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文明演变下的宋代公共园林研究
本文关键词:城市文明演变下的宋代公共园林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宋代城市 城市文明演变 公共园林 园林类型 整体环境观
【摘要】:公共园林是城市风景和城市生活的重要载体,研究公共园林的文化背景、目标功能、营建途径、审美范式等,对于补充完善中国传统人居环境建设的智慧经验,指导当前传统城市风景的保护与创新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而公共园林在宋代城市文明的演变下迎来鼎盛,并在地方官府主导下形成了显明的政治经济目标取向和空间体系化、功能兼容性、营建定式化的特点,且内涵与城市水利、社会教化、风水格局等共融的生态智慧经验,奠定并影响了元明清时期城市公共园林的基本建设特征。从20世纪90年逐渐兴起的公共园林历史研究,已普遍关注到宋代公共园林在数量、类型上的蓬发,但以典型城市、个案园林为主的研究现状,缺乏从系统层面把握宋代城市公共园林建设的整体特点及优秀经验,且在建设主体、建设目标以及特点等研究结论上有明显差异。因而,采用“文明演进概括——系统案例分析——阶段特征归纳”的技术路线,以城市文明演变为基础,通过文献资料的定性定量解读,建构宋代城市生活的文化图景,进而结合方志图文、园林遗迹中的系统案例来分析、归纳公共园林建设的智慧经验,有助于拓展以私家园林、皇家园林、寺观园林为主线的历史园林研究现状,对反映我国在风景园林建设方面的历史成就及提升当前城市风景的保护和建设,具有理论拓展和实践指导的积极意义。论文分基础研究、实证分析、理论归纳三个层次展开。在基础研究方面,首先通过宋代文记、诗词及方志中的文献资料普查,融合文化地理、城市史、建筑史的交叉学科成果,采用文学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建构宋代城市的社会生活图景,概括城市文明演进的关键影响因子。并纵向对照上古、秦汉、隋唐以及明清时期公共园林发展概况,指出城市文明演变带来的市民化居民结构、街市制时空自由、娱乐性空间布局,促进了作为大众游赏地的公共园林普遍建设,并在官方的鼓励和推动下,成为城市重要的文化地理标识;其次通过园林文记、方志城建记载及历史舆图、考古资料、文化遗迹的图像学研究方法,结合相关建设目标的定性定量统计分析,指出宋代公共园林在保民生、成教化、兴风物方面的多元建设途径,提出基于民生经济发展的城市水利、交通设施、城防工程,基于社会教化的名贤纪念、放生池、射圃以及基于地方集体意识培育的风水裁成、城市八景、亭台楼榭等是公共园林建设重要的物质基础。在实证分析方面,根据公共园林在建设、管理、开放上的不同特点,结合宋代史料中对不同园林的历史称谓及归类记载,以园林的营建管理特征为实证的观察、分类方法,将城市公共园林分为湖山风景区、城市园圃、城市风景点三大类,并结合大量案例定量分析各类园林在选址、建设管理、游赏组织上的特点。指出湖山风景区依托于宏观的山水自然风景,是用地权属、园林类型、建设方式最为复杂的公共园林,并因其宽宏的空间尺度及丰富的游赏活动形式,成为宋代及后世重要的城市开放空间;并根据景区不同的风景资源基础,又分为山林型风景区、湖泊型风景区、湖山型风景区等三小类进行阐述。城市园圃建设于官方全额权属的用地范围内,具有较高的园林建设质量,常以封闭式的园圃建设方式,并在节庆时向大众开放,呈现“亦公亦私”的功能属性;并根据园圃选址、主题的不同,分为郡圃、别圃、纪念性园圃三小类进行了分别阐述。城市风景点包括眺望揽胜型、日常生活型、尊礼崇教型三小类,并结合相应的景观资源散布于城内外,虽在建设管理上呈现以官方主导、乡绅僧道参与的多元化状态,但也是两宋城市公共游赏记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理论归纳方面,在综合评价宋代城市公共园林在中国园林的发展阶段基础上,提出两宋城市公共园林显著的政治经济取向及建设体系化、兼容性、范式化等四个主要特点。概括了宋代城市公共园林在调和社会矛盾、普及主体政治追求、带动城市经济上的政治机器特点。归纳了公共园林与城市等级、功能分区、时节游赏上的体系化分布,并指出公共园林建设在用地权属、功能分区、游赏组织上的高度兼容性。同时强调在山水审美艺术渐趋成熟的宋代,公共园林的蓬发进一步推动了城市风景建设的范式化,成为西湖、八景、楼亭苑等风景范式成熟、定型的关键历史阶段,并持续影响后世甚至汉文化圈内的城市风景建设。论文具有以下创新见解:①提出宋代城市公共园林建设与城市产业发展、社会教化和风景体系建设上紧密相融的智慧经验;②补充完善了公共园林的定义和类型分析,首次指出公共园林是地方官府调和阶级矛盾、强化社会教化、培育集体记忆的综合性载体,并结合公共园林营建管理特征细化了其历史分类;③归纳整理了西湖、八景、楼亭苑等宋代城市公共园林、风景建设的典型范式及其相应建设要点、特征。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U986.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丹丹;;民国初期(1914-1929年)北京公共园林开放初探[J];风景园林;2012年06期
2 李洋;;生态文化视野中我国古代公共园林研究[J];才智;2013年30期
3 章益飞;;传统公共园林文化传承的规划设计手法[J];科技风;2010年12期
4 江汇;;民族文化元素在南宁公共园林中的应用[J];现代园艺;2013年10期
5 江汇;;南宁公共园林中民族文化元素的运用探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3年21期
6 郑力群;周向频;;上海近代公共园林谱系研究[J];城市建筑;2014年04期
7 罗华莉;;柳宗元公共园林营造思想的梳理及思考[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8 刘贻永;唐子舜;;当代公共园林空间的精神诉求[J];西北美术;2008年04期
9 秦柯;李利;;唐代的公共园林——曲江[J];中国科技信息;2008年21期
10 余树勋;迎接21世纪——为城市公共园林进言[J];中国园林;1995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丹丹;;明清以前北京的公共园林发展研究[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3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本报记者 陆波;公共园林如何免费不免责[N];青岛日报;2011年
2 富子梅;公园免费待何时[N];人民日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罗华莉;中国古代公共园林故事性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2 毛华松;城市文明演变下的宋代公共园林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3 王丹丹;北京公共园林的发展与演变历程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丁建铭;岭南公共园林的历史渊流与嬗变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
2 顾萍;民国镇江公共园林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4年
3 都荧;公共园林文化流变的一个缩影[D];东南大学;2005年
4 徐碧颖;传统公共园林文化传承的规划设计方法研究[D];清华大学;2009年
5 陈明明;江南传统公共园林理水艺术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2年
6 张海军;高档住宅区公共园林景观营造探索[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7 陈俊雄;城市公共园林绿地亲和力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1373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11373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