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资本论文 >

中铝国际永续债发行定价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8 08:32

  本文关键词:中铝国际永续债发行定价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中铝国际永续债 B-S期权定价 流动性理论 风险补偿定价 发行效果


【摘要】:近些年,我国金融市场直接融资产品品种不断丰富,尤其在股市不景气的时期,私募债、混合资本债券等长短期融资工具有效帮助企业走出负债率过高、融资难的困境。永续债券是近些年国内企业赴香港积极寻找融资渠道的成果之一,其发行期限可控、发行条款可调以及混合资本属性等优势吸引着众多企业纷纷试水。然而永续债在受到追捧之时,同样也给企业带来许多问题。比如什么条件下发行这种成本较高的债券对企业是有利的;永续债的条款及风险如何在发行价格中确定;如何增信或者调整条款以适应发行企业自身条件并合理降低成本,以及选择永续债融资将会对企业财务及经营上产生怎样的效果等等。为此,本文以发行基本条件以及发行结果等为依据选取中铝国际永续债为研究对象,试图通过对该永续债券发行全过程的研究来解决上述问题。首先,本文从永续债发行前中铝国际公司发展战略及财务结构对融资的需求出发,分析永续债发行的必要性以及市场发售的可行性。其次,针对中铝国际永续债实际发行条款探究永续债的风险要素,而中铝国际对风险要素的补偿即为永续债的发行利差。因此,本文从永续债的债权角度出发,应用Black-Scholes期权定价理论和流动性理论对该永续债的不同风险价值进行定价。最终得到信用违约风险、利率波动风险以及流动性风险的理论利差,并通过H-J-M模型对永续债赎回权价值进行分析。通过比较理论利差与实际利差,分析得到中铝国际永续债实际利差被高估的原因。此外,本文分析了永续债发行后企业经营及财务指标的变动情况,并以此得到永续债融资对中铝国际债务结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以及现金流等企业绩效的影响。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本文针对拟发行永续债的企业尝试给出发行过程中的可操作性建议。
【关键词】:中铝国际永续债 B-S期权定价 流动性理论 风险补偿定价 发行效果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832.5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1章 绪论9-18
  • 1.1 课题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9-11
  • 1.1.1 课题背景9-10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10-11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11-16
  • 1.2.1 混合资本债券定价方法研究现状11-13
  • 1.2.2 债券风险价值定价方法研究现状13-15
  • 1.2.3 文献评析15-16
  • 1.3 主要研究内容16
  • 1.4 技术路线16-18
  • 第2章 中铝国际永续债融资分析18-28
  • 2.1 中铝国际公司概况18-20
  • 2.1.1 公司基本情况18
  • 2.1.2 行业概况18-19
  • 2.1.3 公司的行业地位及优势19-20
  • 2.2 中铝国际融资需求分析20-22
  • 2.2.1 中铝国际财务、经营融资分析20-21
  • 2.2.2 中铝国际现金流融资分析21-22
  • 2.3 中铝国际永续债发行分析22-26
  • 2.3.1 中铝国际永续债的融资选择22-24
  • 2.3.2 中铝国际永续债发行设计24-26
  • 2.4 中铝国际永续债的债权风险分析26-27
  • 2.5 本章小结27-28
  • 第3章 中铝国际永续债发行利率定价28-41
  • 3.1 中铝国际永续债发行利率组成28-30
  • 3.1.1 基准利率的确定28
  • 3.1.2 发行利率基本利差分析28-30
  • 3.2 基于布莱克-斯科尔斯(Black-Scholes)期权模型的利差定价30-37
  • 3.2.1 B-S期权定价模型对风险价值的适用性分析30-31
  • 3.2.2 信用风险利差定价31-33
  • 3.2.3 基准利率波动风险利差定价33-35
  • 3.2.4 流动性风险溢价补偿35-37
  • 3.3 赎回权价值定价37-39
  • 3.3.1 赎回权价值37-38
  • 3.3.2 赎回权价值理论分析38
  • 3.3.3 赎回权价值定价分析38-39
  • 3.4 中铝国际永续债发行利差高估分析39-40
  • 3.5 本章小结40-41
  • 第4章 中铝国际永续债发行绩效分析41-51
  • 4.1 永续债发行绩效分析41-48
  • 4.1.1 盈利能力及成长能力41-44
  • 4.1.2 债务结构重组及偿债能力44-47
  • 4.1.3 现金流量能力及再融资能力47-48
  • 4.1.4 综合绩效分析48
  • 4.2 中铝永续债发行建议48-50
  • 4.2.1 风险价值定价方法的适用条件48-49
  • 4.2.2 永续债发行成本控制建议49
  • 4.2.3 其他发行建议49-50
  • 4.3 本章小结50-51
  • 结论51-53
  • 参考文献53-57
  • 致谢5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潘冠中;单因子利率期限结构模型参数估计的数据选择[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4年09期

2 孙克;;企业债信用价差动态过程的影响因素研究[J];证券市场导报;2010年07期



本文编号:6936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byz/6936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27e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