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政治经济论文 >

电视益智节目的叙事学研究

发布时间:2018-01-04 05:06

  本文关键词:电视益智节目的叙事学研究 出处:《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电视益智节目 叙事结构 叙事话语 叙事语境


【摘要】:本文选取叙事学这一角度,对电视益智节目的叙事进行了研究。文中分别从经典叙事学和后经典叙事学两个方面来展开对电视益智节目的探索。在对叙事学理论的研究,以及对电视益智节目分析的基础上,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探讨了电视益智节目未来的发展走向,进一步拓展了叙事学的应用范围。 叙事学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在此后的20多年间,叙事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以文字为媒介的小说。经典叙事学主要分为“故事”和“话语”两个部分,因此本文首先从经典叙事学的角度对电视益智节目进行了文本分析,主要从叙事结构和叙事话语两个方面研究电视益智节目。不仅讨论了电视益智节目传统的模式化叙事结构,还延伸到电视益智节目的故事化与母题。而在话语分析中,则着重分析了电视益智节目的叙事者、叙事代码、叙事时间和空间。 后经典叙事学认为叙事文本是文化语境中的产物,注重与其创作语境与接受语境的关联。因此,电视益智节目作为一个叙事文本,也要与其所处的媒介语境相适应。在第二章中首先分析了语境对电视节目的影响,继而从三个方面谈到电视益智节目发展之路上的叙事策略的流变,最后以从后经典叙事学的角度,分别从政治、经济、文化、受众以及媒介自身五个方面,分析了电视益智节目与语境的互动,阐释了语境的变化对电视益智节目的影响。 前两章对电视益智节目进行的叙事学分析,是为了能够以此为理论基础,从叙事学的角度为电视益智节目的未来提供一些发展策略。因此,本文在最后结合叙事结构、叙事者以及叙事语境,提出了“加强叙事冲突”、“变换叙事结构”、“丰富叙事者功能”以及“注重叙事语境”这几个策略,以期给电视益智节目的未来发展带来一些改变,使得电视益智节目在这一全新的视野下,能够寻求更多自身发展的途径,在变化迅速的媒介环境中保有更大的优势。
[Abstract]:This article chooses narratology this angle. This paper studies the narrative of TV puzzle programs.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studies the theory of narratology from the two aspects of classical narratology and post-classical narratology. On the basis of the analysis of TV educational programs, the author combines them organically, probes into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TV educational programs in the future and further expands the scope of application of narratology. Narratology was born in 1960s. For more than 20 years since then, the research object of narratology has been mainly novels with text as the medium. Classical narratology is mainly divided into two parts: "Story" and "discourse". Therefore, this paper firstly analyzes the text of TV puzzle program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lassical narratology. Mainly from the narrative structure and narrative discourse two aspects of the study of television puzzle programs, not only discussed the traditional pattern of television intelligence programs narrative structure. In discourse analysis, the narrator, narrative code, narrative time and space of TV puzzle program are analyzed. Post-classical narratology holds that narrative text is the product of cultural context, and pays attention to the connection with its creative context and reception context. Therefore, TV puzzle program is regarded as a narrative text. In the second chapter, it analyzes the influence of context on TV programs, and then discusses the evolution of narrative strategies on the way of development of TV educational programs from three aspects. Finall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ost-classical narratolog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V educational programs and context from five aspects: politics, economy, culture, audience and the media itself. This paper explains the influence of the change of context on TV educational programs. The first two chapters of the narrative analysis of TV puzzle programs, in order to be able to take this as the theoretical basi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rratology for the future of television intelligence programs to provide some development strategies. At the end of this paper, combining with narrative structure, narrator and narrative context,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strategies of "strengthening narrative conflict", "changing narrative structure", "enriching narrator's function" and "paying attention to narrative context". In order to bring some changes to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TV puzzle programs, so that TV puzzle programs in this new vision, can seek more ways of their own development. Maintain a greater advantage in a rapidly changing media environment.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22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贺莹;杨胜云;;试析对台军事节目策划不能忽视的五个着力点——以《中国军人海外见闻录》为例[J];中国广播;2007年09期

