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资本论文 >

ST公司异常扭亏与审计师变更、盈余管理的相关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07 04:22

  本文关键词:ST公司异常扭亏与审计师变更、盈余管理的相关性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扭亏 审计师变更 盈余管理


【摘要】:按照我国证券交易所的规定,上市公司连续两年亏损将被“特殊风险警示”(Special Treat,以下简称ST),连续三年亏损则被暂停上市。因“上市”给企业带来大规模、低成本的融资等诸多好处,上市资格成为一种越来越宝贵的“壳资源”。上市公司一旦被ST后,除在股票名称前冠以“ST”和其他股票以示区分外,其股票的日涨跌幅限制在5%以内。因此,对于陷入财务困境的ST公司来说,“扭亏为盈”便成为悬在头上的“一把剑”。然而,在靠主营业务无力回天的情况下,通过非经常性损益进行盈余管理从而实现扭亏则成为众多ST公司的最佳选择。另外,审计意见作为向外界传达上市公司经营质量好坏的信号,ST公司在扭亏为盈年也迫切需要审计师出具清洁的审计意见来证明其扭亏的质量。在上述动机诱导下,ST公司在扭亏为盈年很可能变更审计师。我国证券交易所自1998年制定实施股票上市规则起,截至2014年末,上海证券交易所累计完成9次修订,深圳证券交易所累计完成8次修订,股票上市及退市制度的不断健全与完善对我国证券市场健康、有序发展起着根基性的作用。而通过更好地识别陷入财务困境的ST公司在扭亏为盈年进行盈余管理和更换审计师的行为动机,一方面对加强ST公司的监管提供相关政策建议,另一方面对进一步完善我国退市制度提供经验证据。本文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从审计师变更和盈余管理两个方面研究ST公司在扭亏为盈年的异常行为,揭示ST公司在扭亏为盈年主要利用非经常性损益来实现扭亏和通过更换审计师来购买审计意见的行为动机,以期为进一步完善我国上市公司退市制度提供经验证据。
【关键词】:扭亏 审计师变更 盈余管理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275;F239.4;F832.51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1
  • 第1章 绪论11-23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11-12
  • 1.1.1 研究背景11-12
  • 1.1.2 研究意义12
  • 1.2 文献综述12-20
  • 1.2.1 关于ST公司异常扭亏与审计师自愿变更的研究12-16
  • 1.2.2 关于ST公司异常扭亏与盈余管理的研究16-19
  • 1.2.3 文献述评19-20
  •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框架20-21
  • 1.3.1 研究方法20
  • 1.3.2 研究框架20-21
  • 1.4 主要创新点21-23
  • 第2章 ST公司异常扭亏与审计师变更、盈余管理的理论分析23-31
  • 2.1 ST公司异常扭亏与审计师变更的相关理论分析23-27
  • 2.1.1 相关概念界定23-24
  • 2.1.2 ST公司审计师变更的信号传递理论分析24-25
  • 2.1.3 ST公司审计师变更的委托代理理论分析25-26
  • 2.1.4 ST公司审计师变更的经济人假设26-27
  • 2.2 ST公司利用非经常性损益进行盈余管理实现异常扭亏的理论分析27-31
  • 2.2.1 ST公司利用非经常性损益进行盈余管理与我国ST制度27-28
  • 2.2.2 ST公司利用非经常性损益进行盈余管理与会计盈余的有用性28-31
  • 第3章 ST公司异常扭亏与审计师变更、盈余管理的实证设计31-37
  • 3.1 研究假设31-33
  • 3.2 模型设定及变量定义33-36
  • 3.3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36-37
  • 第4章 ST公司异常扭亏与审计师变更、盈余管理的实证结果分析37-46
  • 4.1 描述性统计37-40
  • 4.2 相关性分析40-41
  • 4.3 回归分析41-43
  • 4.4 稳健性检验43-44
  • 4.4.1 模型(1)稳健性检验43-44
  • 4.4.2 模型(2)稳健性检验44
  • 4.5 实证结论44-46
  • 第5章 政策建议46-49
  • 5.1 在退市和恢复上市指标中引入非经常性损益贡献率46-47
  • 5.2 将盈亏循环纳入退市指标47
  • 5.3 完善 ST 公司审计师变更信息披露制度47
  • 5.4 鼓励事务所做大做强并加强审计师变更信息报备47-49
  • 结论49-51
  • 参考文献51-55
  • 致谢55-57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5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志容;;我国上市公司自愿性审计师变更行为研究[J];财会通讯;2014年36期

2 常京萍;刘小东;郭淑娟;;2011年度上市公司审计师变更行为分析[J];财会月刊;2013年08期

3 黄益雄;;会计师事务所变更方向与审计意见的实证研究[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2年10期

4 李志云;李志清;;上市公司财务困境下盈余管理动机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2年06期

5 叶海平;;我国ST公司非经常性损益的盈余管理分析[J];企业经济;2011年11期

6 田野;陈全;;审计师变更的经济后果研究——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J];中国会计评论;2011年03期

7 竺印;路静;;论ST类扭亏公司的盈余管理——基于年报数据的实证分析[J];财会通讯;2011年24期

8 刘晓霞;;管理者报酬激励与盈余管理理论模型构建[J];财会通讯;2011年05期

9 张毅;;审计师变更下公司自利特征的经验分析[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0年11期

10 史玉光;;ST公司非经常性损益与退市制度分析[J];国际商务财会;2009年0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陆星忠;ST公司盈余管理型摘帽对其市场绩效和长期业绩的影响[D];华东理工大学;2014年

2 何冰倩;我国上市公司非经常性损益盈余管理的研究[D];东华大学;2013年

3 许华;ST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4 刘刃;盈余管理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6328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byz/6328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20b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