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信贷与保险协同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03 12:02
本文关键词:农村信贷与保险协同发展研究
【摘要】:农业是我国的基础产业,支撑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但农村地区设施简单生产技术条件低下,自然灾害频发,农业生产困难很大。农村信贷是支农的强力手段,但农业灾变的弱质性导致农民还款障碍,信贷机构支农积极性不强。农村保险是我国农村金融体系中比较滞后的产业,受农村地域条件等影响业务开展成本很高难度很大。近年来,中央强调深化农村金融制度改革,推进农村金融产品的创新与融合,农村信贷与农业保险的结合正是金融产品的创新融合,对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发展具有极大促进作用。本文的研究过程由八大章节组成,主要思路框架如下:第一章是本文的导论,主要介绍了国内外农村信贷与保险研究现状及本文的研究背景、意义及创新等;第二章是农村信贷与保险结合的理论基础,农村信贷与保险的结合顺应农村信贷创新理论的要求,同时也符合农村保险理论的要求,另外,二者的结合是一种有效降低信贷风险的手段,满足农村信贷风险管理理论的要求。第三章是农村信贷与保险结合的作用机制,信贷与保险的结合是产品性质功能的互相融合,从宏观作用上二者不仅有利于农村信贷大环境的改善也有利于农村保险市场的完善,同时对农村整个金融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也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市场基础方面,农村信贷与保险具有相同的产品覆盖范围及受众群体且二者交易成本及外部约束类似;微观传导路径方面,保险能够优惠信贷市场风险配置改善农村信用环境,信贷能有效优化保险市场信息结构降低交易成本提升市场绩效。第四章是国内外农村信贷与保险结合现状分析,本章主要结合国内广东、河南、山东等地,国外孟加拉、菲律宾、日本等地的现状进行研究分析,并结合各地成功经验设计出可能符合我国国情的产品。第五章是实证分析,通过对21年间农业保险收入与农业信贷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分析,分析结果显示二者并不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第六章是农村信贷与保险结合的制约因素,信贷与保险之所以没有形成长期稳定的关系,主要是由于产品宣传不到位需求不足、信贷保险机构合作不深入及政府法律法规等方面支持不到位造成的。第七章是促进农村信贷与保险结合的建议,主要是针对第六章的制约因素提出相应的建议,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强产品的宣传、促进双方的合作、政府的法律法规政策支持还应进一步加强提高。第八章是结论,对本文内容进行简要整理总结。
【关键词】:农村信贷 农村保险 信贷+保险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832.43;F84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第1章 导论10-16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0-11
- 1.1.1 研究背景10-11
- 1.1.2 研究意义11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1-14
- 1.2.1 国内研究现状11-13
- 1.2.2 国外研究现状13-14
- 1.3 研究目标、主要内容及关键解决的问题14-15
- 1.3.1 研究的目标14
- 1.3.2 研究的主要内容14-15
- 1.3.3 拟关键解决的问题15
- 1.4 本文的创新之处15-16
- 第2章 农村信贷与保险协同发展的理论基础16-20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16
- 2.1.1 农村信贷16
- 2.1.2 农村保险16
- 2.2 农村信贷与农村保险理论16-20
- 2.2.1 农村信贷创新理论16
- 2.2.2 农村保险理论16-17
- 2.2.3 农村信贷风险管理理论17-20
- 第3章 农村信贷与保险协同发展的作用机制20-28
- 3.1 农村信贷与农业保险产品的性质20-21
- 3.1.1 风险转移性质20
- 3.1.2 损失补偿性质20
- 3.1.3 抵押物性质20-21
- 3.1.4 准公共物品属性21
- 3.2 农村信贷与保险协同发展的宏观作用机制21-23
- 3.2.1 有助于分散转移农村金融机构贷款风险21-22
- 3.2.2 有助于扩大我国农村保险市场的覆盖范围22
- 3.2.3 有助于促进农村金融体系和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22-23
- 3.3 农村信贷与保险协同发展的市场基础23-24
- 3.3.1 产品功能互补23
- 3.3.2 市场的覆盖范围相同23-24
- 3.3.3 目标客户群体同质24
- 3.3.4 外部市场约束类似24
- 3.4 农村信贷与保险协同发展的微观传导路径24-28
- 3.4.1 保险对信贷的促进作用24-26
- 3.4.2 信贷对保险的促进作用26-28
- 第4章 国内外农村信贷与保险协同发展现状分析28-33
- 4.1 我国农村信贷与保险协同发展现状分析28-30
- 4.1.1“政策性农业保险+信贷”模式28-29
- 4.1.2“商业型保险+信贷”模式29-30
- 4.2 国外农村信贷与保险协同发展现状分析30-33
- 4.2.1 孟加拉国Grameen Bank(格莱珉银行)30-31
- 4.2.2 菲律宾的农作物保险公司31
- 4.2.3 日本的农业信用担保保险制度31
- 4.2.4 国外经验借鉴31-33
- 第5章 农村信贷与保险协同发展实证分析33-38
- 5.1 变量的选取与数据说明33-34
- 5.2 数据的描述性分析34-35
- 5.3 模型的建立与检验35-37
- 5.3.1 建立线性回归模型35
- 5.3.2 单位根检验35-36
- 5.3.3 协整性检验36-37
- 5.4 实证结果总结37-38
- 第6章 农村信贷与保险协同发展的制约因素38-41
- 6.1 农村金融市场的弱质性导致有效需求不足38-39
- 6.2 缺乏正式有效的关联机制限制了二者协同发展39-40
- 6.3 外部制度环境的缺乏限制了二者互相促进40-41
- 第7章 促进农村信贷和保险协同发展的对策建议41-44
- 7.1 通过农业产业化经营构筑银保协同的经济基础41
- 7.2 通过农村金融服务升级扩大银保协同有效需求41-42
- 7.3 通过合作机制创新提升银保协同的层次42-43
- 7.4 通过制度建设优化银保协同的外部环境43-44
- 第8章 结论44-46
- 参考文献46-48
- 后记4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金红,姚树林;农村信贷要赶上时代潮流[J];西安金融;2000年05期
2 徐春铭,张涛;发展中国家农村信贷的现状及思考[J];农业经济;2001年07期
3 何少波;六枝特区探索农村信贷新路子[J];农村经济与技术;2002年10期
4 程显国;农村信贷特点的变化及对策[J];理论学习;2002年10期
5 吴国平;农村信贷服务存在的问题及思考[J];内蒙古统计;2003年04期
6 赵沛生,王s,
本文编号:9650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byz/9650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