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汉藏交通的兴衰演变——以明朝使臣入藏活动为中心的探讨
本文关键词:明代汉藏交通的兴衰演变——以明朝使臣入藏活动为中心的探讨 出处:《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17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自唐以后,中原汉地与西藏之间形成了青藏道、川藏道等多条道路,明朝使臣入藏的交通道路,前期以青藏道为主,中后期川藏道成为主要入藏道路,明朝使臣也曾行经西域道、滇藏道进入西藏。明代汉藏交通的兴衰演变主要受政治、经济因素的制约,军事活动、藏传佛教的传播也影响了道路的兴废,地理环境因素对汉藏交通的形塑作用则不断减弱,明代汉藏交通网络格局对后世汉藏交通奠定了基础并产生深远影响。
[Abstract]:Since the Tang Dynasty, the Qinghai Tibet Road between Han and Tibet, Sichuan Tibet Road and other roads, the Ming Dynasty envoy Tibet Road, the main road in Tibet, Sichuan Tibet Tibet road later became the main road, the Ming envoys have travelled through the western region, Yunnan Road into Tibet.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Ming Dynasty the evolution of Sino Tibetan traffic is mainly affected by political, economic constraints, factors of military activities, the spread of Tibetan Buddhism also affect the way the abolition, geographic environmental factors on Sino Tibetan traffic shaping effect is weakening, the Ming Dynasty Tibetan traffic network pattern on the later Sino Tibetan traffic has laid the foundation and have a profound impact.
【作者单位】: 太原师范学院历史系;
【分类号】:K248
【正文快照】: 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前叶,中国面临内忧外患的严峻局面,大量学者、官员开始把边疆史地问题作为研究重点,有关汉藏交通的著述也开始出现,主要包含在众多官员、探险家的游记和考察报告中。对汉藏交通的深入研究要到20世纪80年代以后,国内学者冯汉镛关于川藏道的两篇文章,对川藏道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淮东;裴蕾;;苏毗人的历史演化进程研究——对人类文明演化路径及影响因素的思考[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05期
2 喜富裕;;明中后期乌思藏朝贡使进京朝贡改道原因探析[J];西藏研究;2010年04期
3 郭凤霞;;明前期对入藏交通的经营与防护[J];青海社会科学;2007年04期
4 石硕;茶马古道及其历史文化价值[J];西藏研究;2002年04期
5 冯汉镛;从察隅沿革再论侯显迎接哈立麻的路线[J];中国藏学;1995年01期
6 赵毅;;明代内地与西藏的交通[J];中国藏学;1992年02期
7 冯汉镛;;明代西藏“贡道”研究[J];西藏研究;1989年01期
8 王继光;;明代中央政府赴藏地使者事辑补[J];西藏研究;1987年03期
9 王继光;;侯显事辑[J];兰州大学学报;1987年02期
10 王继光;;明代中央政府赴藏地使者事辑(下)[J];西藏研究;1986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淮东;明代使藏使臣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2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淮东;;明代汉藏交通的兴衰演变——以明朝使臣入藏活动为中心的探讨[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17年02期
2 黄俊棚;龚伟;;论南方丝绸之路与茶马古道的关系——以“邛人故地”为中心[J];中华文化论坛;2017年05期
3 舒瑜;;茶税、等级与现代世界体系——试论清末到民国的边茶与印茶之争[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03期
4 赵心愚;;打箭炉“查勘地界”与清朝对康区东部政策的调整[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03期
5 孙香珍;王继文;杨颖;;论茶马古道的人文交流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影响[J];福建茶叶;2017年04期
6 赵心愚;;清初康区的政治军事格局与世纪之交的“西炉之役”[J];中国藏学;2017年01期
7 方泽;赵心愚;;明初西番地区统治策略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7年01期
8 李飞;;茶马古道生命周期与空间演化研究——基于廊道遗产视角[J];中国名城;2017年01期
9 李后强;苏东来;;康巴文化研究的“六度方法”[J];中华文化论坛;2016年09期
10 李健胜;;丝绸之路青海道商贸功能探析[J];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02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铭;;敦煌、西域古藏文文献所见苏毗与吐蕃关系史事[J];西域研究;2011年03期
2 格桑卓玛;陈改玲;;明代甘南藏区贡赐贸易述论[J];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3 王晓燕;明代官营茶马贸易体制的衰落及原因[J];民族研究;2001年05期
4 石硕;藏族族源“西羌说”的缘起及其不成立性[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02期
5 郭周虎;;西藏贡觉县发现的石板墓[J];文博;1992年06期
6 罗开玉;;川滇西部及藏东石棺墓研究[J];考古学报;1992年04期
7 丹扎;;林芝都普古遗址首次发掘石棺葬[J];西藏研究;1990年04期
8 冯汉镛;大秦路考[J];思想战线;1990年02期
9 杨正刚;;苏毗初探(续)[J];中国藏学;1989年04期
