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政府保障性住房管理体系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层政府保障性住房管理体系研究
【摘要】: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住房的刚性需求也更加强烈,是否有房居住已成为衡量人民生活品质的重要指标。然而,住房供求矛盾已成为制约我国民生发展的突出问题,为了妥善解决这一困境,进一步提升住房保障效益,政府广泛将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作为主要的应对措施。在我国现行政治体制下,保障性住房管理工作主要依靠区县级以上政府来实施,基层政府基本处于不作为或难作为的尴尬境地,受法规出台滞后、制度执行不力等因素影响,在区县级以上政府保障性住房的建设管理中,经常出现建设质量不高、选址不当、准入退出不严、对用户需求情况掌握不足等诸多问题。为了有效缓解区县级以上政府在保障性住房管理上的压力,应使基层政府逐步成为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的基本单位,承担更多的基础性工作、发挥更大的功能,因此构建基层政府保障性住房管理体系势在必行。同时,日本、韩国、德国等国家有着较为丰富的保障性住房管理经验,也为我国基层政府保障性住房管理体系的构建提供了许多经验借鉴。本文从基层政府保障性住房管理中,最重要的6个方面:政策制度保障、土地房源选择、资金资本运作、信息数据统计、“准入”“退出”管理、监督管理措施相互融合,创新建立”六位一体”的管理模式,构建我国基层政府保障性住房管理体系。同时,从建立基层政府住房管理机构,提升相关从业人员素质能力,完善相关软硬件建设等3个配套措施,进一步补充完善基层政府保障性住房管理体系,使之更好地运作、良性发展。
【关键词】:基层政府 保障性住房 管理体系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建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299.23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12
- 第1章 绪论12-18
- 1.1 课题来源12
- 1.2 研究的意义12-13
- 1.2.1 研究的理论意义12-13
- 1.2.2 研究的现实意义13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13-15
- 1.3.1 国外研究现状13-14
- 1.3.2 国内研究现状14-15
- 1.4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15-17
- 1.4.1 研究内容15-16
- 1.4.2 研究方法16
- 1.4.3 技术路线16-17
- 1.5 本章小结17-18
- 第2章 基层政府保障性住房管理体系概述18-22
- 2.1 保障性住房的概念界定18
- 2.1.1 住房的概念18
- 2.1.2 保障性住房的概念18
- 2.2 基层政府的概念界定18-19
- 2.3 基层政府保障性住房管理体系的概念界定19-20
- 2.3.1 管理体系的概念19
- 2.3.2 保障性住房管理体系的概念19
- 2.3.3 基层政府保障性住房管理体系的概念19-20
- 2.3.4 基层政府保障性住房管理体系的职能作用20
- 2.4 本章小结20-22
- 第3章 我国基层政府对保障性住房的管理22-30
- 3.1 基层政府对保障性住房的管理现状22-23
- 3.1.1 区县级政府保障性住房管理的现状22
- 3.1.2 街道办事处保障性住房管理的现状22-23
- 3.2 基层政府对保障性住房管理存在的问题23-26
- 3.2.1 区县级政府保障性住房管理存在的问题23-25
- 3.2.2 街道办事处保障性住房管理存在的问题25-26
- 3.3 基层政府对保障性住房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26-28
- 3.3.1 区县级政府保障性住房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26-27
- 3.3.2 街道办事处保障性住房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27-28
- 3.4 本章小结28-30
- 第4章 国外基层政府保障性住房管理经验30-36
- 4.1 日本基层政府保障性住房管理经验30-32
- 4.1.1 日本基层政府对保障性住房管理的现状30-31
- 4.1.2 日本基层政府对保障性住房管理的经验31-32
- 4.2 韩国基层政府保障性住房管理经验32-34
- 4.2.1 韩国基层政府对保障性住房管理的现状32-33
- 4.2.2 韩国基层政府对保障性住房管理的经验33-34
- 4.3 德国基层政府保障性住房管理经验34-35
- 4.3.1 德国基层政府对保障性住房管理的现状34
- 4.3.2 德国基层政府对保障性住房管理的经验34-35
- 4.4 本章小结35-36
- 第5章 构建基层政府保障性住房管理体系36-50
