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逻辑主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研究
本文关键词:生态逻辑主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研究 出处:《海南师范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生态危机 生态现代化 生态逻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摘要】:进入21世纪,现代化的发展已经历了好几个世纪。人类在享受着自工业革命以来的现代化成果的同时,也开始不得不正视伴随而来的负面效应——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鉴于西方国家在现代化过程的经验教训,以及中国国情的特殊性,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和选择怎样的发展至关重要,这就要求我们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既不能止步不前,回到乌托邦式的原始社会,也不能照抄照搬西方国家经验,走先发展后治理的“亡羊补牢”式的老路。而是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我们既要发展经济,又要环境保护,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所以在现阶段的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我们必须走出一条符合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这条道路,就是以生态逻辑为导向的新型现代化道路。本文首先研究的是传统现代化道路的整个发展历程,传统现代化带来了工业文明,创造了一系列的物质财富,但由于传统现代化的发展以资本为动力,以资本逻辑为核心,在这种逻辑主导下的生产生活必然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而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日益严重的生态问题。其次,论述对资本逻辑的反思和批判,在此基础上提出生态逻辑是生态现代化的轴心,是对以资本逻辑为轴心的现代化的扬弃。进而阐述生态现代化的内涵和特点,指出生态现代化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选择。再次,在第二部分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生态现代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在对中国现代化道路的历史选择和未来走向的研究基础上,分析其内在逻辑,进而得出生态现代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种耦合关系。最后,理论结合实际,论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以生态逻辑为主导的具体路径,本文主要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四个方面来阐述。
[Abstract]:In 21th century,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ization has gone through several centuries. Human beings enjoy the achievements of modernization since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at the same time. It also has to face up to the accompanying negative effects-the increasingly serious ecological crisis. In view of the experience and lessons of western countries in the process of modernization, as well as the particularity of China's national conditions.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realize what kind of development and to choose what kind of development, which requires us not to stop in the process of modernization and return to the primitive society of utopia. Nor can we copy the experience of the western countries and follow the old road of "repairing the sheep after the sheep" in the process of modernization. In the process of modernization, we should not only develop the economy but also protect the environment, and we should take the golden hill and silver mountain. Therefore, in the process of modernization at this stage, we must follow a socialist modernization road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his paper first studies the whole development course of the traditional modernization road, which brings industrial civilization and creates a series of material wealth. But becaus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raditional modernization takes the capital as the motive force and the capital logic as the core, the production and life under this kind of logic will inevitably bring a series of problems. The biggest problem is the increasingly serious ecological problem. Secondly, it discusses the reflection and criticism of capital logic, and puts forward that ecological logic is the axis of ecological modernization. It is the sublation of modernization with capital logic as its axis, and then expounds the connot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ecological modernization, and points out that ecological modernization is the choice of China's modernization construction. Thirdly, on the basis of the second part. Further expounds that ecological modernization is the inevitable choice of socialist modernization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Based on the study of the historical choice and future trend of China's moderniza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its internal logic. Finally, combining theory with practice, the paper discusses that the path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s a specific path dominated by ecological logic. This article mainly from the political, economic, cultural, social four aspects to elaborate.
【学位授予单位】:海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6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书红;;和谐社会进程中的生态现代化研究[J];法制与社会;2008年36期
2 朱芳芳;;生态现代化的多重解读[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0年03期
3 周鑫;;西方生态现代化理论的反思与超越[J];唯实;2011年03期
4 金书秦;Arthur P.J.Mol;Bettina Bluemling;;生态现代化理论:回顾和展望[J];理论学刊;2011年07期
5 邱春林;;战略视角下农村生态现代化建设的路径选择[J];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14年03期
6 孙自法;;中科院最新报告显示中国生态现代化居国际倒数第十八位[J];共产党员;2007年05期
7 ;采取10个措施促进我国生态现代化建设[J];求知;2007年06期
8 陈颂英;;生态现代化——追上并跳上去[J];当代贵州;2007年22期
9 郇庆治;马丁·耶内克;;生态现代化理论:回顾与展望[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0年01期
10 陈峰燕;;把建设生态文明城市作为推进生态现代化的根本路径[J];中共珠海市委党校珠海市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于维栋;;生态现代化中的技术问题[A];第五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7年
2 赖作莲;;生态现代化的驱动力及其对陕西生态现代化的启示[A];陕西新型城镇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2013年优秀论文集[C];2013年
3 陈英葵;;试论生态现代化与贵州高新技术产业模式创新关系[A];贵州省第五届科技创新论坛文集[C];2009年
4 余朝林;;生态现代化建设是贵阳发展的必由之路[A];贵阳市经济社会文化大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研究[C];2010年
5 何传启;;中国生态现代化的战略思考[A];第五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7年
6 陈永申;;对生态现代化的认识与思考[A];第五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7年
7 周泽超;;宁夏生态现代化发展的战略路径[A];第五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7年
8 吴宏亮;;生态现代化理论形成的历史观基础——马克思恩格斯生态社会发展思想探要[A];第五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7年
9 宋林飞;;生态现代化理论与实践[A];2007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下)[C];2007年
10 陈雯;Dietrich Soyez;左文芳;;“世界工厂”与区域工业生态现代化[A];地理教育与学科发展——中国地理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何传启;生态现代化[N];学习时报;2002年
2 本报记者 王淼;我国生态现代化刚刚起步[N];中国改革报;2007年
3 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邋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实施生态现代化,建设绿色新家园[N];中国环境报;2007年
4 记者 刘宝亮;我国生态现代化居世界末流[N];中国经济导报;2007年
5 记者 李大庆;生态现代化我国刚起步[N];科技日报;2007年
6 本报记者 周仲全;生态现代化:既有汽车,又有蓝天[N];辽宁日报;2007年
7 何传启 中科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生态现代化是中国绿色发展之路[N];中国绿色时报;2007年
8 李斌 杨文婷;中国生态现代化刚刚“起步”[N];中国社会报;2007年
9 李斌、杨文婷;118国排第100:咱生态现代化刚起步[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10 邵兵;中国生态现代化战略目标:2050年前后达到世界中等水平[N];中华新闻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陈瑜;“两型社会”背景下区域生态现代化评价与路径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2 杨思涛;走向生态现代化[D];复旦大学;2007年
3 刘昌寿;城市生态现代化:理论、方法及案例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4 王燕;我国建筑业生态现代化发展模式与评价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5 李彦文;生态现代化理论视角下的荷兰环境治理[D];山东大学;2009年
6 李慧明;生态现代化与气候谈判[D];山东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潘好香;西方“生态现代化”探析[D];山东大学;2008年
2 智利霞;河北省生态现代化实现程度的测度及评价[D];河北大学;2008年
3 陈胤;生态现代化理论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D];复旦大学;2010年
4 张晓辉;我国生态现代化路径选择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5 伍s,
本文编号:13560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13560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