10 杨正刚;;苏毗初探(一)[J];中国藏学;1989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杨聪聪;《河州志》所见明代藏事辑考[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2 林欢;蒙藏仰华寺会晤中的明朝因素[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3 才让扎西;三世达赖和蒙古与明王朝的关系[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蓝迪;;《汉藏语学报》2008年第1期出版[J];民族语文;2008年02期
2 李萍;;试论汉藏翻译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及其他[J];民族翻译;2010年01期
3 赤列德吉;罗爱军;白玛德吉;;简析汉藏传统翻译实践的特点[J];西藏科技;2011年09期
4 宾秀英;;浅谈汉藏翻译中词语的正确选择[J];民族翻译;2013年02期
5 徐世璇;第三十一届国际汉藏语会议在瑞典召开[J];民族语文;1998年06期
6 边巴卓拉;;浅谈行政公文汉藏翻译的作用及意义[J];青年文学家;2013年36期
7 邹立波;;清代至民国时期康区的汉藏通婚研究[J];藏学学刊;2009年00期
8 大普布次仁;略谈汉藏翻译中的直译方法[J];西藏大学学报(汉文版);2000年02期
9 索贝;历史上的汉藏翻译述略[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10 黄树先;宏观的观察,精细的分析——读《汉藏语同源研究》[J];语言研究;200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诺明花;刘汇丹;吴健;丁治明;;基于关联度的汉藏多词单元等价对抽取方法[A];中国计算语言学研究前沿进展(2009-2011)[C];2011年
2 徐文堪;;略论汉藏语言与民族的起源及迁徙[A];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五辑)[C];2008年
3 米勒;史淑琴;;关于敦煌汉藏对音的几个问题[A];西北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一辑)[C];2013年
4 赵维纳;刘汇丹;于新;吴健;张普;;面向汉藏辅助翻译系统的平行语料库建设[A];少数民族青年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研究与进展——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青年自然语言信息处理、第二届全国多语言知识库建设联合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才让太;;佛教在汉藏民族关系中的贡献——兼谈藏区寺院管理中存在的问题[A];共识(2013春刊09)——民族关系中国梦 讲信修睦行宪政[C];2013年
6 潘悟云;;汉藏二族,,血肉相连——生物学与语言学的视角[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8年
7 戴庆厦;;汉藏语研究中的几个理论问题[A];和谐社会:社会建设与改革创新——2007学术前沿论丛(下卷)[C];2007年
8 看卓才旦;金为勋;洛智华;朋毛扎西;;汉藏翻译系统中的动词处理研究[A];第一届学生计算语言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9 才藏太;;基于规则的汉藏机器翻译系统中二分法的句法分析方法研究[A];少数民族青年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研究与进展——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青年自然语言信息处理、第二届全国多语言知识库建设联合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10 扎洛;索南仁欠;;汉藏机器翻译中复句的翻译规则研究[A];中文信息处理前沿进展——中国中文信息学会二十五周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徐璐;共叙汉藏情意 共话美好未来[N];岳阳日报;2014年
2 傅伟 马疆虎;首部《汉藏法律大词典》面世[N];中国民族报;2011年
3 傅伟 记者 马疆虎;首部《汉藏法律大词典》面世[N];西藏日报(汉);2011年
4 本报记者 王鸿良;汉藏同根[N];北京日报;2001年
5 智敏 浙江上虞多宝讲寺住持;沟通汉藏 利益群生[N];中国民族报;2014年
6 中共青海省委书记 青海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强卫;提高审判工作服务大局能力的有力举措[N];青海日报;2012年
7 傅显舟;汉藏乐舞艺术的多彩呈现[N];中国艺术报;2012年
8 本报记者 姚起亚;“情歌故乡”再唱汉藏深情[N];无锡日报;2007年
9 吴健礼;漫话古代汉藏天文历算文化的联系[N];西藏日报;2006年
10 本报记者 张玉玲;禅古寺:见证汉藏军民一家亲[N];光明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李葆卫;汉藏大学生道歉行为对比研究[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5年
2 王海燕;民国时期汉藏佛教界文化交流的历史进程[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3 江荻;论汉藏语言演化的历史音变模型[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4 吴明娣;汉藏工艺美术交流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多杰措;浅谈谚语翻译难点及其翻译策略[D];西北民族大学;2015年
2 牛哇吗多杰;论汉藏句子结构规律与翻译[D];西藏大学;2016年
3 才华杰布;浅析汉藏短语翻译方法[D];西藏大学;2016年
4 德拥;汉藏口译过程与方法探究[D];西南民族大学;2015年
5 贡觉罗布;浅论汉藏缩略语对比与转换[D];西藏大学;2016年
6 梁会方;汉藏音译方法的研究与实现[D];青海师范大学;2014年
7 贾浩洁;汉藏双语跨语言语音转换中韵律控制方法的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6年
8 满拉才让;从文化差异谈汉藏谚语翻译[D];西藏大学;2017年
9 单增卓玛;略论政论文的汉藏翻译[D];西藏大学;2017年
10 还改;探析汉藏文学翻译中的归化与异化[D];西藏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14068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14068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