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资本论文 >

中国上市金融机构是否有效治理——风险承担视角

发布时间:2017-06-28 01:19

  本文关键词:中国上市金融机构是否有效治理——风险承担视角,,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文以中国上市公司治理指数(CCGINK)作为反映上市金融机构治理状况的指标,利用面板回归方法,分析了2007-2011年我国上市金融机构公司治理状况对其风险承担的影响。研究发现上市金融机构治理水平与风险承担呈现负相关关系,公司治理分指数股东治理指数和监事会治理指数与上市金融机构的风险承担也呈负相关关系,从而验证了金融危机公司治理层面的制度动因假说。同时进一步研究了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度、监事会规模、监事会会议次数和监事持股比例对金融机构风险承担的影响。总体来说,我国上市金融机构治理发挥了有效作用,这也是我国金融机构能够幸免于2008年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所在,为进一步提高我国上市金融机构治理水平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作者单位】: 南开大学中国公司治理研究院;南开大学商学院;天津财经大学;
【关键词】上市金融机构 公司治理 公司治理指数 CCGI NK 风险承担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研究项目(14JJD630007)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NKZXB1452)
【分类号】:F271;F832.51
【正文快照】: 一、引言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体系的健全与稳健关系到整个国际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从国际背景看,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金融体系的稳健性和金融机构风险承担成为关注焦点。相关国际组织、各国政府和学者普遍认为导致金融危机发生的原因主要包括外部动因和内部动因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曹艳华;牛筱颖;;上市银行治理机制对风险承担的影响(2000~2007)[J];金融论坛;2009年01期

2 曹廷求;王营;;特许权价值、公司治理机制和商业银行风险承担[J];金融论坛;2010年10期

3 何浚;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1998年05期

4 谭兴民;宋增基;杨天赋;;中国上市银行股权结构与经营绩效的实证分析[J];金融研究;2010年11期

5 李维安;郝臣;;金融机构治理及一般框架研究[J];农村金融研究;2009年04期

6 曹艳华;;国有商业银行治理机制对风险承担行为的影响[J];山东社会科学;2009年05期

7 钟海燕;冉茂盛;文守逊;;国有控股、治理特征与公司投资[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年08期

8 吴成颂;黄送钦;钱春丽;;高管背景特征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来自中国上市银行的经验证据[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14年05期

9 邓志超;;货币政策目标传导机制与银行业风险承担渠道——2002-2013中国制造业面板数据实证研究[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14年1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贤忠;公司治理对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行为影响的实证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钧;;中国上市公司的制度性利益冲突[J];北大法律评论;2001年01期

2 沈越;当前国有经济改革理论与对策的探索[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3 冀颖;委托代理与独立董事[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5年11期

4 邓菊秋;论中国上市公司的治理机制[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6期

5 马连福;转轨时期国有企业治理机制的创新[J];商业研究;2001年01期

6 陈鹰,管萍;从股权结构谈上市公司治理[J];商业研究;2002年17期

7 宋增基,张宗益;融资结构、公司治理与银行商业化改革[J];商业研究;2002年18期

8 李瑞;会计信息失真分析与会计透明度[J];商业研究;2003年05期

9 孙仁佳,郭慧丽,郭慧敏;国有企业治理结构的主要问题研究[J];商业研究;2003年14期

10 陈道江,王利民;公司治理结构:内部人控制的经济学解释[J];商业研究;2003年1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夏宁;孙志梅;;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效率的实证研究[A];第七届国有经济论坛“大型国有企业集团公司治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龚凯颂;卢春荣;;股权结构、董事会特征与上市公司对外担保[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8年学术年会(第十五届年会)暨中央在鄂集团企业财务管理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3 周晓苏;孙友平;;从公司治理角度分析会计信息失真及其治理[A];新经济环境下的会计与财务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4 郭朝先;;国企改革与投资主体多元化——进展、障碍与可实现途径[A];跨世纪的中国企业改革和发展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5 熊胜绪;胡铭;;国有企业股权结构与经营绩效的实证分析[A];中国企业改革发展三十年[C];2008年

