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古城与区域水利系统关系演变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09 09:31
本文主要研究了荆州古城与区域水利系统的关系演变。荆州古城位于江汉平原腹地,河网水系与荆州城市发展关系紧密。城市水系环境深刻影响了古代荆州城市的起源,从楚船官地发展成为秦汉南郡,历经三国至明清的荆州古城,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通过结合自然水系的水利建设,形成了内外联通的水网体系和完善的水利系统,实现了城市防洪、农业灌溉、商贸发展和军事防御等综合功能,至今仍保存着较为完整的城市格局,依托水系的荆州古城所在区域形成了特有的地域景观风貌。本文在研究整理历史文献、考古成果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历史卫星图、测绘图、舆图进行图纸叠加分析,推测不同时期水利系统的演变,对水利建设进行梳理,探讨自然和社会环境变迁对于水利系统演变的影响规律。分析荆州古城所在区域水利系统运行机制。从江防建设与城市防洪、农田水利与农业生产、运河修筑与城市商贸、军事水工与城市安全四个方面探讨水利建设与城市关系。研究以水为核心的地域景观风貌的形成,并结合荆州古城所在区域水利系统的现状,提出保护发展建议。水利系统维护了古代荆州城市的运转,通过对于古代荆州城市水环境和水利建设发展脉络的梳理,从更为全面的视角看待城水关系的演变,进而总结古代荆州城市在人居环境营建中展现的历史智慧,为未来城市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
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市211工程院校教育部直属院校
页数:127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荆州古城有保存较为完好的城市格局
1.1.2 城市与周边水系的关联极为密切,水利建设历史悠久
1.1.3 快速的城镇化冲击景观风貌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梳理古代荆州城市水利系统建设过程
1.2.2 探讨古代荆州城市水利建设与人居环境营建展现的历史智慧
1.2.3 以水为核心的传统地域景观风貌的形成和发展延续
1.2.4 水利系统对于城镇特征、安全、景观、生态、文化的综合意义
1.2.5 未来荆州城市建设的有益借鉴
1.2.6 项目来源与经费支持
1.3 选题相关理论及研究现状
1.3.1 地方志和水利专志
1.3.2 现有主要研究基础
1.3.3 现有研究局限性
1.4 研究对象及内容
1.5 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1.6 创新点
1.6.1 研究内容创新:水利系统运行机制及城水关系演变规律研究
1.6.2 研究方法创新:历史卫星图、测绘图、舆图的叠加分析
2 区域自然地理
2.1 荆州历史城镇迁移
2.1.1 荆州区域建置的历史沿革
2.1.2 江陵城市起源与发展
2.1.3 荆州古城
2.2 江汉平原自然地理环境变迁
2.2.1 江汉平原地形地貌
2.2.2 江汉平原的发育
2.2.3 荆州区域江汉历史河道变迁
2.3 本章小结
3 水利系统发展兴废的历史过程
3.1 水运通渠肇始期:先秦至两汉
3.1.1 自然环境和社会背景
3.1.2 水利建设
3.1.3 先秦至两汉水利建设特征
3.2 堤堰城防初建期:三国两晋南北朝
3.2.1 自然环境和社会背景
3.2.2 水利建设
3.2.3 三国两晋南北朝水利建设特征
3.3 良田漕运发展期:隋唐五代
3.3.1 自然环境和社会背景
3.3.2 水利建设
3.3.3 隋唐五代水利建设特征
3.4 军事水工兴盛期:宋
3.4.1 自然环境和社会背景
3.4.2 水利建设
3.4.3 宋代水利建设特征
3.5 垸田水利矛盾期:元明清
3.5.1 自然环境和社会背景
3.5.2 水利建设
3.5.3 元明清水利建设特征
3.6 本章小结
4 水利系统的组成、功能和运行机制
4.1 城南荆江大堤
4.1.1 荆江大堤
4.1.2 沿江筑城、江势改徙与城南江堤修建
4.2 城外湖泊沟渠系统
4.2.1 城外历史湖泊沟渠系统
4.2.2 城外湖泊沟渠系统近现代演变
4.3 古城水系
4.3.1 荆州古城历史格局
4.3.2 荆州古城城壕水系
4.3.3 清代1788年洪水后荆州古城水系格局
4.3.4 荆州古城水系功能
4.3.5 荆州古城近代水系格局演变
4.4 本章小结
5 水利-城市聚落关系演变
5.1 江防建设与城市防洪
5.1.1 荆州古代城市洪水威胁
5.1.2 荆州古代城市防洪体系
5.2 农田水利与农业生产
5.2.1 垸田兴筑
5.2.2 农业经济发展和自然环境变迁
5.2.3 古代农田水利治理
5.3 运河修筑与城市商贸
5.3.1 运河与航线
5.3.2 城市商贸发展
5.4 军事水工与城市安全
5.4.1 荆州军事地理
5.4.2 军事水工对于军事地理局限性的补足
5.4.3 军事扩张和城市防御
5.5 本章小结
6 水利系统的风景化
6.1 结合水利系统的风景建设
6.2 区域风景体系形成
6.3 水利风景与城市生活
6.4 风景的诗意化
6.5 本章小结
7 现状及保护发展
7.1 现代水利建设
7.1.1 堤防加固
7.1.2 区域性大型水利工程
7.2 保护发展
7.2.1 延续历史,保护依水营城的古城城镇特征
7.2.2 保护自然系统山水格局的连续性,保障城市生态安全
7.2.3 水城融合,城市与水互动
7.2.4 城市风光的延续发展,指导城市风景空间的营造
7.3 本章小结
结论
1 结论
2 研究不足与尚待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A 图纸采集情况汇总
附录B 历代荆州古城与区域水利系统建设资料汇总表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期刊论文
[1]梦回千年古楚都:荆州郢城聚落遗址空间解析[J]. 张杰,徐慧卿. 规划师. 2018(07)
[2]荆州古城防御空间研究[J]. 刘炜,沈玮,章微. 华中建筑. 2017(08)
[3]试论荆州古城历史文化资源的特点及其利用[J]. 周玉梅,徐文武.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 2010(03)
[4]荆州古城防洪体系和措施研究[J]. 吴庆洲. 中国名城. 2009(03)
[5]平畴千里,碧水浮城——荆州市水文化与滨水景观构想[J]. 常健,邓翔,秦军. 华中建筑. 2006(09)
[6]荆州古城旅游资源的保护与规划[J]. 谢志英,王智宇. 山西建筑. 2006(24)
[7]兴修水利 振兴荆州[J]. 刘德佳. 防汛与抗旱. 2000(02)
[8]汉末魏晋南朝江陵城又称“荆州城”、“南郡城”考释[J]. 李步嘉.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7(03)
[9]古夏水源流新证[J]. 石泉,鲁西奇.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5(06)
[10]历史时期江汉平原农业区的形成与农业环境的变迁[J]. 朱士光. 农业考古. 1991(03)
硕士论文
[1]基于价值特色认知的历史文化名城水系保护与利用研究[D]. 孙彦.长江大学 2017
[2]《荆州万城堤图说》地理学辩考[D]. 王琴.湖北大学 2014
[3]荆州市生态城市建设的水资源和水环境研究[D]. 王海.长江大学 2012
[4]荆州文化遗产与文化旅游[D]. 余雷.华中师范大学 2011
[5]三国荆襄地区军事地理论略[D]. 曾建忠.湖南科技大学 2010
[6]荆州古城保护规划与多维文脉体系研究[D]. 张枞.武汉纺织大学 2010
[7]东晋南朝荆州军事地理研究[D]. 王慧.南昌大学 2005
本文编号:1371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1371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