- 5.1 完善基层政府保障性住房制度37-39
- 5.1.1 加快房产管理立法37-38
- 5.1.2 强化法制管理意识38-39
- 5.2 加强土地以及房源的重点选择39-40
- 5.2.1 明确土地房源选择的宗旨39
- 5.2.2 增强基层政府的主体作用39-40
- 5.2.3 及时妥善处理好各种关系40
- 5.3 规范资金资本运作的标准流程40-42
- 5.3.1 拓宽保障性住房建设的融资渠道40-41
- 5.3.2 加强保障性住房资金的资本运作41-42
- 5.4 科学住房信息数据的统计管理42-45
- 5.4.1 实施实时化的数据管理42
- 5.4.2 实施精准化的信息录入42-44
- 5.4.3 实施科学化的数据管理44
- 5.4.4 实施动态化的工作开展44-45
- 5.4.5 实施高效化的信息互通45
- 5.5 规范准入以及退出的运行机制45-47
- 5.5.1 严格“准入”机制45-46
- 5.5.2 完善“退出”机制46-47
- 5.6 深入落实保障性住房监督检查47-48
- 5.6.1 设立专职监督机构47
- 5.6.2 强化监督信息核查47-48
- 5.6.3 增加监管资金投入48
- 5.7 本章小结48-50
- 第6章 完善基层政府保障性住房管理体系的途径50-56
- 6.1 构建基层政府保障性住房的管理机构50-52
- 6.1.1 构建保障房管理机构50-51
- 6.1.2 增强管理机构的作用51
- 6.1.3 提高管理工作的质量51-52
- 6.2 提升保障性住房管理人员的从业能力52-54
- 6.2.1 严格把控工作人员的选拔任用52
- 6.2.2 加强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培训52-53
- 6.2.3 引入职业的优胜劣汰竞争机制53-54
- 6.3 完善保障性住房管理软硬件配套设施54-55
- 6.3.1 完善工具及软件54
- 6.3.2 完善硬件及设施54-55
- 6.4 本章小结55-56
- 结论56-57
- 参考文献57-61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61-62
- 致谢6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林生;;营销场域:市场运作的经济社会学分析[J];商业研究;2010年01期
2 菅林鲜;张大勇;李君;;外来流动就业群体的“住有所居”与公租房政策思考[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02期
3 杨俊;;分税制背景下央地财政分配关系的“隐性博弈”问题分析[J];财经论丛;2012年02期
4 马亚男,郑思齐;展望未来的住房市场结构[J];城市开发;2005年04期
5 牛银亮;;基于SWOT视角公积金贷款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思考[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0年07期
6 曲云鹏;魏晶晶;;发展保障性住房使房价回归理性[J];东方企业文化;2010年10期
7 刘东卫;;日本的公共住宅政策及住房保障制度[J];北京规划建设;2007年04期
8 顾洪梅;岳家辉;刘志云;;保障性住房质量:上级政府、基层政府、建筑商的三方博弈[J];长白学刊;2012年06期
9 王先柱;赵奉军;;保障性住房对商品房价格的影响——基于1999~2007年面板数据的考察[J];经济体制改革;2009年05期
10 邓中美;;小户型社会保障性住房的建设[J];中国建设教育;2008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马军;盖志毅;;循环经济的制度经济学分析[A];2006年度内蒙古生态经济学会年会暨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周素红;吴志东;程璐萍;;保障性住房的空间失配研究——以广州典型社区为例[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马建平;中国保障性住房制度建设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焦怡雪;城市居住弱势群体住房保障的规划问题研究[D];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翟正国;转型时期中国国家自主性问题探析[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2 马德天;我国公共租赁住房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3 杨静;中国模式下的地方政府“政绩”导向行为及其风险[D];南京大学;2011年
4 丁士泓;日本公有住宅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5632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byz/5632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