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的政府治理:基于增强政府公信力视角的分析
本文关键词: 政府治理 政府公信力 社会参与 出处:《湘潭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20世纪90年代,一种区别于市场机制和政府机制这两种模式的全新公共管理模式在学术界应运而生,即政府治理。政府治理理论是政治、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诞生的一种极具生命力的必然产物,经过十余年的历程,治理理论已经由最新的理论范式逐渐发展为一种成熟的政治分析框架。然而,中国政府治理是一个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多个要素的有机统一综合体,要实现有效的政府治理无论缺乏哪一要素都很难取得跨越性成果。论文主要从政府公信力的视角切入研究如何实现有效的政府治理这一目标。国家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而政府是伴随国家产生的共生品,它是国家权力的行政机构,是国家意志的集中体现。不管处在哪个阶段的社会思想哲学家,他们在发表对政府理论的观点时,都会肯定政府与信用存在一定关联性。所以说,增强政府公信力是实现政府治理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政府治理效能的题中之义。由于当前政治环境和公共事务的复杂性,我国政府的公信力出现弱化现象,并已成为影响政府治理有效性的重要瓶颈。因此,在改革深化的关键期,重塑政府公信力成为提高我国政府治理现代化水平和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论文主要从三个维度探析现实的治理路径:政府层面,着力优化政府行政的生态环境,切实转变领导干部的“官”念,正确处理政府与社会、企业和公民三者之间的关系,实现政府治理现代化,塑造政府公信力以助推有效的政府治理;制度层面,建立健全行政法律法规制度、政府危机管理制度、政务信息公开制度,实现制度建设规范化,保障政府公信力以实现有效的政府治理;社会层面,鼓励社会公民参与,强化社会媒体监督,实现社会力量多元化,提升政府公信力以促进有效的政府治理。
[Abstract]:In 1990s, a new mode of public management, which is different from the market mechanism and the government mechanism, emerged as the times require in the academic circles. The theory of government governance is politics and economy. After more than ten years of development, governance theory has gradually developed from the latest theoretical paradigm into a mature political analysis framework. Chinese government governance is an organic integration involving political, economic, cultural, social and ecological elements. In order to realize effective government governance, it is difficult to achieve leapfrogging results no matter what elements are lacking. This paper mainly studies how to achieve the goal of effective government governan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overnment credibility. The country is the social productive force. The inevitable product that develops to a certain extent. The government is the symbiotic product with the state, it is the administrative organ of the state power, it is the concentrated embodiment of the will of the state. No matter at any stage, the philosophers of social thought, when they express their views on the theory of government. All will affirm that the government and the credit have certain relevance. Therefore, to enhance the credibility of the government is the inevitable requirement to achieve government governance. Because of the complexity of the current political environment and public affairs, the credibility of our government has been weakened. And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bottleneck affect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government governance. Therefore, in the key period of deepening reform. Rebuilding the credibility of the government has become one of the important ways to improve the level and ability of our government governance modernization. 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s the practical governance path from three dimensions: government level. Efforts should be made to optimize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government administration, effectively change the "official" mentality of leading cadres, correctly handl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government and society, enterprises and citizens, and realize the modernization of government governance. Shaping the credibility of the government in order to promote effective government governance; At the system level, we should establish and perfect the administrative laws and regulations system, the government crisis management system, the government affairs information publicity system, realize the system construction standardization, guarantee the government credibility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effective government governance; At the social level, we should encourage the participation of social citizens, strengthen the supervision of social media, realize the diversity of social forces, enhance the credibility of the government and promote effective government governance.
【学位授予单位】:湘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63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唐铁汉;提高政府公信力 建设信用政府[J];中国行政管理;2005年03期
2 盈竹;政府公信力,稳定与效率的纽带[J];小康;2005年09期
3 高卫星;;试论地方政府公信力的流失与重塑[J];中国行政管理;2005年07期
4 贺培育;杨畅;;政府公信力建设研究综述与展望[J];求索;2005年12期
5 李能;;着力提高政府公信力[J];当代江西;2005年09期
6 柳朴方;卢雅卿;;浅析中国政府公信力现状[J];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1期
7 王福鑫;;试论政府公信力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J];行政与法(吉林省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8 杨金木;;提高政府公信力之我见[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6年08期
9 张旭霞;;试论政府公信力和公众的话语权[J];中国行政管理;2006年09期
10 贺培育;殷为;;提升政府公信力:问题、意义与对策[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通化市行政学院课题组;孙蔚;;乡镇政府公信力问题研究[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建设服务型政府”研讨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08·理论专刊)[C];2008年
2 刘金梅;;提升政府公信力的途径研究[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政府管理创新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学术年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10·专刊2)[C];2011年
3 王颖;;提升政府公信力 构建首都和谐社会[A];全面小康:发展与公平——第六届北京市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12)论文集[C];2012年
4 罗佳;;论微博时代的政府公信力建设[A];全国水利系统思想政治工作及水文化研究2012年度优秀论文集[C];2013年
5 张旭霞;;试论政府公信力的提升途径[A];“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王世谊;时伟;;论新时期提升政府公信力的路径选择[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薛瑞汉;;提高政府公信力的现实意义及路径选择[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8 杨艳元;;浅谈政府公信力建设问题[A];政府管理创新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9 吕龙丹;;转型时期提升政府公信力的风险分析[A];湖北行政管理论坛(2012)——行政体制改革与政府能力建设研究[C];2011年
10 李坤龙;;政府公信力现状分析与对策[A];民生建设与公共事业发展研究——基于公共事业发展的保障和改善民生途径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公共管理教研部主任,,中国行政管理学会教学研究会会长 薄贵利;十大因素影响政府公信力[N];人民日报;2008年
2 荷丰;政府公信力拷问官员良知[N];中山日报;2009年
3 中国民<私>营经济研究会研究员 欧阳君山;落实“新36条” 政府公信力的难得机遇[N];中华工商时报;2010年
4 李艳霞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当代中国社会底层政治信任研究”负责人、厦门大学副教授;坚持以人为本 提升政府公信力[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5 舒圣祥;坚持违法承诺就有政府公信力?[N];深圳商报;2012年
6 本报评论员 闻道;别让质疑声遮蔽政府公信力[N];济宁日报;2011年
7 本报记者 蔡若愚;微博时代,重塑受伤的政府公信力[N];中国经济导报;2012年
8 陈朋;公务员形象关乎地方政府公信力[N];学习时报;2012年
9 郑文;“万能回复”让政府公信力“伤不起”[N];河北日报;2013年
10 河北省政研会课题组;影响基层政府公信力的原因与对策[N];沧州日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郝玲玲;政府公信力若干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2 杨畅;基于政府绩效评估的当代中国政府公信力提升研究[D];湘潭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祖迎;转型期中国政府公信力强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夏芳;我国政府公信力研究[D];燕山大学;2010年
3 郭玲;网络社会背景下政府公信力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4 蒋律;网络时代下政府公信力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5 黄菊;绩效理念视角下的中国政府公信力提升策略研究[D];湘潭大学;2009年
6 莫柳娟;我国地方政府公信力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7 王淑华;基于公民参与的地方政府公信力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0年
8 陈媛媛;社会性突发公共事件中的基层政府公信力建设[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9 李宗方;论地方政府公信力的提升[D];湘潭大学;2010年
10 朱晓洁;我国地方政府公信力建设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4442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14442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