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J银行昆明分行小贷业务管理完善研究
本文关键词:QJ银行昆明分行小贷业务管理完善研究
【摘要】:小额贷款业务与银行传统信贷业务有着不同的经营理念与运作方式。银行的传统信贷主要服务能够提供足值抵押品的客户和具有良好信用评级的客户,而把不能提供有效抵押品或没有信用记录的低收入阶层和小微企业排除在信贷对象之外,由此产生了世界性的贫困者和小微企业贷款难的问题。发轫于上个世纪70年代的小微贷款,最初是由非政府组织发起的,聚焦于减贫和社会进步,采用高人力投入调查评估贫困者的信用能力,通过联保贷款实现贷后监督等新技术,向贫困人群发放小额贷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随着小额贷款业务的成功,最初发起贷款的非政府民间组织也逐步转型为商业化微型金融机构,以方便获得稳定的资金来源,并将服务对象由“穷人”扩展到“比较贫困”的人群和小微企业,同时提供更全面的金融服务,并接受相应的金融监管。另一方面,随着小额贷款业务技术的日益成熟和影响的扩大,越来越多的传统银行开始学习和吸收小额贷款技术,开创自己的小额贷款业务,有的中小银行甚至开始向微型金融机构转型,将小额贷款为代表的微型金融业务作为自己的业务特色和优势来打造,以实现与大型银行的错位竞争。在上述背景下,QJ商业银行作为一家地级城市的小型商业银行,看到了小额贷款市场的巨大潜力,2009年适时引进了德国IPC公司的小额贷款技术及业务模式,并根据云南省本地市场的实际进行必要改进,成功地推出了具有自己特色的小额贷款业务,取得了良好社会经济效益。但是,QJ商业银行的小额贷款业务也还存在诸多问题,比如不良贷款率偏高、员工流失率偏高、风险管理不完善、缺乏多险种相结合的综合风险保障机制等,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QJ商业银行小额贷款业务战略目标的实现。形成QJ商业银行昆明分行小贷业务问题的原因很多,有内部经营理念与管理制度层面的,也有外部社会经济环境层面的,包括缺乏有效的政策扶持、目前宏观经济下行导致的系统性风险增大、客户贷前信用调查及信用评估程序不健全、缺乏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员工激励与约束机制设计不够科学合理。本论文作者以自己在QJ商业银行昆明分行小微金融部的实习调研获得的感受与信息为基础,结合小额贷款的基本理论与经验,系统分析了QJ商业银行昆明分行小额贷款业务存在的问题与原因,提出了完善QJ商业银行昆明分行小额贷款业务管理、促进其小额贷款业务健康发展的对策措施:密切关注宏观经济运行,调整小贷业务方向;完善风险管理体系和客户贷前信用调查及信用评估程序;建立合理的员工激励与约束机制;采取有利的措施防范道德风险;呼吁政府部门出台QJ商业银行管理完善所需要的相关支持政策。
【关键词】:小额贷款 小贷产品 小贷业务管理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832.4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1
- 第一章 引言11-15
- 第一节 选题背景11-13
- 一、小额贷款源起与发展普惠金融的关系11-12
- 二、小额贷款对中小型商业银行的重要意义12-13
- 第二节 研究意义13-14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及结构安排14
- 第四节 本章小结14-15
- 第二章 小额贷款的理论与实践综述15-28
- 第一节 文献综述15-17
- 一、国外研究综述15-16
- 二、国内研究综述16-17
- 第二节 小额贷款的理论综述17-19
- 一、小额贷款的定义17-18
- 二、小额贷款的服务对象18
- 三、小额贷款的主要技术18-19
- 第三节 小额贷款的实践与演变19-24
- 一、小额贷款的国外实践19-22
- (一)福利主义模式的小额贷款—孟加拉商业银行19-20
- (二)制度主义模式的小额贷款—印度尼西亚人民银行乡村信贷部模式20-21
- (三)制度主义模式的小额贷款—玻利维亚阳光银行模式21-22
- 三、小额贷款的国内实践22-23
- 四、小额贷款向微型金融的演变23-24
- 第四节 小额贷款技术与银行传统信贷技术的比较分析24-25
- 一、贷款的额度小24
- 二、额贷款管理和交易费用高24-25
- 三、额贷款客户信誉风险大、无法提供抵押25
- 四、额贷款使用监测难25
- 第五节 IPC微贷技术及其与格莱珉银行的比较分析25-26
- 一、共性25-26
- 二、差异性26
- 第六节 本章小结26-28
- 第三章 QJ商行昆明分行小额贷款业务分析28-44
- 第一节 QJ商行昆明分行小额贷款业务的源起、现状、成效28-37
- 一、QJ商行昆明分行小额贷款业务的源起28-29
- 二、QJ商行小贷业务现状的分析29-36
- (一)QJ商业银行小贷业务的运作方式29-30
- (二)QJ商业银行小贷业务运作现状30-31
- (三)计算杜邦分析下QJ商业银行小贷业务的各项指标31-32
- (四)用杜邦分析法对QJ商业银行小贷业务进行财务综合分析32-34
- (五)通过杜邦分析得出的结论34-36
- 三、QJ商行昆明分行小贷业务的成效36-37
- 第二节 德国IPC微贷技术植入QJ商行取得成功的关键37-39
- 一、优秀信贷员队伍的建立与茁壮成长37-38
- 二、借鉴国外成熟微贷技术,设计符合客户特点的业务框架与流程38-39
- 三、打造健康的信贷文化39
- 第三节 QJ商行昆明分行小贷业务存在的问题39-43
- 一、不良贷款率偏高39-41
- 二、风险管理不完善41-42
- 三、员工流失率偏高42
- 四、缺乏多险种相结合的综合风险保障机制42-43
- 第四节 本章小结43-44
- 第四章 QJ商行小额贷款业务管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44-54
- 第一节 经济下行压力较大44-45
- 第二节 客户贷前信用调查、贷后管理、逾期追回及信用评审程序不健全45-46
- 第三节 信息不对称引发小额信贷业务道德风险46-47
