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政治经济论文 >

西部媒介生态环境对于民族关系建构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8-02-24 00:37

  本文关键词: 西部 媒介生态环境 民族关系 出处:《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5年09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我国多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国情,决定了我国民族关系必然存在复杂性,而这种复杂性在少数民族的主要聚居地中国西部体现得尤为突出。在媒介高速发展的今天,我国媒介生态环境,尤其是西部的媒介生态环境对于民族关系的构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媒介生态环境建构的民族关系一方面是基于现实的民族关系而产生,受现实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又反作用和影响现实的民族关系。因而,探析我国西部媒介生态环境在民族关系构建中的作用和不足,优化媒介生态环境,必将进一步促进各民族的团结合作与共同繁荣,并进一步巩固我国和谐社会的新型民族关系。
[Abstract]:The national conditions of our country are multiethnic, large and mixed, and small and small, which determines the complexity of ethnic relations in China, which is especially prominent in the west of China, where ethnic minorities are mainly inhabited. Today,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media, The media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our country, especially the media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the west of China,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national relations. On the one hand, the national relations constructed by the media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re based on the realistic national relations. Influenced by realistic political, economic and cultural factors, on the other hand, the media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western China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national relations and optimizes the media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t will further promote the unity, cooperation and common prosperity of all nationalities, and further consolidate the new national relations of harmonious society in our country.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成都师范学院中文系;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新形势下提升舆论引导力对策研究”(08&ZD060);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网络舆论传播与演化机制研究”(13BXW036)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G20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宋政厚;把握民族关系新特点 开创民族报道新局面——新华社民族报道座谈会札记[J];新疆新闻界;1990年06期

2 王要飞;;西部媒介的现状及其发展思路[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7期

3 梁伟,刘锦;关于西部大开发宣传报道的几点思考[J];新闻知识;2001年01期

4 单波;王冰;;西方媒介生态理论的发展及其理论价值与问题[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6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任宝旗;;手机网络传媒的本然状态与应然追求[J];当代传播;2011年03期

2 张艳红;;城市与媒介环境——东莞媒介生态受众因素分析[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3 王陆;;信息化教育软件资源的生态资源观及其成熟度模型[J];电化教育研究;2007年09期

4 黄娴;;媒介研究的一个新领域:论中国的媒介生态学研究[J];东南传播;2008年09期

5 罗雕;;数字媒介生态环境中的消费者行为探析[J];东南传播;2010年01期

6 鲍文婷;;“生态”一词在新闻传播学中的引入[J];东南传播;2011年02期

7 贾佳;;浅谈在新的媒介生态下央视春晚的危机和生机——从“草根”上春晚说起[J];电影评介;2011年11期

8 田宇;赵世清;;论辽宁农村地区媒介生态系统[J];声屏世界·广告人;2012年04期

9 温慧舒;樊潇雨;;纸媒生态位特征分析——以《南方周末》为例[J];今传媒;2013年09期

10 郑小强;;新媒体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的互动与协同[J];甘肃农业;2013年1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黄超;;微博外交的研究进路与评估框架[A];中国传媒大学第七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晓云;尼尔·波兹曼的媒介生态学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2 侯海涛;转型期中国电视新闻媒介生态剖析[D];中国传媒大学;2008年

3 陈晓洁;媒介环境学视阈下文学与媒介之关系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4 刘津池;当代媒介素养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5 李芸;马克思交往思想的历史生成及其对传播学的影响[D];上海大学;2012年

6 张冠文;互联网交往形态的演化[D];山东大学;2013年

7 李杨;著作财产权体系中的个人使用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2年

8 郑燕;人是媒介的尺度[D];山东大学;2014年

9 钟靖;空间、权力与文化的嬗变上海人民广场文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10 周娟;“消费精英”空间生产:权力场域中的媒介拟态消费环境建构[D];武汉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毛成凤;新的媒介环境中电视发展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刘莎;在京韩国人跨文化人际交往特征分析[D];兰州大学;2011年

3 刘瑞;电视媒介生态环境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4 周丹丹;湖南民族自治地方的媒介生态系统研究[D];新疆大学;2011年

5 陈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媒介生态系统研究[D];新疆大学;2011年

6 熊楚;尼尔·波兹曼媒介环境学思想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7 李占旗;媒介融合视角下的中国网络电视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8 彭东;舆论流变与媒介生态关系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9 吕丹;手机媒体的个体化传播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10 江娟;堰河村的传播生态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邵培仁;;作为最新研究视野的媒介地理学[J];广告大观(媒介版);2006年01期

2 段京肃;;论“信息断裂”与弱势群体的边缘化(上)[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3 瓦尔特·翁,张海洋;基于口传的思维和表述特点[J];民族文学研究;2000年S1期

4 王灿发;王佳;侯欣洁;;中国新闻人才发展报告[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5 邵培仁;;论中国媒介的地理集群与能量积聚[J];新闻大学;2006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范长江;;祁连山北的旅行(《中国的西北角》选登)[J];新闻研究资料;1979年01期

2 ;[J];;年期



本文编号:15282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15282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f5c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