2 陈琳;;以差异搏击蓝海——浅谈湖南卫视与东方卫视的差异化发展策略[J];新闻世界;2009年02期

3 于靖园;;非诚勿扰的电视相亲时代[J];小康;2010年12期

4 任栋;徐照清;;对央视新闻频道《24小时》策划手法的解析[J];现代视听;2011年04期

5 王连英;电视文化的大众化与节目策划[J];当代电视;2000年S7期

6 王妍;;从《新闻调查》看策划在电视新闻领域的发展[J];记者摇篮;2001年11期

7 曹国红;;浅谈电视青少节目之策划[J];电视研究;2005年03期

8 张晓媛;浅谈信息时代的电视节目策划[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3年07期

9 彭权,赵清敏;电视专题策划:要点及原则——从《月亮湾里的养蛙人》策划个案谈起[J];理论观察;2005年02期

10 於贤德;;个性化:广播电视节目的创新之道[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雅芸;;娱乐选秀节目多的反思[A];新中国60周年与贵州社会变迁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王琳;李枚珍;毛春洲;施光;;丰富广电方言节目加强海南多元文化品牌宣传[A];2010当代海南论坛文集(上)[C];2011年

3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影视节目制作专业中节目策划能力培养的研究课题组;;电视节目制作专业中节目策划能力培养的研究[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二)[C];2009年

4 《影视节目制作专业中节目策划能力培养的研究》课题组;劳光辉;;《电视节目制作专业中节目策划能力培养的研究》课题研究报告[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南卷)[C];2010年

5 陈连友;张玉红;;秦皇岛市电视天气预报栏目旅游气象节目策划及创意[A];中国气象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6 ;专家简介[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25:色彩与城市生活[C];2008年

7 黎薇;;电视职场真人秀节目的嬗变及批评[A];中国传媒大学第五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8 劳光辉;文新良;;当前影视节目策划能力的培养分析[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南卷)[C];2010年

9 王虹;;日本NHK的国际广播与中文节目主播[A];聚焦世界华语播音[C];2004年

10 劳光辉;邹勇;;电视节目制作课程建设中策划能力培养研究[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南卷)[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丽婷;以《非诚勿扰》为例论我国相亲类节目的发展策略[N];山西日报;2011年

2 张庆海 李萍;“节目策划”断想[N];中华新闻报;2003年

3 徐飞;节目策划中的视听思维调动[N];中华新闻报;2003年

4 贵州电视台 陆华;节目空间的争夺与抢占[N];贵州民族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赵正;蓝海电视“西游记”[N];中国经营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毛莉;英国同行做客本报[N];中国文化报;2010年

7 惠慧;舆论压力下的“选秀”节目[N];工人日报;2006年

8 本报记者 陈姝;企业QQ为媒体架起“沟通桥”[N];深圳商报;2009年

9 齐征;一个成功者的“创业经”[N];江苏经济报;2004年

10 许鹏;建构新媒体节目的策划理念[N];中国文化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冬梅;网络时代中国电视真人秀节目的内容生产与营销创新[D];山东大学;2010年

2 陈炜;俗世之镜—台湾综艺节目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3 王玉坤;戏曲电视节目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4年

4 周建亮;广东电视融媒体发展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5 卢迎安;当代中国电视媒介的公共性研究(1978-2008)[D];复旦大学;2009年

6 党东耀;中国地市级广电媒体组织形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7 陈红梅;电视场对学术场的介越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8 陈治;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媒体体育宣传发展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0年

9 马晓超;电视的假相[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1年

10 杨迎春;媒体访谈的引发与应答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倩;中国大陆电视相亲节目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D];河南大学;2013年

2 王效萱;论中国电视相亲节目的发展及社会意义[D];河北大学;2011年

3 胡榕;当下婚恋交友节目的阵痛与反思[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4 赵梦卓;我国电视相亲节目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5 张楠;马克思主义视阈下相亲类节目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6 黄娟;中国电视婚恋节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7 曾嘉晟;相亲节目成功之道研究[D];暨南大学;2012年

8 梁莎莎;我国电视婚恋类节目发展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2年

9 陈小玲;我国电视婚恋交友节目的兴衰及影响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10 唐朱勇;电视婚恋节目的问题、成因及发展路径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3771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13771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78f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