6 赵大地;赵越;梅洪常;;国有企业多个大股东股权控制结构研究[A];中国企业改革发展三十年[C];2008年

7 张亦春;许文彬;;体制转轨、制度创新与公司治理结构发展——关于独立董事制度的一个经济逻辑分析[A];2002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现代化建设中的体制问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8 林王威;;中英上市公司反收购措施立法浅谈[A];中国商法年刊(2008):金融法制的现代化[C];2008年

9 陈汉文;刘启亮;余劲松;;国家、股权结构、诚信与公司治理——以宏智科技为例[A];中国会计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暨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4年

10 刘峰;钟瑞庆;向凯;;弱监管模式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来自公司治理结构信息披露的初步证据[A];中国会计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暨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岭松;资本结构与公司治理机制研究[D];南京大学;2010年

2 金建培;中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与成长性[D];浙江大学;2010年

3 韩非;中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机制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4 李伶俐;公司治理对企业效率的影响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5 黄蕴洁;中国上市公司控制权私利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6 卢山;东亚地区公司治理模式的发展与变革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7 梁松;基于公司控制能力的公司绩效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8 龙振海;中国上市公司机构投资者作用效力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9 彭培鑫;所得税税制变革、税盾价值与上市公司融资决策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10 王戈阳;中国上市公司高级管理人员与公司治理关系的若干问题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洋;我国房地产上市企业综合绩效分析及战略发展方向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陆怡然;中小民营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关系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3 沈巍宇;辽宁上市公司经理层治理评价及实证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4 洪景玉;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绩效:基于湖南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5 江江;公司治理结构对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探讨[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6 杜海晨;公司内部治理对公司业绩影响的实证分析[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7 李岚;股权分置改革与上市公司绩效的实证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8 孙敏;我国上市商业银行股权结构与治理绩效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9 赵森;公司治理结构模式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10 刘斌;股权结构、高管薪酬对内部控制有效性影响研究[D];重庆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国安,冯涛;银行所有权结构对银行道德风险的影响[J];财经科学;2004年02期

2 严若森;;论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经营绩效的关系[J];财经问题研究;2009年06期

3 吴俊;康继军;张宗益;;中国经济转型期商业银行资本与风险行为研究——兼论巴塞尔协议在我国的实施效果[J];财经研究;2008年01期

4 徐晓东;张天西;;公司治理、自由现金流与非效率投资[J];财经研究;2009年10期

5 许友传;;信息披露、市场约束与银行风险承担行为[J];财经研究;2009年12期

6 周文;;影响银行冒险行为的因素——来自我国银行业的实证检验[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7年05期

7 宋增基;陈全;张宗益;;上市银行董事会治理与银行绩效[J];金融论坛;2007年05期

8 王晓龙;周好文;;银行资本监管与商业银行风险——对中国13家商业银行的实证研究[J];金融论坛;2007年07期

9 李燕平;韩立岩;;产权结构与商业银行贷款中的风险行为[J];金融论坛;2007年07期

10 曹艳华;牛筱颖;;上市银行治理机制对风险承担的影响(2000~2007)[J];金融论坛;2009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汤钟尧;中外金融机构的差距及“入世”的应对策略[J];金融纵横;2001年04期

2 林毅夫;;金融体制改革的方向是什么[J];珠江经济;2001年04期

3 董玲;;金融机构内控制度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J];云南金融;2001年03期

4 安存德;李宗喜;;抵贷资产变现是金融机构面临的新课题[J];河北金融;2001年02期

5 岳信君;金融机构内控制度的建立与执行[J];统计与决策;2002年12期

6 黄文;强化金融机构高管人员监管的思路[J];武汉金融;2002年09期

7 曹长宁 ,郭玉增 ,吴超;县级金融机构降低不良资产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金融;2002年12期

