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资本论文 >

北京土地利用混合度对居民职住分离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06-17 07:02

  本文关键词:北京土地利用混合度对居民职住分离的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以来,中国城市土地利用方式发生巨大变化,深刻影响居民日常生活。尽管国内外学者关注土地利用方式对居民通勤行为的影响,然而其研究方法均采用简单的单层模型,未能将数据的多层嵌套关系纳入模型中。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采用多层线性模型(Multilevel Models),以北京为例,同时分析了在居住地和工作地层级上的街道土地利用混合度对居民职住分离的影响,以及居民住房情况和社会经济属性对其职住分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微观层面的土地利用混合度的提升的确有利于减轻个体的职住分离;个体所在的工作地土地利用方式也对其职住分离产生影响,而且工作地对个体的影响要比居住地的影响更大;居民的社会经济属性、住房情况等对其职住分离程度存在显著的影响;交叉分类多层线性模型适用于解决存在复杂嵌套关系的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虚拟经济与数据科学研究中心;
【关键词】多层线性模型 土地利用混合度 职住分离 北京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123063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01169)~~
【分类号】:F299.23
【正文快照】: 4.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布里斯托尔BS8 1SS;5.中国科学院虚拟经济与数据科学研究中心,北京100190)1引言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土地利用方式发生巨大变化。20世纪80年代以前,单位是中国城市经济活动和空间组织的基本单元,职工住房均由所在单位以福利发放的形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刘志林;张艳;柴彦威;;中国大城市职住分离现象及其特征——以北京市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09年09期

2 林红;李军;;出行空间分布与土地利用混合程度关系研究——以广州中心片区为例[J];城市规划;2008年09期

3 丁成日;;城市空间结构和用地模式对城市交通的影响[J];城市交通;2010年05期

4 孟斌;;北京城市居民职住分离的空间组织特征[J];地理学报;2009年12期

5 柴彦威;张艳;刘志林;;职住分离的空间差异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地理学报;2011年02期

6 董冠鹏;张文忠;武文杰;郭腾云;;北京城市住宅土地市场空间异质性模拟与预测[J];地理学报;2011年06期

7 孙铁山;王兰兰;李国平;;北京都市区人口—就业分布与空间结构演化[J];地理学报;2012年06期

8 余建辉;董冠鹏;张文忠;谌丽;党云晓;;北京市居民居住—就业选择的协同性研究[J];地理学报;2014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渊;鲁成树;王娟;;基于土地利用的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研究——以安徽省芜湖市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26期

2 孟斌;于慧丽;郑丽敏;么贵芬;;抽样方法比较研究——以北京市居民通勤时间调查为例[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1期

3 吴莉萍;黄茜;周尚意;;北京中心城区不同社会阶层混合居住利弊评价——对北太平庄和北新桥两个街道辖区的调查[J];北京社会科学;2011年03期

4 杨磊;李贵才;林姚宇;;影响城市居民碳排放的空间形态要素[J];城市发展研究;2012年02期

5 林红;李军;;出行空间分布与土地利用混合程度关系研究——以广州中心片区为例[J];城市规划;2008年09期

6 毛蒋兴,阎小培;我国城市交通系统与土地利用互动关系研究述评[J];城市规划汇刊;2002年04期

7 华晨;马倩;;基于用地复合的中小城市居民出行可达性的优化[J];城市规划学刊;2010年05期

8 任晋锋;吕斌;;土地使用对交通出行的影响[J];城市规划学刊;2011年05期

9 赵晖;杨军;刘常平;王珂;;职住分离的度量方法与空间组织特征——以北京市轨道交通对职住分离的影响为例[J];地理科学进展;2011年02期

10 党云晓;张文忠;武文杰;;北京城市居民住房消费行为的空间差异及其影响因素[J];地理科学进展;2011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小东;郑元同;;“双化”联动背景下西部中小城市建设低碳城市的思考[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20分会场-生态文明视域中的城市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许炎;;苏州工业园区职住分离问题研究[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6.住房建设与社区规划)[C];2012年

3 刘沛;杜宁睿;黄经南;向澄;;基于社区尺度的城市空间参数对家庭日常出行碳排放的影响研究[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6.住房建设与社区规划)[C];2012年

4 运迎霞;田健;;可持续视角下的中观层面土地使用与交通发展协调评价研究[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5.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C];2012年

5 莫宣艳;冷炳荣;曹春霞;;微观视角下城市土地利用与交通协调发展探讨[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1-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C];2013年

6 杨东峰;刘正莹;陈天航;纪坤;;建成环境影响居民活动出行的研究方法探讨[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1-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C];2013年

7 张纯;易成栋;宋彦;;北京市职住空间关系特征及变化研究——基于第五和六次人口普查和2001和2008年经济普查数据的实证分析[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7-居住区规划与房地产)[C];2013年

8 朱琛;孙姗珊;;城市不同居住区位群体就业可达性差异研究——以上海市为例[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7-居住区规划与房地产)[C];2013年

