研究中国股票市场的趋势性特征,旨在基于国内市场特征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来审视和应用趋势性交易策略。首先,依据均线理论建立了反映股票价格趋势性强度的度量指标,并对其适用性进行了理论阐释。其次,论证不同类型股票的趋势性存在差异,从股票客观要素入手研究其与趋势性的关系,建立多元回归模型验证趋势性与基本要素指标之间的关系。继而在趋势性特征详细论述的基础上,建立实证模型,探索趋势交易策略对不同趋势性强度股票的适用性,对现实市场中投资者采用趋势策略提供指导和建议。研究结果表明:(1)经验证所构建指标能够有效反应股票运动的趋势性特征,其可代表股市交易特征;(2)不同类型股票确实表现出不同的趋势性强度,小盘股、高价股的趋势性显著强于大盘股、低价股等;(3)股票价格运动表现出的趋势性(交易特征)与股票本身固有的要素(基本面特征)显著相关,利用该特征能够更有效的研究趋势策略的成效表现;(4)趋势交易策略下的相对收益与趋势性强度正相关,无论在上升或下降趋势,趋势策略更适用于强趋势性股票。在我国资本市场逐渐开放的背景下,本文的研究结论在宏观层面对于往后证券衍生品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在微观层面有助于深入认识投资者的交易行为,为其制定横向趋势策略来确定交易股票提供依据。
【关键词】:趋势 交易系统 趋势性度量 交易特征 趋势策略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832.51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3
- 第一章 绪论13-17
- 1.1 研究背景13-14
- 1.2 研究意义14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14-16
- 1.3.1 研究步骤14-15
- 1.3.2 技术路线15-16
- 1.4 论文创新点16-17
- 第二章 文献综述17-23
- 2.1 国外研究现状17-20
- 2.1.1 证券投资理论流派17-18
- 2.1.2 关于建立趋势性度量指标的研究18-19
- 2.1.3 股指期货推出对趋势性的影响19-20
- 2.2 国内研究现状20-22
- 2.2.1 交易机制研究20
- 2.2.2 中国证券市场与行为金融学20-21
- 2.2.3 中国趋势性策略的应用情况21-22
- 2.3 本章小结22-23
- 第三章 中国股票市场价格趋势性度量23-30
- 3.1 价格趋势的定义与基本特征23-24
- 3.2 我国股票市场趋势性度量指标的构建24-27
- 3.2.1 指标设计目的及方法论24-25
- 3.2.2 指标构建原理25-26
- 3.2.3 指标构建合理性26-27
- 3.3 趋势性度量指标的实例检验27-29
- 3.4 本章小结29-30
- 第四章 中国股票市场趋势性影响因素分析30-54
- 4.1 研究方法及样本选取30
- 4.1.1 研究方法30
- 4.1.2 样本数据选取30
- 4.2 基于不同分类标准的股票趋势性差异检验30-40
- 4.2.1 大盘股、中盘股及小盘股之间的趋势性差异分析30-33
- 4.2.2 高价股与低价股的趋势性差异分析33-35
- 4.2.3 绩优股与绩差股的趋势性差异分析35-37
- 4.2.4 主板股票、中小板股票及创业板股票之间的趋势性差异分析37-39
- 4.2.5 不同行业板块股票趋势性比较39-40
- 4.3 我国沪深A股市场股票趋势性的影响因素回归模型检验40-43
- 4.4 股指期货导致整个股市趋势性变化情况验证分析43-53
- 4.4.1 我国股票市场特点44-45
- 4.4.2 实证检验股指期货的推出对现货市场趋势性度量的影响45-49
- 4.4.3 基于正反馈模型检验的原因分析49-52
- 4.4.4 股指期货推出前后差异检验解释52-53
- 4.5 本章小结53-54
- 第五章 中国股票市场趋势性交易策略构建与测试54-64
- 5.1 趋势性交易策略简述54-55
- 5.2 趋势交易策略构建55-56
- 5.3 趋势性交易策略与趋势性指标结合的实际运用56-59
- 5.3.1 大盘股、中盘股以及小盘股之间的趋势性策略收益差异分析56-57
- 5.3.2 主板、创业板以及中小板股票之间的趋势性策略收益差异分析57-59
- 5.4 建立模型实证验证——趋势性策略适用于趋势性股票59-63
- 5.4.1 趋势收益表现影响因素回归分析模型建立59-60
- 5.4.2 数据样本及检验结果60-62
- 5.4.3 回归模型结果分析62-63
- 5.5 本章小结63-64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64-67
- 6.1 主要工作与创新点64-65
- 6.2 后续研究工作65-67
- 参考文献67-71
- 致谢71-72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7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一军;论我国价格运行的趋势性变化[J];价格理论与实践;2003年03期
2 刘瑞晗;赵海滨;;北京股份制银行趋势性变化浅析[J];经济研究参考;2005年93期
3 周必健;;化危为机,力保浙江工业增长[J];浙江统计;2009年01期
4 郭占恒;;浙江“十二五”发展面临“后金融危机时代”若干重大趋势性变化与思考(下)[J];政策w,
本文编号:4412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byz/4412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