8 李明贤,李朝晖;在中国农村建立民营金融机构的探讨[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9 崔学东,谢慧英;金融机构结账日期应统一[J];金融会计;2002年10期

10 徐驰良;连云港市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的控制和处置[J];金融纵横;200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甘肃省金融机构开展2002年爱护人民币反假人民币宣传周活动[A];甘肃省钱币研究(1998-2003)年学术论文集[C];2003年

2 崔慧霞;;农村小型金融机构的发展与风险控制[A];加大城乡统筹力度 协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农村现代化[C];2010年

3 姚枝仲;;对《金融机构退出机制研究:南方证券接管案》一文的评论[A];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广东卷)(第六集)[C];2008年

4 张雄;万迪f ;;金融机构“大而不倒”下高管最优股权激励研究[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金融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5 ;第二十一章 金融机构的信用风险防范[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2卷)[C];2001年

6 韦耀莹;钟凤艳;;金融机构支持农业问题研究[A];广西农村经营机制创新与国际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唐旭;;信用体系建设需要政府、社会与金融机构共同合作[A];征信:加强信用体系建设 优化金融生态环境——首届齐鲁金融论坛论文集[C];2006年

8 胡江华;;创新金融机构,加强金融系统服务企业发展的能力[A];广西服务企业年问题研究[C];2009年

9 周静;;对金融机构违法经营的治理对策[A];新世纪 新思考[C];1999年

10 何颖;;构建面向消费者的金融机构说明义务规则[A];金融法学家(第三辑)[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周闯 通讯员 王峰;全力支持金融机构发展[N];金融时报;2004年

2 纪若梅 吴崇攀;完善金融机构破产机制形成有效约束力[N];金融时报;2005年

3 记者田俊荣;8月份金融机构贷款明显增加[N];人民日报;2002年

4 ;金融机构与网络安全[N];网络世界;2003年

5 成建三;国有和民营金融机构可并行[N];亚太经济时报;2004年

6 倪铮 刘一雄;发展民营金融机构的几大好处[N];中国经营报;2002年

7 仲通;上海七成金融机构成“镖局”客户[N];中国商报;2000年

8 傅春荣;金融机构尚存七大问题[N];中华工商时报;2005年

9 刘岩 于左;金融机构的风险控制与治理结构[N];证券时报;2003年

10 任海 实习生 徐天宇 记者  赵晓英;金融机构坦然面对外资挑战[N];鞍山日报 ;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洋;我国非银行金融机构退出规制改革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2 俞燕;中国准金融机构监管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4年

3 檀江来;中国有问题金融机构处置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4 洪慧娟;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农村金融机构的运行效率分析——从银企关系的视角出发[D];南京农业大学;2001年

5 王峗;危机救助中的财政、金融政策协调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6 刘俊;各国问题金融机构处理的比较法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

7 王学忠;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市场准入法律制度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8 罗玉冰;宏观审慎管理理论及其中国化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9 王志刚;转型期非银行金融机构风险及其防范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10 范香梅;发展中国家(地区)中小金融机构发展的比较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文;基于系统论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0年

2 高锋;雅安市农村金融机构服务质量评价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0年

3 曹冀彬;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问题研究[D];山东经济学院;2011年

4 陈静;浅析我国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发展与政策扶持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5 苏光宇;论金融机构危机的处理[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6 冯睿;我国区域性中小银行金融机构发展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7 王辅仁;农村社区金融机构的组建与经营探讨[D];吉林大学;2007年

8 胡进;面向“三农”的农村正规性金融机构共生性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9 申宝京;韩国金融机构在华投资特征与调整[D];复旦大学;2009年

10 刘健;健全金融机构反洗钱机制的经济学探讨[D];吉林大学;2005年


  本文关键词:中国上市金融机构是否有效治理——风险承担视角,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920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byz/4920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20d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