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扩张、盈余变异程度与盈余持续性
本文关键词:规模扩张、盈余变异程度与盈余持续性,,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以我国2007-2014年非金融类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盈余大幅波动的现象较为普遍,盈余波动影响盈余持续性。进一步通过划分时间窗口、计算盈余变异系数,研究发现过度波动将导致现金盈余的持续性被破坏,在盈余波动较小的时间窗口中应计盈余与现金盈余的持续性没有表现出显著差异。研究表明企业规模大幅度变动是影响同一时间窗口中盈余波动幅度的重要因素:相比行业的平均水平而言,企业在某个年度规模的变化幅度过大或过小都将导致盈余波动加大;当企业规模在某个时间窗口中不存在较大变化时,在该时间窗口前出现的融资可以减弱该时间窗口中的盈余波动。
【作者单位】: 南开大学商学院;
【关键词】: 规模扩张 变异程度 盈余持续性 变异系数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11YJA790004)
【分类号】:F832.51;F275
【正文快照】: 一、引言在资本市场中,高质量的盈余信息能够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更好的分析决策基础,盈余质量不仅是投资者和债权人关注的重点之一,也是促进证券市场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早在20世纪末,美国财务分析专家O.Glove就提出盈余持续性是盈余质量的一个主要特征,此后的诸多研究都接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兆德;何子衡;;上市公司年度盈余持续性影响因素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2 张元智,马鸣萧;企业规模、规模经济与产业集群[J];中国工业经济;2004年06期
3 李远鹏;牛建军;;退市监管与应计异象[J];管理世界;2007年05期
4 张海如;规模经济:理论辨析和现实思考[J];经济问题;2001年01期
5 魏明海;盈余管理基本理论及其研究述评[J];会计研究;2000年09期
6 姜国华;李远鹏;牛建军;;我国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盈余报告差异及经济后果研究[J];会计研究;2006年09期
7 彭韶兵;黄益建;赵根;;信息可靠性、企业成长性与会计盈余持续性[J];会计研究;2008年03期
8 张国清;赵景文;;资产负债项目可靠性、盈余持续性及其市场反应[J];会计研究;2008年03期
9 徐浩峰;朱松;余佩琨;;企业竞争力、盈余持续性与不对称性[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1年05期
10 林翔;陈汉文;;增长、盈余管理和应计持续性[J];中国会计评论;2005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顾振伟;欧阳令南;;频数分布法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动机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2 贾振纲;对盈余管理的理性认识与思考[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Z1期
3 林先云;;新会计准则与农业类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J];安徽农学通报;2007年21期
4 陈超;唐琰;李敏;;农业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6期
5 王明虎,罗媛媛;上市公司会计利润操纵的实证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6 邓小洋,张琪;盈余管理动机实证研究的发现及政策意义[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7 宗国恩;;企业扩大规模的祸因与警示[J];北方经济;2008年22期
8 刘静萍;;基于新会计准则下的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探析[J];北方经济;2010年24期
9 刘亚莉;白雪莹;王茜;;企业内部控制缺陷:国内外研究综述与展望[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10 秦冬梅;浅析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手段[J];商业研究;2003年1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林清;陈碧莲;;制造企业特征与快递服务需求模式[A];2012中国快递论坛论文集[C];2012年
2 杨景胜;孙稳石;黄敏军;谢文燕;;规划管理创新框架下的规划院组织结构再造——以地市属城建规划设计院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唐绍均;;论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法律监管对策的完善[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3年
4 朱静芬;;我国上市公司舞弊的审计对策[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暨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曲晓辉;肖虹;丁芸洁;;上市公司利用递延所得税资产确认进行盈余管理吗?——基于与IFRS趋同后欧盟及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比较[A];当代会计评论(第2卷第2期)[C];2010年
6 谷立蓉;德力格尔;;会计盈余持续性研究的回顾[A];中国企业运筹学[C];2009年
7 陈明生;;城市聚集经济的产生和变化研究[A];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暨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祝捷;佟宇;;新准则下我国上市公司递延所得税对盈余管理影响的实证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9年学术会议(第十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许慧;;会计盈余波动的经济后果——基于预测能力的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财务管理专业委员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鲁清仿;王帆;武恒光;;我国100强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分析[A];中国会计学会审计专业委员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宇凌;中国A股市场应计错误定价的经验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2 洪峰;基于权衡视角的上市公司管理层薪酬业绩敏感度影响因素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3 杜瑞;机构投资者持股特征与盈余管理的关系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4 高锐;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与投资支出的关系研究——融资约束视角[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5 林大庞;股权激励的公司治理效应:基于盈余管理与公司业绩视角的实证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6 陈晓敏;财务重述公司盈余质量特征及其经济后果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7 毛广雄;区域产业转移与承接地产业集群的耦合关系[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杨顺华;中小企业债权融资中的盈余管理研究[D];江苏大学;2011年
9 杨芳;新股发行定价机制变迁对会计盈余质量的影响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10 刘颖;真实和应计盈余管理水平及其价值相关性的实证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明;我国农业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2 孙晶;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影响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3 孙淑珍;管理舞弊控制与盈余质量[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孙远胜;中韩油气产业国际合作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陈燕;深交所信息披露考评系统对盈余管理的影响[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6 罗凌云;我国房地产行业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7 刘媛;企业可持续发展与会计信息质量的关系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0年
8 史璐燕;机构投资人持股率对会计盈余质量的影响[D];浙江大学;2011年
9 康玉超;新会计准则对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D];武汉工业学院;2010年
10 蔡菊芳;我国亏损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志台;上海股市盈余持续性的实证研究[J];财经研究;2000年05期
2 周晓苏;唐雪松;;会计信息相关性与可靠性的分离——基于契约理论的一种解释[J];财经研究;2006年11期
3 陈汉文,郑鑫成;可操纵应计的市场反应——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实证证据[J];财会通讯;2004年04期
4 叶有忠;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及其两难性选择[J];华东经济管理;2000年02期
5 陆静,孟卫东,廖刚;上市公司会计盈利、现金流量与股票价格的实证研究[J];经济科学;2002年05期
6 袁淳,王平;会计盈余质量与价值相关性:来自深市的经验证据[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5年05期
7 赵宇龙,王志台;我国证券市场“功能锁定”现象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1999年09期
8 陈小悦,肖星,过晓艳;配股权与上市公司利润操纵[J];经济研究;2000年01期
9 张兵,李晓明;中国股票市场的渐进有效性研究[J];经济研究;2003年01期
10 赵志君;股票价格对内在价值的偏离度分析[J];经济研究;2003年10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金凤,孙厚明;略论科技创新的可持续性[J];昌吉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2 ElaineGeyer-Allély,李弗兰;可持续性消费:不可逾越的挑战?[J];产业与环境(中文版);2003年01期
3 Helena Nordstr銉m K
本文编号:4994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byz/4994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