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政治经济论文 >

行旅文化视野下唐代荆楚地区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09 09:27
  荆楚地区位于长江中游战略要地,有着丰富的行旅资源,游人流连于此。从唐代的地理文献中对山水形胜和人文景观的记载进行统计分析,可以看出主要的自然与人文行旅景观集中在,襄、荆、鄂为中心的夏路、次路驿纵向旅游线和以归、峡、蕲、黄州为中心的长江中游航线横向旅游线,古楚文化遗址,三国文化遗址、江汉文化景观、三峡自然景观、佛教禅宗文化景观点缀其中,多姿多彩的楚风楚俗与稻饭羹鱼的饮食特色是构成人口聚集的吸引力,也是荆楚地区文化在唐代繁荣的重要体现。地形地势的区位优势和唐代中后期逐渐发展迅速的经济和政治地位使得此地人口流动增大,进而促成地区基础设施的完善,亭台楼阁的修建、驿馆设备的完善、水陆交通网络的完备、寺院数量的增多和旅游功能的开发为行旅者汇聚于此提供了客观条件,是荆楚文化得以传播和发展的必备因素。荆楚地区的经济发展在有唐一代经历了逐渐上升的过程,在“扬一益二”的长江航运经济带中间位置的带动作用下,带动着荆楚地区的转运商贸的活跃,以襄、荆、鄂、州为代表的长江航道上重要节点,成为来往公私商船的必经之地。本地丰富的农业、手工业产品,为吸引商人来此交易提供了内在动力,区域内便捷的水陆交通连接了长安、洛阳、楚州、扬州、广州、益州等重要的对外贸易路线节点,荆楚地区已发展成为西北内陆丝绸之路和东部海上丝绸之路的的出发点,国内外商旅的聚集是唐代荆楚地区经济强势的重要表现。以荆州为中心的佛教传播活动引得众多信徒僧侣汇集于此,形成了僧侣云集的场景。均州武当山与衡州南岳衡山则集合了风景独绝的自然环境与佛道教文化传统,在浓厚的宗教文化积淀下,成为唐代南方宗教发展的中心区域。科举制下干谒活动的盛行使得文人士子纷纷奔走远游,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局面的愈演愈烈,幕府逐渐成为吸引士人入仕的重要途径。无论是干谒远游还是入幕远游,在去向选择上集中于荆襄地区,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以荆州、襄州为中心的荆楚地区在全国具有较高的政治地位。 
 
山东师范大学山东省
 
页数:86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缘由与意义
    (二) 概念界定
        1 荆楚地区范围界定
        2 行旅概念界定
    (三) 研究现状
        1. 唐代旅游问题研究成果
        2. 唐代荆楚地区研究成果
    (四) 学术要点
        1. 研究思路
        2. 研究难点
        3. 研究创新点
        4. 研究方法
一、“江汉风流地,游人何岁归”
    (一) 行旅景观
        1. 襄、荆、鄂州地区
        2. 岳、永、澧、朗、道州地区
        3. 归、峡州地区
        4. 蕲、黄州地区
    (二) 民风民俗
    (三) 行旅食品
    (四) 基础设施
        1. 亭台楼阁的修建
        2. 驿馆的修建
        3. 水陆交通网络完备
        4. 寺院行旅功能的开发
二、“自古如今要路津,风天气色属商人”
    (一) 经济发展背景
    (二) 国内贸易枢纽
    (三) 国际贸易繁荣
三、佛道荟萃,行旅纷纷
    (一) 以荆州为中心的僧徒行旅
    (二) 以武当山、衡山为中心的佛道融合之旅
四、“江汉风流万古情,地多词客自风流”
    (一) 文人汇聚之动因
        1. 远游求举
        2. 远游入幕
    (二) 文人游览之概况
        1. 贬谪之游
        2. 山水漫游
        3. 任职宦游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目录
    1.专著
    2.古籍
    3 期刊
    4.博(硕)士学位论文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期刊论文
 
[1]论唐人衡山旅游及对南岳旅游开发的启示[J]. 严春华,戴伟华.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6)
[2]唐代五都交通圈及其文学效应[J]. 李德辉.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1)
[3]唐代长江上中游地区的岁时节令[J]. 刘礼堂,熊燃.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8(06)
[4]唐代长江上中游地区的社会环境[J]. 刘礼堂.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7(04)
[5]唐代长江上中游地区的生态环境文化[J]. 刘礼堂.  江汉论坛. 2007(04)
[6]长安至荆南驿路——通向南方的“唐诗之路”[J]. 李德辉.  国学. 2007(01)
[7]唐代长江上中游地区的民间道教信仰[J]. 刘礼堂.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6(06)
[8]唐代长江上中游地区的民间佛教信仰[J]. 刘礼堂.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5(04)
[9]试论唐代湖北交通[J]. 陈习刚.  武汉交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1999(04)
[10]唐代三峡述略[J]. 马雪芹.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02)
 
博士论文
 
[1]唐代山南道研究[D]. 林云鹤.上海师范大学 2018
[2]荆楚文化与唐代文学研究[D]. 曾羽霞.陕西师范大学 2015
[3]唐代游记文学研究[D]. 丁庆勇.武汉大学 2014
[4]初盛唐旅游诗歌研究[D]. 赵丽霞.武汉大学 2014
[5]唐代旅游地理研究[D]. 刘勋.华中师范大学 2011
[6]唐代旅游研究[D]. 王玉成.河北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唐代士人远游求仕研究[D]. 秦阳.陕西师范大学 2017
[2]西岳华山旅游史研究[D]. 南志方.陕西师范大学 2017
[3]唐代山南道经济初探[D]. 谢黎军.陕西师范大学 2014
[4]唐宋时期泰山地区景观资源与旅游活动研究[D]. 张权.河南大学 2013
[5]唐宋时期王屋山地区景观资源及旅游活动研究[D]. 杨方方.河南大学 2012
[6]唐宋时期三峡地区旅游文学[D]. 陈建华.华中科技大学 2010
[7]唐肃宗至唐宪宗时期的山南东道研究[D]. 王学会.陕西师范大学 2010
[8]唐宋时期五台山景观资源及旅游活动研究[D]. 赵慧.河南大学 2008
[9]唐宋时期嵩山地区景观资源与旅游活动研究[D]. 荆建璞.河南大学 2007
[10]唐代荆南地区历史文化研究[D]. 陈晓娥.陕西师范大学 2007


本文编号:1371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1371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97b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