9 史亮;张鑫;;大城市职住关系的问与策——交通出行视角下北京市职住关系分析[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7-居住区规划与房地产)[C];2013年

10 张伟;袁顺全;李鹏;;新型城镇化战略对我国城市物质空间构建的影响[A];第九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玲;功能平衡目标下城市住宅区土地集约利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吴一洲;转型背景下城市土地资源利用的空间重构效应[D];浙江大学;2011年

3 倪外;基于低碳经济的区域发展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朱晓青;基于混合增长的“产住共同体”演进、机理与建构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5 田永英;功能·尺度·等级;功能·尺度·等级[D];天津大学;2010年

6 李颖;城市土地利用与交通系统的协同发展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7 谭晓雨;基于道路交通环境负荷因素的城市土地利用格局优化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8 梅振宇;城市路内停车设施设置优化方法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9 徐永能;大城市公共客运交通系统结构演化机理与优化方法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10 王春才;城市交通与城市空间演化相互作用机制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春辉;交通分布模型的比较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郑芳;杭州市经济适用住房建设与利用绩效评价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3 陈卓;北京外来中低收入人群就业—居住关系研究[D];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10年

4 么贵芬;北京市居民职住分离的时空对比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5 潘聪林;杭州城西土地利用特征与居民通勤方式选择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6 付而康;基于用地协调的城市低碳交通体系建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7 翟强;城市街区混合功能开发规划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8 张冠兰;城市土地利用与城市交通协调发展评价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9 牛红武;郑州市离散型风景旅游资源的空间结构优化[D];河南农业大学;2011年

10 王健;城市公共交通与城市空间发展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明,丁成日,Robert Cervero;土地使用与交通的整合:新城市主义和理性增长[J];城市发展研究;2005年04期

2 刘志林;张艳;柴彦威;;中国大城市职住分离现象及其特征——以北京市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09年09期

3 谷一桢;郑思齐;曹洋;;北京市就业中心的识别:实证方法及应用[J];城市发展研究;2009年09期

4 冯健,周一星,王晓光,陈扬;1990年代北京郊区化的最新发展趋势及其对策[J];城市规划;2004年03期

5 冯健;西方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研究及其启示[J];城市规划;2005年08期

6 郑国;;开发区职住分离问题及解决措施——以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J];城市问题;2007年03期

7 李强;李晓林;;北京市近郊大型居住区居民上班出行特征分析[J];城市问题;2007年07期

8 周一星,孟延春;中国大城市的郊区化趋势[J];城市规划汇刊;1998年03期

9 蒋丽;吴缚龙;;广州市就业次中心和多中心城市研究[J];城市规划学刊;2009年03期

10 张文忠;城市居民住宅区位选择的因子分析[J];地理科学进展;2001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玮;基于GIS支持的北京市就业空间结构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葛全胜,赵名茶,郑景云;20世纪中国土地利用变化研究[J];地理学报;2000年06期

2 阎建忠,张镱锂,刘林山,沈振西,刘燕华,郑度;高原交通干线对土地利用和景观格局的影响——以兰州至格尔木段为例[J];地理学报;2003年01期

3 刘纪远,张增祥,庄大方,王一谋,周万村,张树文,李仁东,江南,吴世新;20世纪90年代中国土地利用变化时空特征及其成因分析[J];地理研究;2003年01期

4 陈勇;土地利用变化机制研究现状与展望[J];湖北农业科学;2003年02期

5 李忠锋,王一谋,马安青;准格尔旗土地利用变化与影响因素分析[J];水土保持通报;2003年03期

6 张勃,张华,张凯;河西地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研究[J];土壤;2003年04期

7 张永民,赵士洞;近15年科尔沁沙地及其周围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2003年02期

8 赵杰,赵士洞;参与性评估法在小尺度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研究中的应用——以科尔沁沙地尧勒甸子村为例[J];资源科学;2003年05期

9 于兴修,高华中;城市及其边缘地带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以临沂市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3年02期

10 丁凤,陈文惠;1988~2000年福建省土地利用变化遥感分析[J];福建地理;2003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莉;王冀;喻宇;王英行;曲白;;再思土地利用的相容性——新形势下土地利用模式的思考[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杜存恭;;对陕西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思考[A];中国土地学会1987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选集[C];1987年

3 李仁东;随晓丽;;洞庭湖区近10年土地利用/覆盖时空变化特征[A];土地覆被变化及其环境效应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4 蔡运龙;李军;;如何定量评价土地利用的可持续性[A];土地覆被变化及其环境效应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5 陈健飞;韦素琼;;闽台土地利用变化对比研究进展[A];中国地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6 林爱文;黄仁涛;;土地利用稳定性评价及其指标体系的初步研究[A];“土地变化科学与生态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孔祥斌;张凤荣;齐伟;;基于农户利用目标的集约化农区土地利用驱动机制分析——以河北省曲周县为例[A];“土地变化科学与生态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唐明健;杝志挊;;高山\鯹加纞宼熬硥廟冎紏

本文编号:4576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byz/4576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cc4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