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资本论文 >

基于空间相互作用的江苏省城市住宅用地价格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2 06:32

  本文关键词:基于空间相互作用的江苏省城市住宅用地价格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城市住宅用地价格 空间相互作用 聚类分析 城市引力值 城市潜力值


【摘要】:2013年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了推进人口城镇化的主要任务。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提出,表明中国的城镇化已经不只是农民上楼、身份转变那么简单,而是让农民真正能够在城市买的起房、住得稳、容得下。近年来,中央和地方政府均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新政,在实际过程中各种因素的影响下,其在短期内控制房价、稳定市场的效果不明显。在当前房价普遍高于居民承受能力的情况下,科学计算城市土地基准地价,准确评估住宅用地价格,有效挤出地价泡沫,对合理调控城市房价显得尤为重要。一般而言,地价除了受本地市场环境综合影响之外,随着城市圈形成和城市间信息交流互动频繁,城市间的相互作用也会对该城市的土地价格产生一定程度的作用与影响。因此,基于空间相互作用的视角,研究区域性城市住宅用地价格问题,具有较好的理论与现实意义。论文在对国内外研究动态综述的基础上,借助描述空间相互作用的经典模型——引力模型和潜能模型,探索城市间的相互作用对城市地价的作用与影响幅度,通过对模型的修正,将空间相互作用作为一个独立的因素来分析城市总引力值、城市潜力值分别与城市住宅用地价格的变化关系,依据划分的城市住宅用地价格等级体系,厘清城市住宅用地价格空间分布特点,从而为区域城市地价的横向对比、动态修正与调控提供理论与实证依据。论文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运用不同方法对引力模型和潜力模型中的参数进行修正,有助于提高该模型评价结果的精确性。(2)随着城市总引力值的增大,城市住宅用地价格的增幅逐渐变小,两者呈曲线正相关。城市潜力值和城市住宅用地价格之间呈正相关,趋势线近似为一条直线。一般情况下,这种曲线关系和直线关系较为稳定,可在此基础上合理调节城市住宅用地价格,以弥补对区域因素考虑的不足。(3)借助Ward法在空间相互作用的基础上经过两步聚类划分的城市住宅用地价格等级,与城市住宅用地价格真实水平的分布具有很大的相似性。这不仅表明该方法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也拓展了区域住宅用地价格体系建立的思路。处于不同等级的城市可实施分类调控政策并建立每个等级的平均地价,避免土地出让价格和土地实际价值相差悬殊致使个别地区地价的极端化。另外,由于该体系并非一成不变,应定期更新以确保其行之有效。(4)南京的城市住宅用地价格超出了空间相互作用对它的影响,标点距离趋势线较远,出现了住宅用地价格的偏离和低等级高住宅用地价格的情况。虽然影响城市住宅用地价格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南京出现这种偏离仍应该加以重视,使其地价水平正确的反映土地的级差效益,符合真实水平和发展方向。
【关键词】:城市住宅用地价格 空间相互作用 聚类分析 城市引力值 城市潜力值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299.23
【目录】:
  • 中文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一章 导论10-19
  • 1.1 研究背景10-11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11-12
  • 1.2.1 研究目的11
  • 1.2.2 研究意义11-12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12-15
  • 1.3.1 国外研究动态12-13
  • 1.3.2 国内研究动态13-15
  • 1.3.3 研究述评15
  • 1.4 研究思路、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法15-17
  • 1.4.1 研究思路15-16
  • 1.4.2 研究方法16
  • 1.4.3 技术路线16-17
  • 1.5 论文的创新之处17-19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19-22
  • 2.1 相关概念界定19
  • 2.1.1 城市住宅用地价格19
  • 2.1.2 空间相互作用及空间相互作用力19
  • 2.1.3 城市质量19
  • 2.1.4 城市总引力19
  • 2.2 理论基础19-20
  • 2.2.1 宏观级差地租理论19-20
  • 2.2.2 空间相互作用理论20
  • 2.2.3 点-轴扩散理论20
  • 2.3 空间相互作用对城市住宅用地价格的影响机理20-22
  • 2.3.1 城市总引力与城市住宅用地价格的关系21
  • 2.3.2 城市潜力与城市住宅用地价格的关系21-22
  • 第三章 江苏省各城市住宅用地价格现状分析22-25
  • 3.1 区域概况22
  • 3.1.1 地理区位22
  • 3.1.2 经济社会发展情况22
  • 3.2 江苏省城市住宅用地价格现状与问题22-25
  • 3.2.1 现状22-23
  • 3.2.2 问题23-25
  • 第四章 空间相互作用模型修正与构建25-32
  • 4.1 空间相互作用模型的理论发展与形成25-26
  • 4.1.1 赖利和康福斯25
  • 4.1.2 基于万有引力定律的空间相互作用模型25-26
  • 4.1.3 空间相互作用模型的特点26
  • 4.2 引力模型及其修正26-31
  • 4.2.1 城市质量的修正26-27
  • 4.2.2 城市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借鉴及构建27-29
  • 4.2.3 距离的修正29-30
  • 4.2.4 摩擦指数的修正30
  • 4.2.5 修正后的引力模型30-31
  • 4.3 潜能模型及其修正31-32
  • 第五章 空间相互作用力与城市住宅用地价格的相关性分析32-57
  • 5.1 数据来源及说明32
  • 5.2 城市总引力值32-44
  • 5.2.1 城市质量32-39
  • 5.2.2 城市间的实际距离39-41
  • 5.2.3 城市总引力值41-44
  • 5.3 城市潜力值44-45
  • 5.4 相关性分析45-48
  • 5.4.1 城市总引力与城市住宅用地价格的关系47-48
  • 5.4.2 城市潜力与城市住宅用地价格的关系48
  • 5.4.3 南京市总引力值和潜力值的偏离48
  • 5.5 聚类分析48-57
  • 5.5.1 城市住宅用地价格等级划分思路49
  • 5.5.2 城市总引力值的聚类分析49-52
  • 5.5.3 城市潜力值的聚类分析52-57
  • 第六章 研究结论及其启示57-59
  • 6.1 研究结论57
  • 6.2 启示57-59
  • 参考文献59-64
  • 致谢64-65
  • 作者简介6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贵;金磊;王占岐;黄中华;;基于引力模型的城市圈地价空间结构模型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5期

2 陈彦光;;空间相互作用模型的形式、量纲和局域性问题探讨[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2期

3 柴强;影响房价的几个理论问题[J];城市开发;2005年05期

4 刘俊生;亟待建立一门新学科──《城市质量学》[J];城市开发;1994年05期

5 刘耀林;刘 洋;兰泽英 ;夏寅 ;刘巍;;基于城市引力模型与随机扩散方程的城镇基准地价平衡(英文)[J];Geo-Spatial Information Science;2008年01期

6 张静;张丽芳;濮励杰;管驰明;;基于GWR模型的城市住宅地价的时空演变研究——以江苏省为例[J];地理科学;2012年07期

7 陈浮,彭补拙;区域城镇土地价格体系研究——南京市域城镇案例分析[J];地理科学;1998年05期

8 王新生;余瑞林;姜友华;;基于道路网络的商业网点市场域分析[J];地理研究;2008年01期

9 梁云芳;高铁梅;;我国商品住宅销售价格波动成因的实证分析[J];管理世界;2006年08期

10 李晶晶;张绍良;公云龙;;基于系统动力学的住宅用地价格系统研究[J];广东土地科学;2012年03期



本文编号:6602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byz/6602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e0b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