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政治经济论文 >

城镇化背景下昆明地区农村中年妇女体育锻炼态度和体育行为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8-01-02 05:16

  本文关键词:城镇化背景下昆明地区农村中年妇女体育锻炼态度和体育行为的研究 出处:《云南师范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昆明地区 农村 中年妇女 体育锻炼态度 体育行为


【摘要】:随着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女性在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领域均获得了更多的平等权利,无论是竞技体育,还是社会体育都得到更多的发展。当中国社会生活条件得到较大改善后,女性就会寻求更高的愿望,对体育的需求正是享受生活和发展自我的高层次追求。然而,农村妇女体育的发展一直缓慢不前,农村中年妇女的体质状况不容乐观,因此提高农村中年妇女的健康水平刻不容缓。而要让农村妇女真正参与到体育中,就要提高她们对体育锻炼的态度,促使她们形成良好的体育意识,培养她们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本文以昆明地区农村中年妇女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云南省昆明市六个区周边的农村随机整群选取45-59岁的妇女为调查对象。通过对参加锻炼妇女的体育锻炼态度与体育行为进行调查分析,对不参加锻炼妇女的体育锻炼态度与体育需求进行调查分析,并解析体育锻炼态度与体育行为的关系,研究结果如下:(1)昆明地区中年妇女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不高,缺乏兴趣,体育意识比较淡薄。参加锻炼的中年妇女锻炼态度较好,对体育锻炼具有良好的情感体验,但体育行为差;不参加锻炼的中年妇女锻炼态度较差,对体育缺乏兴趣和爱好,所以没有行为意向。(2)参加体育锻炼和不参加体育锻炼的中年妇女对体育锻炼态度差异显著,参加体育锻炼的妇女在体育锻炼态度的得分上明显比不参加体育锻炼的妇女高很多,在行为态度、行为意向、情感体验上均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且锻炼的中年妇女各个维度的平均值都高于不锻炼的,在认知行为上,参加锻炼与不参加锻炼的中年妇女的行为认知并无显著性差异。(3)参加体育锻炼的昆明农村中年妇女喜欢广场舞、跑步、散步,大部分的妇女每次锻炼时间不到半个小时,大多选择选择中、小强度的练习,锻炼的频率少,大多在公共活动场所进行体育锻炼场所,体育消费水平不高,且体育消费与其家庭年收入不是绝对关系,科学锻炼的人数少,体育锻炼的情况不是很理想,参与性较差,缺乏体育锻炼的自觉性、主动性、经常性。(4)昆明地区农村中年妇女体育锻炼态度的四维度之间及与体育行为具有相关性,其中与体育行为相关最高的是情感体验,最低的是行为认知。不同运动量中体育锻炼各个维度存在正相关,以及不同运动量中体育锻炼态度与行为态度、行为意向、情感体验在P0.05有显著性相关。(5)大多数不参加体育锻炼的中年妇女对体育不感兴趣,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大多数的中年妇女会参加体育活动,想参加体育项目大多是散步、广场舞、器械健身等,多希望在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参与体育活动,最需要的是健身器械、羽毛球拍、跳绳、音响、广播等,大多在体育活动时需要体育指导人员,希望由所在地政府部门或村委会组织实现自己的体育需求,愿意在体育方面消费。(6)阻碍中年妇女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包括没有时间、生活压力大、场地器材的缺乏、没有运动的伙伴、经济条件限制、没有组织和指导、懒惰、没有兴趣、不知如何锻炼等。影响中年妇女不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包括没有充足的时间、经济条件不允许、场地器材的不充足、没有锻炼的爱好与兴趣、不了解自身的身体健康情况、对体育缺乏理解和认识等。
[Abstract]:This paper makes an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n the physical exercise attitude and physical education demand of women in rural areas , and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hysical exercise attitude and physical education . ( 4 ) Most of the middle - aged women who do not participate in physical exercise are interested in sports . ( 6 ) The main factors that hinder the participation of middle - aged women in physical exercise include lack of time , high living pressure , lack of field equipment , lack of movement , lack of organization and guidance , lazy , lack of interest and knowing how to exercise .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G812.4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体育行为与体育意识[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2 ;体育行为与体育意识[J];安徽体育科技;2001年01期

3 王建智;高校体育差生体育行为的调查与研究[J];洛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3期

4 刘一民,孙波;论体育行为的多维特征[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5 甘刚;;新世纪中国社会阶层的体育行为特征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6年06期

6 詹华宁;;大学生体育行为与体育参与动力调节系统的分析研究——对广东医学院本科生体育行为与体育兴趣的分析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7 刘润生;;体育行为根源的历史演变过程[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年S1期

8 王长粉;邹玉华;;影响大学生体育行为的因素分析[J];体育世界(学术版);2008年12期

9 李和永;;论影响学生健康的不良体育行为[J];河南农业;2008年02期

10 蒋亚文;;论健康与学生的不良体育行为[J];河南农业;2008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周新业;陈秀云;;高校大学生健康状况与体育行为的实践研究[A];第二十一届全国高校田径科研论文报告会论文专辑[C];2011年

2 陶涛;;影响大学生体育参与行为因素的调查与分析[A];第十六届全国高校田径科研论文报告会论文专辑[C];2006年

3 马爱国;;体育行为环境对个体竞争性的影响——个体竞争性内隐社会认知的研究[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4 聂东风;王家彬;高炳宏;虞荣安;苟定邦;;对大学生健康的体育行为倾向与行为动力的归因分析[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4年

5 赵夏娣;王家彬;虞荣安;王柯;张璇;;体育行为文化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效能[A];第十八届全国高校田径科研论文报告会论文专辑[C];2008年

6 迟荣国;;体育行为与体质健康[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7 王东亚;宋亚伟;;大型体育活动对城市居民体育意识和体育行为的影响——以河南省为例[A];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运动会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玉艳;城镇化背景下昆明地区农村中年妇女体育锻炼态度和体育行为的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7年

2 陈子莹;昆明市女大学生不同体育生活方式体育价值观、体育锻炼态度的对比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7年

3 杨双羽;新媒介信息时代体育传播对大学生体育行为的影响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5年

4 杜会玲;新乡市普通高校学生体育行为与生活满意度的调查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5年

5 伍超;城市化背景下上海市女性休闲体育行为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5年

6 聂洋炀;武威市高中生体育行为及影响因素研究[D];西安体育学院;2015年

7 杨一帆;上海市杨浦区百姓健身房对居民休闲体育行为与意识的影响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5年

8 陈童;网络课程对大学生体育行为的影响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6年

9 范泽斌;校园体育文化对大学生体育行为的影响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10 李娜娜;成都市居民休闲体育行为特征研究[D];成都体育学院;2016年



本文编号:13678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13678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4d4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