- 第四节 风险管理不完善成因分析47-49
- 一、经济活动主体缺乏信用意识48
- 二、小贷业务客户的弱质性,市场环境的影响48
- 三、信用担保体系尚未建立48-49
- 四、不良资产处置效率低下49
- 第五节 缺乏合理的员工激励与约束机制49-50
- 一、现有体制使员工归属感不强49-50
- 二、缺乏合理的激励机制50
- 第六节 我国商业保险体系不完善50-52
- 第七节 缺乏有效的政策扶持52-53
- 一、个人信用评价系统不完善52-53
- 二、缺乏健全的小额信贷商业保险体系53
- 第八节 本章小结53-54
- 第五章 完善QJ商行昆明分行小贷业务管理的对策建议54-65
- 第一节 密切关注宏观经济运行,,对战略和目标市场进行准确定位54-55
- 第二节 强化信贷员责任,完善客户信用调查及信用评审程序55-57
- 一、严格的贷前信用调查55-56
- 二、完善的贷后风险管理56
- 三、合理的逾期追回措施56-57
- 第三节 采取必要措施防范道德风险57-58
- 一、停止放贷57
- 二、累进贷款57-58
- 第四节 完善QJ商行风险管理体系58-60
- 一、建立健全科学的风险管理体系58
- 二、加强风险管理人才的储备58-59
- 三、提高不良资产的处置效率59-60
- 第五节 建立合理的员工激励与约束机制60
- 第六节 建立多险种相结合的风险防范机制60-61
- 第七节 QJ商业银行管理完善所需要的外部支持政策61-63
- 一、强化政府在信用风险方面的法制建设,规范提供法律保障,完善信用体系的建设62-63
- 二、建立健全小额信贷市场的商业保险体系63
- 三、加快小额信贷工具的创新63
- 第八节 本章小结63-65
- 第六章 结论65-67
- 第一节 本研究的结论和创新65-66
- 第二节 今后的研究方向66-67
- 参考文献67-70
- 致谢7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叶锋;县域怎样积极拓展再就业小额贷款业务[J];金融信息参考;2005年09期
2 屈一平;风雨中,有一把撑起的伞——甘肃省再就业小额贷款业务一年回眸[J];发展;2005年03期
3 张丞;梁丽红;;我国发展小额贷款业务的相关建议[J];科技创新导报;2008年33期
4 方贤军;葛延青;;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小额贷款业务的博弈分析[J];河南科技;2008年04期
5 孟祥林;;小额贷款业务发展中的问题及转轨村镇银行的对策选择[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6 孟祥林;张玉梅;;农村小额贷款业务:从国内外发展历程看我国的问题与出路[J];海南金融;2009年10期
7 袁闽川;;小额贷款业务的逾期管理[J];中国邮政;2009年12期
8 王继东;;邮储小额贷款业务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J];今日财富(金融版);2009年11期
9 朱宁;;小额贷款“亮剑”信用村[J];中国邮政;2010年03期
10 马木沙;;加强小额贷款业务的渠道建设[J];中国邮政;2011年06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才源;福建邮储推广小额贷款业务[N];中国邮政报;2008年
2 记者 何海峰;我市银行机构小额贷款业务迎来新的发展机遇[N];陇东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张洁;新世纪2500万涉足小额贷款业务[N];中国证券报;2012年
4 王新导;北京邮储开办小额贷款业务[N];中国特产报;2007年
5 周琼;邮储小额信贷明确发展思路[N];中国邮政报;2007年
6 本报记者 毛志鹏邋本报通讯员 涂凯彪;总行部署新年小额贷款推广试点工作[N];中国邮政报;2008年
7 高菲;邮蓄宁夏分行获准开办小额贷款业务[N];宁夏日报;2008年
8 记者 陈敏;虎林在全省首家开办邮政小额贷款业务[N];鸡西日报;2008年
9 崔鹏森;山东邮储提前实现“信贷县县通”[N];人民邮电;2008年
10 记者 孙吉晶 宁海记者站 陈勇 周武军;我市小额贷款业务正式起步[N];宁波日报;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温杰;QJ银行昆明分行小贷业务管理完善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5年
2 李秋柳;JT公司小额贷款业务风险管理研究[D];广西大学;2015年
3 卢朝;小额贷款业务风险管理研究[D];广西大学;2012年
4 卢志槔;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小额贷款业务风险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13年
5 马迪;邮储郑州分行小额贷款业务发展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14年
6 刘延广;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淄博市分行小额贷款业务风险防范研究[D];山东大学;2014年
7 包鹏;邮政储蓄银行小额贷款业务发展对策研究[D];南昌大学;2014年
8 常虹;邮政储蓄银行小额贷款业务发展策略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9年
9 陈宏伟;松原市邮政储蓄银行小额贷款业务发展策略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10 张爱民;东营市商业银行小额贷款业务拓展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9953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byz/9953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